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艷玲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7-117-01
摘 要 企業內部人際關系的和諧氛圍與效率直接相關,這也是企業正常運行的一個重要保證。企業要采取有效行動協調各方利益,同時也要注意加強企業管理機構的內部管理,這些都是建立和諧企業人際關系的基本舉措。
關鍵詞 企業管理 和諧關系 建設
和諧是現代社會正常運行的潤滑劑,對于一個企業來講也不例外,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助于企業管理和正常運行,不僅可以創造更大的效益,員工也會獲得更好的工作體驗,現在人們日益認識到和諧人際關系對經濟發展和社會正常運行的價值。
一、企業管理中和諧人際關系的重要性
和諧的企業人際關系與企業的生產效率直接相關,是企業管理成功的一個重要指標,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尋求個人和集體目標之間的一致性,促進良性競爭中的和諧關系,強調企業的體制化與員工利益之間的平衡,尋求固定體制下的靈活應變。
(一)和諧的人際關系提高員工的積極性
由于人際關系的“同質”性,人們會在各種社會關系中盡一切努力尋找與他們的思想相近或相容的人。同時,人際關系也有尋找和接受新“信息”的特點,企業要致力于打造和諧崇高的人際關系,從而產生了激勵的效果,促進企業的發展。一旦企業形成了這樣的人際氛圍,大多數工人都在這樣的環境中不斷調整自已的言行,使之符合企業的總體發展方向,最終形成誠實守信經營理念,將自己視為企業的根本,榮辱與共,積極參與企業的改革和發展。
(二)和諧的人際關系有助于隊伍的穩定
一個成功的企業必須保持其穩定性,尤其是員工的穩定。和諧的人際關系則是穩定的先決條件和基礎,對于企業來說,如果沒有團結、合作、互助的人際關系,取而代之的是金錢至上、自私和漠不關心,員工就會受到傷害,穩定也無從談起。事實上企業內部人際關系的不和諧是可以逐漸糾正的,穩定人際關系也需要我們盡力維持。
(三)和諧的人際關系有助于推動企業發展
企業的創造力始終是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為了建設和諧的企業,必須激發員工的熱情、創造性和活力。企業發展的活力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來自個人,另一方面來自集體。這意味著我們要充分發揮工人的能力、工作動機和創造力,提高企業的活力,加強集體活動。沒有和諧和漸進的人的關系,就不能充分調動工人的創造力。總之,工人之間的和諧和漸進的人際關系作為一種生產力,在加強企業活力方面起著關鍵作用,甚至可以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二、建立企業內部和諧關系的原則和基礎
建立企業內部人員之間的和諧關系,有兩個基本問題值得認真思考和切實解決。第一個問題是員工獲得的利益與企業的整體利益是否相稱和合理,能否幫助企業創造財富;第二是努力平衡各方面的利益關系。企業應該盡可能的協調和解決利益分配問題,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一)加強道德建設
提高員工的道德素質是和諧人際關系的基礎,這既是企業與員工的共同信念,也是一種精神紐帶,利用社會主義理想的共同信念,指導廣大員工推進集體和愛國思想意識。打造誠信為本的企業,協調企業與員工之間的關系,協調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本著高度的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忘我工作,并為實現個人發展目標和公司的長遠利益作出貢獻。
(二)協調各方面的利益
雖然在企業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有著一些競爭,但和諧的人際關系并不會因為這些利益而發生改變。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不可能完全平衡財富的分配和占有,這使得利益的差異和矛盾不可避免,必須采取強有力的措施,以避免它們的負面影響。因此,良好的協調和對于員工利益的妥善管理是至關重要的。為了有效地協調和管理企業的利益,制定政策必須以企業的根本利益為指導,并考慮到不同級別的勞動力,準確地掌握工人的工作狀態,解決利益沖突,確保工作人員的合法利益受到保護。
(三)提高基層工人對企業管理的參與比重
主要體現在工人對于企業發展的知情權方面,員工對于企業管理的監督和參與度不夠時就可能發生勞資糾紛,這主要是因為工人不了解企業改革政策,也因為缺乏對改革政策的了解,工人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等合法權利和利益沒有得到保證,嚴重損害了企業的穩定,造成了人際關系的緊張。落實工人的參與權和監督權的一個有效而重要的舉措,這一舉措已經成功地發揮了作用,有助于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改善和管理人際關系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們要強調的是領導與生產者之間不是一種貨幣勞動關系,而是一種基于互信、互相尊重、愛與團結的友好合作關系。特別是黨員領導人,必須帶頭進行協調工作,這是我們黨的優秀傳統和政治財富,注重企業內部的體制建設,努力引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走向和諧。
參考文獻:
[1]張堅雄,劉婷.論國有企事業單位人際關系管理[J].科技管理研究,2010(14).
[2]戴健林,王樂偉.人際關系管理:理論模型與化解方式的研究[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6).
[3]娜仁,劉洪.我的地盤我做主:組織內領地行為與人際沖突的關系研究[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4(12).
[4]李莉.試論企業對人才的管理和培養[J].引進與咨詢,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