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肖晶 劉菁菁 王敏
【摘要】目的:分析常規護理方式和心理干預對主動脈夾層患者臨床觀察及研究。方法:選取醫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間收治110例主動脈夾層患者,根據隨機分組原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5例,分別運用常規護理方式和聯合不同階段心理干預進行護理。將護理前后患者護理滿意度、焦慮及抑郁評分、住院時間等相關指標進行組間比較。結果: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以及焦慮及抑郁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等相關指標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結論:主動脈夾層患者在常規護理的不同階段結合心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焦慮及抑郁情況,臨床效果顯著,具有一定臨床價值,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心理干預;主動脈夾層
【中圖分類號】R65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7X(2019)17-0187-02
主動脈夾層是臨床上致死率較高的疾病之一,多數發生在長期高血壓、血壓控制不好患者。其主要病因為患者主動脈受到血流的長期、嚴重沖擊造成的主動脈內皮的損傷、內皮撕裂,血液從內皮以下貫穿到血管壁中造成了血管壁出現假腔,真的主動脈管腔尤其血管壁血腫以后導致真腔堵塞,導致夾層出現。主動脈夾層患者的主要表現為遠端一個供血不足,往往可引起劇烈胸痛,以胸部撕裂樣疼痛為表現,同時合并臟器供血不足。嚴重情況下可能造成患者心梗、中風,甚至死亡;部分患者還會引起脊髓缺血,導致截癱;部分患者引起。腎臟缺血、腸壞死、肝壞死等,該疾病死亡率較高。臨床上治療主動脈夾層的主要方式為手術治療,但在治療過程中部分患者因心理壓力會出現不同程度負性情緒,因此,在治療期間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尤為重要,本次研究對觀察組患者進行不同階段心理干預,現有如下報道。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間收治110例主動脈夾層患者進行實驗研究,采用隨機數字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5例,對照組平均年齡(55.23±6.23)歲,觀察組平均年齡(65.12+6.27)歲,患者一般資料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診斷標準:①CTA影像學結果提示患者主動脈出現兩腔,真腔、假腔以及內膜片。②患者臨床表現為胸骨后呈撕裂樣的疼痛以及血壓顯著升高等。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主動脈夾層相關臨床診斷標準。②所有患者精神意識均正常;③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此次研究且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肝腎,心肺功能障礙患者;②患有精神疾病患者。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式,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不同階段心理護理,具體內容有:①在患者手術前對患者病情進行詳細介紹,為患者講解引起主動脈夾層疾病的相關原因以及整個治療期間需要注意問題等等,讓患者對自身的疾病情況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同時講解成功治療案例,緩解患者焦慮、緊張情緒。②在手術期間需要專門醫護人員陪護患者,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和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穩定患者情緒,讓患者以一個穩定的狀態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手術,術中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監測。③手術結束后,給予患者充分的人文關懷,叮囑患者保持正確飲食習慣,做好日常保暖,預防感冒。做好患者心理工作,同時為患者創造良好的治療環境,提升患者歸屬感。④患者出院后鼓勵患者家屬多陪伴患者,減少患者焦慮情緒。
1.3觀察指標
以上兩組患者經過不同護理方式護理后病情均好轉。將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住院時間等相關指標、焦慮及抑郁評分等相關指標進行分析對比。(1)相關指標:對比兩組患者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硝普鈉等藥物運用時間等相關指標。(2)焦慮及抑郁評分:運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評估患者焦慮情況。輕度焦慮:50—59分;中度焦慮:55—69分;重度焦慮:<69分。采取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評估患者抑郁情況,抑郁嚴重度=各條目累計分/80。
1.4統計學處理
計數的資料數據用(%)率表示,同時采用t檢測,計量平均數資料用±標準差(x±s)表示,其次采用x2檢驗不良反應發生率,P<0.05。最后使用統計學SPSS21.0的軟件進行統計和對比分析。
2.1兩組患者護理后護理滿意度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2.2兩組患者焦慮及抑郁評分對比
觀察組患者焦慮及抑郁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詳情見表2。
2.3兩組患者相關指標比較
觀察組住院時間等相關指標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詳情見表3。
主動脈夾層是臨床上較為嚴重的心血管外科疾病,其特點為起病急、致死率高。當前階段,臨床上治療主動脈夾層的主要方式為手術或者介入治療,介入治療方式的優勢為創傷小,同時安全性較高、臨床治療效果相對較好。但大量的臨床實驗證實,部分患者接受治療過程中會出現行動不便以及疼痛等情況,不僅會導致患者出現不同程度負性情緒,還會影響患者治療進程,對患者預后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在患者進行手術治療的過程中的對患者進行階段性心理干預,根據患者心理情況開展針對性心理護理,緩解患者負性情緒,讓患者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提升臨床治療效果。
本次研究結果提示,護理后,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等相關指標、護理滿意度以及焦慮及抑郁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且組間差異顯著(P<0.05)。表明對主動脈夾層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用階段性心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焦慮及抑郁情況。
綜上所述,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階段性心理干預,臨床效果顯著,具有一定臨床價值,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