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人語·
古代遺存下來的碑碣墓志不僅是中國歷史的重要文獻來源,也是悠久的中國文化藝術的象征。碑碣墓志上漫漶的金石趣味,吸引著古往今來的金石學家、書法家們,他們撫碑瞻仰,浮想聯翩,暢懷幽情。追本溯源、回歸經典成為當今主流書法學術活動的基本認知模式。研究歷史、尋訪古跡不僅是學術的探索,而且是追古懷舊的精神需求。它促進了當代學者的審美品位,也是提高書法創作水平的重要方式。我們的訪碑游學書法采風活動不僅是正本清源、探索真相的一次文化之旅,也是一場穿越時空、對話古人的藝術之旅。

2018年12月底至2019年1月初,倪文東教授和王偉(遼寧盤錦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郭名峰(海南師范大學書法專業副教授)、王棟(臨沂大學書法專業講師)三位訪問學者,王淵、張培艷、薛婷三位在讀研究生組成金石書法遺跡考察隊,前往河北省和陜西省境內訪碑游學。他們先后參觀了陜西歷史博物館、大雁塔及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碑》、寶雞中國青銅器博物院、漢中石門遺址、漢中博物館、西安碑林博物館、昭陵博物館及碑林、銅川市耀州區藥王山碑林、蒲城縣博物館及《云麾將軍李思訓碑》,考察了河北保定蓮花池、河北平山縣古中山國遺址、河北省博物館、元氏封龍山、南北響堂山、涉縣中皇山等。本期專刊篩選部分考察小記、調研報告及圖片資料,為后續訪碑游學考察的讀者提供一些文獻資料和現實考察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