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森美半導體 Radhika Arora
萬億級的市場催生出了眾多新興技術,傳感器作為自動駕駛車輛的“眼睛”,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自首輛Waymo汽車面世以來,自動駕駛技術在不斷升級進化中取得的進展。根據美國車輛管理局DMV強制披露自動駕駛車輛測試報告,共28家公司采用自動駕駛模式總計行駛超過200萬英里,經歷73550次“脫離”,平均每行駛200英里脫離1次。鑒于此數據體現出的自動駕駛安全的穩定性,讓加州DMV放寬了對自動駕駛模式下必須配備安全駕駛員的規定,這是個重大的轉變。
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車輛市場,麥肯錫的報告顯示:“到2040年,自動駕駛車輛的行駛里程預計占乘客里程總和的66%,將創造1.1萬億美元的出行服務市場收入,自動駕駛車輛銷售將創造0.9萬億美元的收入。”
中國投入大量的資金和資源,鼓勵企業開發最前沿的技術,幫助他們在市場上快速成長,希望成為引領自動駕駛汽車市場的技術領袖。歐洲正通過制定一項整合各國自動駕駛發展的全面戰略,致力于建設一個更安全和更高效的道路網絡。《維也納道路交通公約》要求對跨界交通進行統一管制,進一步加強了城際公路建設的統一性。
傳感器技術是自動駕駛車輛的核心部件,提供車輛做決策的數據。相機可以對對象進行分類和紋理解讀,是目前商業上最具可行性的傳感器選擇。除了對探測距離的要求,自動駕駛汽車還要能夠檢測各種物體的尺寸,因此更高分辨率的傳感器已成為自動駕駛的另一個發展趨勢。L3級和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汽車非常依賴軟硬件的融合來做決策,激光雷達公司獲得了投資者的廣泛關注,即使造價高昂,仍被認為是自動駕駛汽車必不可少的技術。激光雷達能夠創造3D點云,使它在眾多感知技術中脫穎而出。最新的激光雷達能看到200米以外,不僅具備探測能力,而且具有分類能力,為決策系統提供反饋。
雷達是另一個經常被討論的一種傳感器,在黑暗的環境或惡劣天氣條件下,雷達的運行優勢是顯而易見的。毫米波雷達是一種使用短波電磁波的特殊雷達技術,目前逐漸被廣泛應用于自動駕駛。雷達系統通過捕獲反射信號,可以確定物體的距離、速度和角度。毫米波系統工作在76-81GHz 之間(對應波長約4毫米),能檢測到零點幾毫米的移動,這是汽車領域從未達到過的準確度。
自動駕駛汽車是最令人期待的創新之一,將改變全球數百萬人的生活,未來雖然機遇與不確定性交織,但我們已經踏上了探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