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夤,尹兆波,王 璇,廖 莉,張白璐,袁紫淵,鞏向前,殷艷艷
(南開大學濱海學院 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天津 300270)
氫鍵作為一種較強的分子間相互作用,是廣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作用力之一,在生命科學、配合物構筑、材料科學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應用價值。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對于氫鍵的研究越來越深入。早在上世紀20年代,Moore、Winmill等人就在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Transactions雜志上報道了一篇關于溶液中氨的狀態的論文,提到了氨分子與溶液中分子間的這種超強的分子間相互作用[1]。1936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鮑林在《化學鍵的本質》中首次正式提出了“氫鍵”概念。2013年,裘曉輝課題組首次“拍”到了真正的氫鍵“照片”,這一發現為改變化學反應和分子聚集體的結構奠定了基礎[2]。近年來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對氫鍵的認識和研究也走進了多元化時代[3-4]。在金屬-有機配合物材料方面,氫鍵也是用來構筑多維配位聚合物的重要手段[5-6]。研究發現,氫鍵不但在配合物分子構筑中起著重要作用,而且直接影響著功能性配合物的自身性能,比如氣濕敏傳感性能、熒光、抗菌活性、生物性能等等[7-8]。
本文以醋酸錳為金屬,以羥基喹啉羧酸為配體,通過室溫揮發法,合成了一例含錳金屬配合物單晶(MnL),本配合物合成方法簡便,產率較高。通過 X-射線單晶衍射解析,得到該配合物中存在一個由氫鍵參與構筑的具有“風車狀”的超分子帶狀結構。相鄰的配合物單體通過該氫鍵連接,在a、c平面上延伸成成二維的超分子網絡結構。而相鄰的二維超分子結構之間通過喹啉環的π-π堆積作用,最終形成三維超分子網絡結構。
元素分析由 Vario EL Cube元素分析儀測定,單晶結構由xtalab Pro X-射線單晶衍射儀測定。醋酸錳、2-羥基-喹啉-4-羧酸均是從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購買,分析純,在使用前未經過進一步的純化。
將 Mn(OAc)2·H2O(0.5 mmol,0.13 g)、2-羥基-喹啉-4-羧酸(1.0 mmol,0.19 g)加入15 mL水中,攪拌0.5 h,過濾后將濾液于室溫下靜置。一周后得到適合 X-射線單晶衍射分析的淺黃色長方形晶體,產率 28.35%。產物經過元素分析驗證,元素分析 C10H10Mn0.50NO5(1),實測值(理論值)/ %:C 47.75(47.72),N 5.65(5.57),H 4.02(4.00)。


表1 配合物MnL的晶體學數據
2.2.1 配合物 MnL 的晶體結構

圖1 配合物MnL分子結構圖


表2 配合物MnL的主要鍵長數據

表3 配合物 MnL 的主要鍵角數據
注:Symmetry transformations used to generate equivalent atoms: #1 -x+1,-y,-z


圖2 (a)配合物MnL的氫鍵結構示意圖,(b)放大的“風車狀”結構


圖3 配合物MnL三維超分子網絡結構
以醋酸錳、2-羥基喹啉-4-羧酸為原料,在水溶液中首次合成了一例含錳金屬的羥基喹啉羧酸類配合物晶體,并通過 X-射線單晶衍射解析了該配合物的晶體結構。從晶體結構可知,該物質是六配位、八面體空間結構的單核錳配合物。值得一提的是,本配合物存在“風車狀”的超分子帶狀結構,而且通過該結構將單核的錳基配合物連接成二維的超分子層,而本配合物中的喹啉環進一步通過之間的π-π相互作用,將相鄰的超分子層組裝成為三維的超分子網絡結構。本結構的大量空配點、獨特超分子結構等特點使其在氣濕敏監測、分子探針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