鄧東豐 唐丹

摘 ?要 ?隨著互聯網技術和社交媒體的不斷發展,現階段我國已進入“融媒”時代,對宣傳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提出,做好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必須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環保宣傳作為宣傳陣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基層環保部門直接承擔著傳播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任,環保宣傳隊伍必須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切實擔負起“五大使命”,用新時代宣傳使命任務指導環境宣傳工作。
關鍵詞 ?環境;宣傳;使命
中圖分類號 ?G2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9)14-0105-02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及社會建設中,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新征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環境宣傳作為生態文明建設事業的基礎性、前瞻性工作,擔負著統一思想、凝心聚力、意識引領的重任,基層環保部門更是聯系群眾的第一紐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時刻,政府各部門,尤其是生態環境部門必須下好環保宣傳“先手棋”。
1 ?當前基層環保宣傳存在的主要問題
1)宣傳信息時效上有待提升。在信息快速更替的新時代,要求實現信息的即時傳播,環保系統宣傳人員在承擔宣傳工作的同時,往往還擔負著其他業務性工作,另外,受專業水平有限、信息點把握不足、污染防治攻堅難度大等因素的影響,導致環保系統宣傳人員在時效性把握上不及真正的媒體人。
2)宣傳矛盾供需上有待緩解。隨著社會主義矛盾的變化,人民群眾了解環保、關注環保的愿望更加迫切,通過聽廣播、看電視等傳統模式了解環保信息已經不能滿足廣大群眾需求,對環保宣傳內容、形式、層次的要求也更高。
3)宣傳手段創新性有待增強。現階段環保宣傳多采用廣場宣傳模式,設置宣傳展板、咨詢臺,發放宣傳彩頁、環保購物袋等,存在把握群眾認識規律、心理特點不足等問題,缺乏對百姓需求和接受方式的系統研究,宣傳活動效果有限。
4)宣傳媒體融合性有待提高。進入“融媒”時代,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體發展迅速,報紙、廣播等傳統媒體仍然在發揮作用,但新舊媒體還處于簡單“相加”階段,尚未實現真正的“融合”,需要做好環保宣傳新舊媒體、內外介質、上下渠道的深入融合,發揮“融媒”時代環保宣傳深入性、互動性、時效性優勢。
5)宣傳陣地影響性有待擴大?,F階段環保宣傳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區,在農村往往存在斷裂現象,環保宣傳隊伍深入農村較少,多采用懸掛橫幅、繪制標語等形式。且受外出務工等影響,留守人員難以集中組織開展宣傳活動,環保宣傳一般僅延伸到村委一級,廣大農民獲取權威性專業環保信息途徑有限,環保宣傳沒有真正在廣大農村扎根。
2 ?新形勢下環保宣傳特點
1)宣傳途徑全民化。新時代環境信息傳播不再拘泥于報紙、電視等,微信、微博、微視頻等給環保宣傳思想工作提供了多樣化的宣傳手段(表1),個人接受、傳播環保信息的途徑更加廣泛、便捷,每個人都會成為環保信息傳播的節點。
2)宣傳方式互動化。隨著新媒體在互聯網方面運用的不斷深入,環保信息傳播者和接受者可以利用各種網絡平臺進行交流、互動,能夠有效拉動雙方的距離,有利于洞察基層群眾真實的環境需求。
3)宣傳內容專業化。隨著信息技術應用的不斷深入,人們群眾對環保知識的掌握更加方便、迅捷,原先一般化、粗放型的宣傳內容已完全不能滿足群眾需求,環保宣傳內容需要更加專業、詳細。
3 ?新形勢下環保宣傳任務
1)高舉生態文明旗幟。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實現了共產黨人發展觀、執政觀、自然觀的內在統一,系統回答了怎樣發展的歷史性難題。生態環保領域意識形態的引領是環保宣傳思想戰線必須擔負起的一個戰略任務,必須準確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提高各類生態環保信息的影響力和公信力,堅持真理批駁謬誤,讓生態文明理論傳播在尋常百姓家。
2)凝聚保護環境民心。深化環境意識引導,強化環境責任宣傳,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導向作用,增強環境保護政策、技術等普及力度,以區域熱點環境問題、群眾關注環境問題及重大環保活動等為契機,營造人人關心、人人參與的生態環保氛圍,凝聚全民保護環境力量。
3)培育美麗中國新人。堅持將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融入青少年教育實踐,推行環保教育入教材進課堂,納入學校思想道德教育,構建學校、家庭、社會生態文明教育體系,從日常教育著手,增加生態環保教育內容,從日常生活著眼,改變傳統教育方式方法,播撒綠色種子,培養美麗中國建設新人。
4)振興綠色文化發展。深入挖掘中華民族傳統綠色文化,堅持與時俱進,在傳承中賦予其新內涵。積極培育適應新時代特點的文化產業,成為引領綠色文化發展的新動力。加強綠色文化交流借鑒,吸收優秀文化成果,豐富綠色發展理念。建立健全綠色制度文化,實現綠色文化可持續發展。
5)展示環保鐵軍形象。研究新時代信息傳播特點,推進國內、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生態環保故事,傳播綠色發展聲音。堅持“線上+線下”宣傳模式,發揮主流媒體作用,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型媒體,大力宣傳環保法律法規及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工作成就,宣傳新時代環保戰線涌現的優秀事跡。
4 ?基層環保宣傳建議
1)加強環保宣傳隊伍建設。加強環保宣傳隊伍業務學習,注重各級環保宣傳骨干橫向、豎向溝通交流,組織開展新聞宣傳、輿情應對、新媒體運用等業務培訓,擴大環保宣傳人才儲備,增強講好中國生態環境保護故事的本領,不斷提高傳播感染力影響力,建設一支講政治、懂業務、善溝通的環保宣傳干部隊伍。
2)提高環保宣傳政治站位。生態環保意識形態引領是提升生態文明意識的重要內容,堅定不移把政治方向擺在第一位,牢牢堅持黨性原則,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堅持正面宣傳為主,努力把環保工作輻射到各級領導干部的視野中,輻射到社會中去,讓領導了解環?,F狀,讓群眾支持環保,讓企業關注環保。
3)注重環保宣傳輿論引導。準確把握環保宣傳與人民需求的關系,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生態文明思想武裝人民、教育人民、指導人民。在要發揮黨報黨刊、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主陣地作用的基礎上,運用好微信、微博等方式,說好群眾化,辦好群眾事,讓老百姓堅定信心關心、理解環保工作。
4)緊扣生態環保工作重點。緊緊圍繞環保中心工作,及時傳播黨和國家的環保政策方針,大力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生態環保“三期疊加”判斷、污染防治攻堅戰舉措成效、環保戰線涌現的感人事跡等內容,充分滿足人民群眾的環保知情權,推進環保信息公開工作的法制化規范化。
參考文獻
[1]沈正賦.新媒體時代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的重構[J].現代傳播,2016(5):1-7.
[2]周莉.多維傳播格局下媒體公信力探析[J].傳媒觀察,2017(5):97-100.
[3]蔡洪炳.探討新媒體時代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的重構[J].新聞研究導刊,2017(4):214-215.
[4]馬獻珍.企業新聞報道更需要專家型記者[J].新聞愛好者,2019(1):91-93.
[5]吳星星,靖鳴.現實與幻象:新媒體環境下的新聞集聚效應[J].新聞愛好者,2017(10):19.
[6]方潔,顏冬.全球視野下的“數據新聞”:理念與實踐[J].國際新聞界,2013(6):73-83.
[7]段洪秀,周曉梅.基于大數據技術的傳媒人才互動培養的模式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10):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