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隆瑛
《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及,當今教育模式、形態、內容和學習方式正在發生深刻變革,教育治理呈現出多方合作、廣泛參與的特點,要支持高校探索建立基于互聯網的科研組織模式,開展跨學校、跨學科、跨領域、跨國界的協同創新[1]。因此,運用跨界思維打造符合時代發展潮流的實踐創新型人才,是一種趨勢和必然。運用跨界思維打造信息管理人才的實踐創新能力就是打破傳統的信息管理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實踐方面的創新,打破院系、校級、國際、學科領域之間的界限,建立創新型人才培養平臺,從而打造實踐創新型的信息管理人才。本文的信息管理人才定位于圖書館學、情報學、檔案學專業,引入跨界思維視角探討圖情檔專業人才的實踐創新能力培養。
課程目標的實現基于課程的合理設置。當前實踐課程設置及課堂資源深度開發存有桎梏,阻礙課程目標的實現。第一,實踐的課程較少,學生鮮有機會接觸與課程相關的實踐活動。當課程內含有大量晦澀難懂的概念及實踐操作時,學生易陷入思維誤區且缺乏該課程所需的實踐創新能力。例如,目前檔案學課程資源的開發僅限于課本和課堂的現象很突出[2],國內圖書館學教育有偏理論輕實踐的傾向[3],圖情檔實踐課程設置單一和實踐教育體系也較僵硬[4]。第二,實踐課程內容的設置缺乏動態性與新穎性。在圖情檔專業課程中,超過一半的學生認為教學內容不夠深入、缺乏前沿性與新穎性[5]。課程設置應以社會需求的變化而進行調整,刪除知識老化和過時的課程[6]。實踐課程設置需結合學生、教師等角色視角考量,符合圖情檔專業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要求,以滿足各方的利用需求;實踐課程的設置與改善應結合當前課程內容組織的現狀,妥善規劃考量,與時俱進。
編撰更新教材的速度趕不上社會的發展進步?!吨袊逃F代化2035》提及,要增強教材的思想性、時代性、系統性[7]。圖情檔實踐課程往往缺乏具有實驗、實習項目導向的指導用書[8],導致學生理論學習出現偏差。一旦理論不扎實,知識體系的構建就會出現問題。圖情檔實踐教材編纂滯后,與教材編纂的動力有關。張會超提出,當前中國的科研考核體系沒有完全將教材建設計算在內,高校教學科研人員缺乏檔案學教材編撰的動力[9]。基于圍繞高素質創新人才的培養需要,應建立科學的教材質量評價內容與指標體系[10]。教材的更新與編撰對學生知識的攫取效果和教材編撰工作頗有影響。當下,實踐教材編纂滯后的問題需隨著政策的逐步落實方可得以改善。
圖情檔專業實踐技能定位或模糊或狹隘,都有可能阻礙圖情檔專業學生的就業前景。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學生專業形象不突出,專業涉及面過泛,缺乏打造專業特長的核心特色課程[11],其畢業生求職方向涉及金融領域、通信領域、圖情檔領域等。雖然專業定位的不清晰給了他們較多的崗位選擇機會,但弱化了競爭力,其他具有核心課程專業的畢業生競爭優勢會更加明顯。圖書館學、情報學專業學生要了解傳統業務工作流程,通曉分類方法、語義網等[12],但是在大數據時代下,其對信息資源進行整合與共享的能力也應該有所加強,專業技能的定位內涵應有所拓展。檔案學專業的三級實踐性教學體系重視繼承忽略創新,培養出的人才視野不寬,與社會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13],因此其應注重對于實踐技能的創新,并將現階段的實踐經驗轉化為理論。
圖情檔專業人才對于自身專業的認同感偏低,影響著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當前經濟學、計算機等專業是學生報考的熱門專業,偏冷門的圖書館學、檔案學、情報學等專業面臨著社會認同感不高的問題。張麗華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得出了大多數檔案學本科生對于專業的認同感偏低的結論[14]。圖書館學高年級本科生對于專業的就業態度不樂觀,專業的認同感較低[15]。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專業認同感桎梏著圖情檔專業人才的實踐創新能力。圖情檔專業人才缺乏對于專業新知識的探索興趣,對專業價值的定位存在偏差,不利于學校開展圖情檔專業人才的實踐創新活動。
實現信息資源在機構、社會甚至全球的共享是信息利用開發工作的一部分。美國的iSchool運動為了推廣信息的作用,用跨學科的視角審視“技術”“信息”與“人”三者之間的關系[16]。iSchool中的信息管理類的教師來自不同的專業,采用跨界視角教授學生。國內慧科教育基于跨界共享視角,利用云計算等技術,將多種數據轉化為系統的課程體系,以互聯網等形式完善高校創業創新教育[17],取得較大成功。上述案例體現了跨界共享觀念的形成與應用對于跨界行為的產生具有推動作用。
圖情檔專業人才觀念的更新,推動跨界行為的形成。若圖情檔專業的人才墨守成規,囿于傳統信息資源管理模式,排斥探索新時代下信息資源管理創新模式,那么會使得業務工作脫離時代要求,被束縛于“界”內。數學中判斷一個函數在某一定義域內是有界函數還是無界函數,取決于是否存在一個數M,使得值域的絕對值恒小于或等于這個數M。在跨界思維里,這個數值M就是“觀念”的分水嶺。因此,運用“跨界思維”打造圖情檔專業人才的實踐創新能力,要跨的“界”不僅是領域、空間,更是觀念。“有界”和“無界”雖只有一字之差,但是于圖情檔專業人才而言,探討信息資源管理的方式會有相當大的差異。有的信息管理人員自身的觀念被禁錮在數值M內,沒有改變自身函數表達式或擴大定義域的勇氣(圖情檔專業人才適應時代發展要求而產生的實踐創新勇氣),力求沖破M值的束縛到達“無界”區域,那么他的觀念只能停留在“有界”內,弱化了實踐創新活動的探索能力。圖情檔人才需接受跨界共享思維觀念,方可緊跟社會人才需求節奏,提高就業崗位競爭力,塑造圖情檔專業人才敢于創新的形象。
《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指出,面向產業和區域發展需求,要加快人才培養結構調整,促進教育和產業聯動發展[18]。大數據時代下,圖情檔專業人才的培養,要結合社會需求,促進跨界行為的出現。而圖情檔領域跨界意識行為的出現,與外力有密切關系,見圖1。
國家政策的支持,促進圖情檔專業人才跨界行為的自發產生?!秶覄撔买寗影l展綱要》提及,要引導大學加強基礎研究和追求學術卓越,組建跨學科、綜合交叉的科研團隊[19]。基于國家政策的支持與引導,圖情檔專業的學生會形成與其他專業的學生進行聯合共建的意識,角色定位也會隨著跨界合作發生動態變化。例如,檔案學專業的學生聯合歷史學專業的學生開展合作,因為檔案具有原始記錄性,當前者提供給后者所需的原始信息進行研究時,此時前者是供應方,后者是需求方;當后者將研究后的結論反饋于前者時,此時后者是供應方,前者是需求方。在信息資源的雙向流通中,資源請求方與資源接收方在跨界共建中獲取各自所需的資源,汲取到的資源與經驗會提高圖情檔專業人才的知識水平,促進其對新事物新資源的創新??梢?,國家政策對于跨界合作的支持,無形中會強化圖情檔專業的學生的跨界合作意識。
資源共享平臺建設的興起,為圖情檔專業跨界行為提供依據。例如,智慧物流創造了巨大的價值,業已為中國的物流行業提供新的發展方向,關鍵一點在于智慧物流平臺的搭建為該行業的創新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跨部門、跨地區、跨時空的信息承載模式是信息資源共享的一大特征,共享雙方需搭建一個共享平臺[20]。那么于圖情檔專業而言,其需要一個能有效處理、承載著跨界融合后信息資源的平臺,該平臺的利用對象可不局限于圖情檔專業。此處所指的“平臺”就可對應人才培養過程中提出的建立跨校際課程資源共享平臺、跨專業交流合作平臺、校內校外實踐基地平臺、國際信息管理領域互通平臺等。經過平臺匯聚、融合后的信息資源不似未跨界前古板單一,只能傳遞給特定的信息接收者,輻射范圍小,而是具有包容性——信息管理人才可利用平臺上跨界后的資源共同達到實踐方面的創新。
每個高校所開設的圖書館學、情報學、檔案學課程都有獨特之處,因此在校際開展課程資源共享活動能達到優勢互補、促進交流的作用?,F今的高校課程資源共享程度相對較高,但是核心、優質的課程資源共享程度相對較低[21],因此共享的校際課程資源應該是優質的,能切實提高圖情檔專業人才的實踐創新能力,見圖2。
王協舟和羅小寧認為實現高校圖情檔專業優質課程的整合與共享,有必要基于區域差異視角,統一課程設置、標準規劃[22]。高校圖情檔學科的差異是跨校級課程設置需考慮的要點。各大高校以建立平臺的方式打破空間桎梏的同時,要在保留自身特色課程的基礎上,深入學習其他高校信息管理課程設置的精華。此外,課程資源共享服務還要注意課程資源供需方互動關系及可持續發展機制的建立。例如,為了能建立社會化的互動關系,英國開放學習項目提供了資源共建共享體制,注重學習者與資源提供者間、學習者間建立一種社會化的互動關系,在互動中學習、討論、共建資源,有效地保證了開放教育資源保持可持續性的發展[23]。因此課程資源共享服務平臺的建立,需考慮多方利益,以保證圖情檔專業人才的實踐創新能力得以有效提高。
筆者在招聘網站上發現諸多類似招聘信息:某房地產公司招聘工程圖紙管理員,工作內容是將相關的檔案分類歸檔,要求為工程類專業畢業生;某交通管理部門招聘道路信息管理人員,需要在海量道路信息中及時發現交通異常信息,要求為土木工程、建筑類畢業生。分析可知,若上述需求專業學生有較強的信息管理實踐能力,就業選擇時的競爭力將比純粹的信息管理類學生強;若圖情檔專業學生稍微了解工程管理、建筑學的知識,也具有對上述崗位的競爭力。那么如何進行跨專業合作?構建校內多層次專業合作互動平臺是實效之舉。
跨專業對圖情檔專業人才進行創新能力培養要注意以下內容:由于圖情檔專業人才對本專業的知識點較為熟悉,對所跨專業較為陌生,這時高校教師就需要有意識去引導學生融入從未或甚少了解的專業。此時不僅要求兩個專業學生聯合,兩個專業的教師也需要成立實踐共同體,具體操作方案可借鑒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高校教師教學證書”項目,其鼓勵教師跨專業溝通,建立校園“教學的學術研究群體”[24]。例如,高校檔案學專業學生與土木工程專業學生聯合立項——房地產行業基建檔案全流程管理與實踐活動對接,圖書館學專業的學生與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聯合立項——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路徑探析。由于學生互不了解對方的專業知識,為了能讓項目順利運行,專業教師應先成立實踐共同體,在充分溝通交流的基礎上,將跨專業的基礎知識進行融合,再將融合后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從而提前規避學生的懵懂狀態,提升學生實踐能力。
校際圖情檔專業課程資源共享服務平臺,為學生實踐技能的提升奠定理論基礎。校內多層次專業互動平臺的構建是擴展理論知識交流、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融合發展的重要手段。校外實踐基地選擇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是集中體現 “跨界思維”是否被充分利用、深層次貫徹的關鍵,也是圖情檔專業人才是否具有實踐創新能力的關鍵。檔案學專業學生的校外實踐基地一般是綜合性檔案館、高校檔案館、政府機關檔案室等;圖書館學專業學生一般是各級圖書館;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一般涉及政府部門、銀行、企業、事業單位等眾多部門,但以各類企業為主。
當高校對圖情檔人才的培養模式持傳統觀點,認為有符合專業特性的學生實踐基地即可,實踐基地的選擇只是信息管理人才培養計劃中微小部分,不值得重視,那么其極可能意味著圖情檔專業人才的培養會陷入死循環且停滯不前,即陷入負效應。高校在教材內容的更新、課程的合理設置與規劃、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等方面已經不能完全滿足現今社會對信息管理人才全面發展的需求,如果還不能利用跨界思維來拓寬實踐基地的選擇范圍,使得高校信息管理專業的人才通過多類別的實踐基地來彌補理論水平、實踐能力的不足,努力從“專才”變成“專才+通才”(不需要對本專業外的知識有著深入的了解的人才),有針對性地擴展實踐技能,就可能會導致信息管理人才實踐技能的固化、單一與匱乏。
跨國界學習研究國外對于圖情檔資源跨界開發、專業人才需求的經驗,可促進我國在該領域的發展。王玉玨、劉佳欣闡述了國外檔案館的跨界合作模式:檔案商業資源合作開發模式、檔案文化藝術資源開發合作模式等,認為在信息技術和多媒體環境的沖擊下,檔案館應該打開思路,放下故步自封態度,積極與互聯網公司開展跨界合作[25]。美國國家檔案館建設面向公眾的教育網站DocsTeach.org,利用館藏原始文獻開展教學活動。美國波士頓公共圖書館以兒童為中心、以閱讀為跨界服務的主線、對進館閱讀書籍的兒童進行跨界培養[26]。澳大利亞大學圖書館聯盟注重與聯盟內外各類型的機構或組織合作,比如跨界進行學術出版、學術資源聯盟。FJL Pacheco和A López-Nórez 認為高等教育機構是跨國界進行知識社會、知識經濟融合的參與者[27]。上述案例說明國外在信息人才培養中對“跨界”的重視,因此我國與信息管理人才培養的相關單位、機構,尤其是高等院校要有跨界意識,要敢于運用“跨界思維”,讓信息的有效管理以及信息管理人才的培養都能跟上社會的發展。
跨界思維對于高校圖情檔專業人才培養而言,是現今亟需汲取的觀念。運用跨界思維實現創新的過程,就是圖情檔專業學科融合、共享信息資源的過程,就是圖情檔專業學生掌握與時俱進的信息管理技能、適應社會環境飛速轉變的過程。信息資源共享機制的運行離不開具有創意的信息資源開發方式、符合現狀的信息資源整合方式,故圖情檔專業實踐創新型人才的培育方式應緊密結合時代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