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維
如果說唐朝是一輪輝煌的太陽,宋朝則該是一捧溫婉的月亮吧?
夜色搖曳著,彌散開來。我安靜地走著,人在回廊,月在回廊;月光一點一點地滋潤了夜色,我停下腳步,行也思量,坐也思量。
抬起頭,遙望如水的月亮,想起如月的宋朝。一樣的柔美,一樣的優雅。側耳傾聽,仿佛從遙遠的地方傳來歡笑,或清脆如銀鈴,或豪放如銅鐘——是少女在花間“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抑或是少年“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閉上眼,眼前浮現出悠悠畫面: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是這里嗎?是這里傳出陣陣歡笑嗎?呵,這是年輕宋朝的歡笑??!可是景色為什么變了?變成“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而且,笑聲為什么隱去了?誰在嘆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誰在呢喃:“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又是誰在低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是宋朝吧?唉,多情的宋朝!
不過,多愁善感的宋朝也會樂觀地說:“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薄罢l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溪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p>
我微笑卻又皺起眉——
為什么又涌起了這么多的云?月亮呢?月亮呢?我驚訝地看著云層,“尋尋覓覓”,只發現失去月亮的天空“冷冷清清”。月亮呢?是否在云后“凄凄慘慘戚戚”?不然怎么會“黃河斷磯頭,故人今在否,舊江山總是新愁”?怎么會“甚凄涼,暗草沿地,冷苔侵”?一定是的,那么柔弱的月亮,怎么抵抗得住重重疊疊、氣勢洶涌的烏云呢?
錯!錯!錯!我聽到了:“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薄芭l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好壯觀哪!這是月亮,還是宋朝?我不知道。
然而,抬首觀月,月已經在云中隱沒,終究是被困住嗎?
過去的畢竟過去了……
我默然,靜聽它低語:“望故鄉,都將往事,付與啼鵑?!薄懊髟聵歉咝莳氁校迫氤钅c,化作相思淚?!笔前。斑@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獨坐在夜幕中,遙望如水的月亮,想著如月的宋朝,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選自《讀懂中國》,上海遠東出版社)
★賞析:
從來沒有一個王朝,如宋朝一樣,宛若蛻變中的蝴蝶,在掙扎中綻放絢爛的羽翼,在迷夢中失去故國的方向,從一開始就將它的精致與脆弱暴露在夷族的鐵蹄之下。終究,煙波縹緲的西湖沒能感動悍金的鐵騎,三百年的江山蝴蝶夢在破碎山河中化為塵土。如果說李唐映出的是輝煌的國勢,趙宋則給我們留下了溫婉的文學。在你為它的半壁殘垣惆悵哀嘆的時候,也不禁臣服于它臻于極致的嫵媚與嫣然。文章構思新穎,從文學的角度來寫一個朝代,角度新穎,令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