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榮立,蔣忠全,劉俊杰,許小亮,趙睿,劉坤,韋鵬飛
(中鐵隧道集團三處有限公司,廣東 樂昌 512205)
深中通道距港珠澳大橋正北38km,全長24km,是繼港珠澳大橋之后又一世界級超大“隧、島、橋”集群工程,其中長6.8km、雙向8 車道、時速100km、設計使用壽命100年的特長海底沉管隧道,即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工程將開創世界先例,比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還長1.2km,寬兩車道。其中,東人工島及主線堰筑段隧道工程位于深圳寶安機場南側,緊鄰福永碼頭;深中通道海底隧道也是通過“東西人工島”進行連接。
圍堰是由起重船配液壓振動錘施做鋼板樁,形成兩道連續扣接的鋼板樁墻,用圓鋼將兩道鋼板樁墻的連接,形成一個整體達到穩定圍堰結構,兩道連續扣接的鋼板樁墻中間回填沙。拉桿直徑φ60mm,L=11000mm,重244kg 的圓鋼,穿過兩道連續扣接鋼板樁墻,外側用鋼圍檁做墊撐,拉桿兩端的固定端頭與拉桿進行焊接加固。鋼圍檁同時也是一個穩定的操作平臺。
由于海上作業風浪起伏,船載吊裝設備隨海水風浪的起伏,起吊鋼絲繩和圓鋼在空中像“蕩秋千”一樣搖晃,圓鋼拉桿無法精準控制,進行對位。而需要站在鋼板樁鋼墻圍檁上的作業人員引導拉桿穿入,因為站立空間限制,人員操作十分困難。當晃動的拉桿起伏很大時,搖晃拉桿擺動的撞擊力也會很大,人的力量根本無法控制笨重搖晃拉桿。當拉桿劇烈搖晃時,操作人員無法接近,當撞擊過來的拉桿,作業人員連躲避空間都沒有,極易被撞擊受傷。風浪大過時,還可能會將作業人員“帶”入海水中,發生人員安全,風險相當高。

圖1 原設計圍堰安裝拉桿作業示意圖
為了保證安裝人員的安全,降低作業人員操作難度,提高工作效率。在已安裝的拉桿下面懸掛一個操作平臺,這樣作業空間變大。同時,拉桿從連續扣接鋼板樁墻的外側直插,改為連續扣接從鋼板樁墻的內側斜插的安裝形式。

圖2 圍堰安裝拉桿平臺示意圖

圖3 安裝平臺滑行示意圖
(1)在已經安裝完成的拉桿上掛兩根平行與拉桿方向成90°滑動梁。
(2)兩根滑動梁上通過懸吊桿,吊掛一個作業平臺,作業平臺的前端有一段懸吊伸出一部分,作業人員可以直接到達需要安裝的拉桿位置。
(3)懸吊桿采用剛性材料的槽鋼,避免柔性材料引起晃動。
(4)每組懸吊桿的間距為每一根安裝拉桿之間的距離的一半。
(5)作業平臺前端伸出部分的距離大于兩根拉桿之間的距離。
(6)作業平臺最前端設有防護欄,防止操作人員發生意外,墜入海中。
(7)左、右兩臺手拉葫蘆拉動滑動梁,帶動作業平臺前行。
(1)在作業平臺下均布捆扎8 個汽車輪胎,用于海面上浮動作業平臺。
(2)將作業平臺拖動至圍堰起始口位置,同過外力將其拖入將要安裝作業平臺位置的海平面上。
(3)將2 根滑動梁垂直吊放置在已經安裝好的拉桿上。
(4)通過船載方式,將安裝人員送入作業平臺上,進行掛鉤安裝。
(5)船載起重機用鋼絲繩吊起作業平臺至拉桿下面。
(6)作業人員進入作業平臺。
(7)用螺栓將一半的懸掛桿與滑動梁、作業平臺連接安裝。
(8)將安裝拉桿的設備和工具調入作業平臺。
(1)將未安裝的單根或多根拉桿放在已經安裝完的拉桿上,并進行臨時捆扎固定。
(2)作業人員在指定的兩道連續扣接鋼板樁墻位置對應進行切割開孔。
(3)將拉桿通過斜插的方式,將拉桿穿進連續扣接鋼板樁墻。
(4)將兩端頭固定塊穿入拉桿上并與鋼圍檁一起焊接。
(1)作業平臺移動:用手左、右2 臺手拉葫蘆連接剛才安裝完成的拉桿和滑動梁。拉動作業平臺前行。(注意左右同時平衡拉動、同時注意平臺不要與鋼板樁接觸)如果出現不平衡,即使調整左、右兩邊葫蘆快慢,使之平衡。
(2)支點交換:平臺前行至兩根拉桿距離一半時,先將未安裝懸掛桿把平臺與滑動梁連接好,把懸掛桿與拉桿將接觸干涉的懸掛桿拆除,繼續拉動。

圖4 拉桿安裝
如果作業平臺與滑動梁之間安裝位置孔,因其他原因產生錯位,懸掛桿不能正常安裝時,可以運用手拉葫蘆進行校正后,再進行安裝。連接螺栓一定要緊固,向前滑動時刻檢查,防止脫落發生意外。當作業平臺的前端伸懸掛平臺超過需要安裝拉桿的位置,即完成一個循環作業。
在已安裝的拉桿下面懸掛一個作業平臺,這樣作業空間變大,安裝人員操作方便。防止吊裝時,海浪起伏過大時,引起拉桿劇烈晃動時,操作人員無法躲避,被撞擊受傷狀況,降低人員的作業風險。通過作業平臺延長段至需要安裝拉桿位置下面,使作業人員在安裝點作業,很容易完成拉桿的安裝。將拉桿從連續扣接鋼板樁墻的外側直插,改為從連續扣接鋼板樁墻的內側斜插,由作業人員人工自己控制,不受海浪和潮汐的影響,作業平穩有序,作業時間大大減少,船載吊機使用時間成倍縮短,效率提高明顯。因此,這個施工作業方式,非常簡明、實用、有效,開創了一個新興的實用技術,同時,為同類施工提供了很一個很好的先進案例,供大家學習與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