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昊天
中圖分類號:G25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7-156-01
摘 要 在當前社會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我國的互聯網技術也有著更加廣闊的進步空間。在我國圖書館當中已經融合網絡技術,從而實現圖書館向著數字圖書館的方向發展。對于物聯網技術在圖書館中的利用,不僅能夠對閱讀人員和管理人員提供便利,并且還能夠保障圖書館自身的安全性,實現智能化管理,為閱讀人員營造一種良好的閱讀氛圍,并且在社會不斷進步的潮流中實現智能圖書館將會為企業長遠發展提供保障基礎。因此,本文將圍繞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能圖書館發展為主題來展開分析,為實現智能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基礎。
關鍵詞 物聯網技術 智能圖書館 發展探索
一、針對于物聯網技術的分析
我們先來詳細的了解一下物聯網技術,所謂物聯網就是實現物與物之間相互連接的互聯網,從而實現對圖書館的遠程管理控制。在當前社會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圖書館要想實現自身的長遠發展,一定要合理的運用物聯網技術,并且物聯網作為現代化的新興產業,具有著良好的市場效益。物聯網技術和傳統的互聯網相比,有著很多的優勢和特點,像物聯網技術具有智能化、實時性、準確化以及及時性的特點,能夠促使傳感器和智能處理兩者的有效融合,再合理的利用云計算以及模式識別等技術,實現對圖書館中相關數據信息的加工、歸納以及處理工作,從而滿足廣大讀者的個性化需求。
二、針對于物聯網技術在智能圖書館中實際應用價值和作用的分析
在智能圖書館中應用物聯網技術有著現實意義,其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方面,利用物聯網技術的圖書館能夠實現智能化的目的,順應社會的發展,跟上社會發展的潮流,利用物聯網技術來實現對圖書館內部環境的管理和控制,將會對燈光、溫度、濕度等合理的把控,在圖書館中的應用互聯網技術對溫度和濕度的控制,根據圖書館中閱讀人員的需求來對進行調節,為廣大讀者營造一種良好的閱讀氛圍。并且物聯網技術還能夠實現對圖書館室內環境的動態監控,最大限度的避免各種安全隱患的出現,確保圖書館的安全。其安防系統能夠自動識別火災情況,當發生火災時能夠及時的處理。第二方面,物聯網技術在智能圖書館的應用中能夠促使圖書館內的資源管理更加具有專業性、便捷性以及時效性。其中 RFID技術有著廣泛的應用價值和作用,能夠進一步簡化文獻編目工作,只需要在圖書館中的文獻上貼上電子標簽,那么就可以對其進行快速的識別和利用,顯出的減少人工工作的作量,而且還有利于保護文獻資料的安全性。因為當時文獻資料離開規定的區域以后,就會觸發預警系統,降低了圖書的丟失率。第三方面,運用物聯網技術的智能圖書館能夠為廣大讀者提供個性化服務。因為本身智能圖書館都具有著智能化,讀者在選擇讀物時能夠通過網絡進行查找和定位,并且完成借閱。那么當讀者進行查找和借閱的同時,物聯網技術將會根據讀者的閱讀記錄來進行推送服務,從而根據讀者的喜好為其提供個性化服務。
三、針對于物聯網技術在智能圖書館中應用凸顯出各種問題的分析
在社會不斷發展的背景下,物聯網技術在智能圖書館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為廣大讀者提供了便利,并且又有利于圖書館中的相關管理人員開展各項工作。但是不可否認,當前利用物聯網技術的智能圖書館還處于發展階段,依然存在著各種問題有待進一步完善。因為本身圖書館的建設就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而融合物聯網技術的智能圖書館,也將會形成大量的成本資金。RFID電子標簽傳感器以及智能控制系統都是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正是這種問題的存在,也就導致當前我國智能圖書館不能夠實現全智能化的主要原因。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的圖書館將會有著更加廣闊的進步空間,也將會在圖書館中積極的應用RFID技術、無限傳感技術以及智能處理技術,顯著的提升智能圖書館的管理效率,而我國和社會各界也應適當的給予資金支持,為實現物聯網技術在智能圖書館中合理應用提供保障基礎。
四、結語
通過上述的分析,我們能夠意識到當前我國智能圖書館的發展還只是處于初期階段中,依然存在著各種問題有待進一步完善和優化。這就要求相關管理人員一定要加強實踐和創新,以一種正確的眼光面對存在的問題,并且還要積極的邀請相關知名專家和學者進行指導和幫助,從而總結和吸收更多的發展經驗。當前在采用物聯網技術的圖書館中不僅實現了圖書館的智能化,還能夠為廣大用戶提供了便利。但是,要想實現人性化以及協調各方的利益問題,我國的智能圖書館還需要進一步深化發展,并且充分的發揮出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價值和作用。
參考文獻:
[1]劉鑫,雷偉軍.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能圖書館發展探索[J].科技經濟導刊,2018(31).
[2]馬林元.淺析物聯網技術在圖書館管理中的智能化和人性化服務[J].辦公室業務,2016(23).
[3]段濱艷,王自然,孟慶龍.“慕課”與“互聯網+”背景下的圖書館服務創新[J].黑龍江工程學院學報,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