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瓊
摘 ?要 ?新時代的基層媒體人要堅持客觀真實,維護媒體公信力;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做有良心的媒體人;堅持走基層、轉文風;堅持學習,提高技藝;堅持策劃,提高采寫質量,成為全能型、高素養的采編人才。
關鍵詞 ?基層媒體;采編工作;高素養
中圖分類號 ?G2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9)14-0121-02
新時代,作為基層新聞媒體從業人員更需要提升素養,提高技藝,擔當起媒體的守望者、參與者職責。筆者在縣級媒體工作,從自身經驗來談談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怎樣做好采編工作。
1 ?良好的政治素養是基層采編人員的標配
1.1 ?堅持客觀真實,維護新聞媒體的公信力
《新聞記者》雜志從2002年開始就開展著年度十大假新聞評選, 2018年,“新聞記者”微信客戶端上登出了“2018年十大假新聞”,盤點這些新聞,大多是專業媒體的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公眾號轉載了網上的虛假信息,虛假新聞混跡于專業媒體的新聞中、社會熱點事件的報道中,以假亂真。網友王建平留言“日薄西山的傳統媒體,只有靠公信力才能延緩衰退。報道失實、文字出錯會大大消耗媒體的公信力”①。一針見血地說出了堅持新聞客觀真實的重要性。
2018年4月30日,大理州祥云縣很多微信群和朋友圈有一組視頻及圖片稱:“中午祥云縣醫院門診來了一群外省人,尾隨的是個老媽媽,搶走兩個小娃娃,縣醫院保安追回一個兩歲多呢,看好娃娃,小心點。”該信息被大量轉發,引起社會恐慌。經祥云警方查證所傳內容不實,并于5月1日上午利用微信公眾號進行辟謠,第一時間還原事件真相。與此類似的超市搶小孩、醫院收治車禍少年急尋家屬、學生暴力視頻等一系列虛假消息在微信群和朋友圈盛行,有的經過專業媒體辟謠,有的不了了之。網絡新聞魚龍混雜,讓人分不清孰真孰假。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這是新聞工作者所應該遵循的最為基本的原則。新聞的真實性問題既體現著新聞工作者的業務素質狀況,更體現著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修養問題。”②近年來,假新聞成泛濫之勢,甚至有利益集團在其中策劃、制造假新聞。作為基層媒體記者,應該堅持實事求是,堅持全面客觀,要深入采訪詳細了解,用一顆做學問的心對待新聞報道,用一顆調查研究的心對待每一次采訪,堅持新聞的真實性,維護新聞媒體的公信力和聲譽。
1.2 ?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做有良心的媒體人
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是宣傳輿論工作的核心和靈魂。在2016年2月19日舉行的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著眼黨的工作全局,為新形勢下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明確要求:“必須把政治方向擺在第一位,牢牢堅持黨性原則,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牢牢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牢牢堅持正面宣傳為主。”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新聞輿論工作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都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③。
新聞人是社會的觀察者、記錄者、思考者也是參與者,應當具有社會責任感并對社會的進步起建設性作用。做有良心的媒體人,用先進人物、典型事跡引導人,謳歌平凡生活中的真善美,激勵人們向上、向善,凝聚力量,這是新聞媒體要堅持的初衷和努力的方向。《撿到1萬塊,完璧歸趙!為祥云這個好小伙點贊!》《祥云一女子散步丟錢包,好心人守護等她來!》《歸還錢包,收獲朋友!祥云楊女士朋友圈找到失主》等好人好事是本編輯部經常發布的報道,這傳遞了愛心善舉的溫暖動人,弘揚了社會正能量,《拒絕低俗,祥云集中整治不文明鬧婚行為》倡導了社會良好風氣,《大膽餐館老板制售草烏,祥云開出13萬元罰單》揭露了那些群眾所不知道的違法行為,普及了法律知識。
2 ?基層采編人員要不斷學習提升業務素養
2.1 ?堅持走基層、轉文風
碎片化閱讀時代,枯燥冗長的文章沒有人看,好作品才能吸引更多讀者。記者要堅持走基層,培養腳下的功夫,多深入基層,把身子沉下去,與基層群眾面對面、實打實、心貼心的交流,獲得來自基層的鮮活資料才能寫出接地氣的文章。如《祥云這位女子在佤鄉的致富經》講了一個在異地創業的女子從打工妹到女強人的故事,《祥云“草帽書記”20多年,記了207本筆記》講述了基層干部為民務實的故事,《祥云女青年勇敢創業,在家開起了淘寶店》講的是農村群眾在家創業的故事,這些鮮活報道的點擊量都在1萬以上,它們就是記者深入基層挖掘出來的好題材,得到了廣大網友的紛紛點贊。
轉文風,就是要記者會講故事,把新聞人物、新聞事件用故事的方式講好,讓受眾看得懂、聽得進、記得住。2015年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各地從上到下開展得如火如荼,那么,如何報道好成效,宣傳好政策呢?筆者所在的基層媒體發布的《彝族寨子換新裝,祥云小山村的生活美滋滋》《祥云遙遠的小山村,住著一群可愛的人》《祥云這位群眾口中的“活電腦”了不起》等文章分別從村莊變化、駐村工作隊員、基層干部不同角度進行了報道。記者用講故事的方式講述了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典型事跡、典型進展,讓政策落實的效果更直觀,讓政策宣傳更深入,收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2.2 ?堅持學習,提升技藝
新媒體的高要求和實際采編人才的緊缺,亟需全能型、高素養的采編人才。本人在縣級融媒體中心最基層的媒體工作,既是一線記者又是后臺編輯,不僅從事報紙的編輯、排版、校對,還進行微信的寫作、編輯。在新時代背景下,記者不再僅僅是采訪、寫作,還要會拍攝、后期編輯制作,這就要求記者不斷加強學習,提升技藝。
記者要會使用多種軟件。報紙編輯使用的是飛騰排版軟件,報紙刊出圖片通常用Photoshop軟件進行處理,Adobe Photoshop CC應用于微信圖片處理,微信內容編輯經常用的是秀米圖文編輯軟件,以及微信、微博、抖音等的運用,迫使記者要不斷學習,不僅學文化知識還要學科技,成為多面手,才能應對現在越來越豐富的傳播途徑、傳播媒介。
記者要有良好的職業素養。這里本人要說的是維護受訪者形象的素養。“你是公眾人物,所以比較注重形象。”“不對,就是普通群眾我們也要精挑細選,注意他們的形象。”這是一名專業記者與一名自媒體編輯的對話。自媒體編輯將記者的一張工作圖片上傳到了微博上,圖片上的記者一臉疲憊,形象較差。于是記者與自媒體編輯交涉要求刪除圖片。那番話表明了一名專業記者的素養,不僅會寫稿、會拍攝,還要會選圖,精挑細選每一張刊發的圖片,尊重、維護受訪者的形象。
2.3 ?要堅持策劃,提高采寫質量
“所謂新聞報道策劃,就是圍繞某個主體或話題,對新聞采編活動進行有創意的謀劃與設計,通過制定并實施方案,來強化傳播效果以形成和引導輿論的前瞻性行為。”④
編輯部統籌策劃。一些重大會議、傳統節日、民俗活動每年都會舉行,通常編輯部都會進行策劃,統一協調各部門、各記者的工作,避免錯漏也避免重復。如何在這些規律性、周期性的活動中報道出新意,吸引人們的注意?這就顯示了策劃的重要性。2019年的兩會,本編輯部會前分別對各5名人大代表優秀建議、政協委員優秀提案的落實、成效進行了報道,渲染會議氣氛;會議過程中,進行了政府工作報告解讀、我看報告等方面的報道,將報告里重要內容以簡潔明了的方式宣傳;會議結束但宣傳報道還沒有結束,政策如何落實、建議提案如何承辦等等,依然受到人們的關注。通過會前、會中、會后三個節點的策劃,記者更能有的放矢,將兩會的工作生動地展現在群眾眼前,彰顯了兩會的重要性。
記者個人策劃。記者天天到處采訪,每次采訪都要策劃很難做到,但對重大事件重要報道的采訪,在采訪之前要認真策劃,擬定具體細致的采訪方案,特別是先進人物、典型事跡更要做好充分準備,事前要查閱相關材料,咨詢有關人員,對采訪對象及其事件作初步的了解,設計好需要提的一些問題,做到有的放矢。
總之,新媒體的高要求和實際采編人才的緊缺,要求工作人員既能采寫、拍攝,又能編輯、剪輯,退能守住陣地,進能上陣殺敵,作為縣級采編人員要不斷加強政治、業務學習,成長為全能型、高素養人才。
注釋
①新聞記者微信公眾號——《2018年十大假新聞》(2019年1月2日)。
②現代媒體編輯/陳雪奇主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2006,第518頁。
③習近平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2016年2月19日。
④新聞報道策劃/楊秀國著,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2,第23頁。
參考文獻
[1]陳雪奇.現代媒體編輯[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2006.
[2]楊秀國.新聞報道策劃[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