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任笑海因病醫治無效在京去世,享年86歲。任笑海1934年生于北京,原名任義海。經趙靄如引薦拜師馬三立,所學《富貴圖》《戲迷藥方》《拴娃娃》《羊上樹》等頗得真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后,先后參加北城游藝社、正陽游藝社、北京相聲改進小組、北京市曲藝三團、新藝曲藝團等組織,隨常寶霆、趙靄如、譚伯儒、高德明、高德亮、佟浩如、趙英頗等京津前輩藝人深造,后在各地輾轉作藝。深諳傳統技巧而不循舊,《二房東》《離婚前奏曲》《昨天》等新節目既有傳統精髓又富時代特色。退休后,與韓萍應邀赴全國各地演出,晚年在隆福寺等處。作藝認真,待人誠摯。(曲訊)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第五屆中國煤礦藝術節“山東能源杯”第五屆全國煤礦職工曲藝小品展演成功舉辦
7月24日至27日,由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中國煤礦文化藝術聯合會、中國能源化學地質工會全國委員會、中國煤礦文化宣傳基金會聯合主辦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第五屆中國煤礦藝術節“山東能源杯”第五屆全國煤礦職工曲藝小品展演及匯報演出在山東能源淄礦集團成功舉辦。期間,來自全國煤炭行業25家單位的37個節目共218人參加了展演,并進行了精彩紛呈的匯報演出。(曲訊)
廣東曲協調研組赴中國曲藝之鄉佛山祖廟開展調研工作
7月30日,廣東曲協調研組深入中國曲藝之鄉佛山市禪城區祖廟街道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深調研”活動,并傳達了中國曲協關于開展中國曲藝之鄉三年一次調研和復核工作的部署安排。(曲訊)
第二屆上海市紅十字曲藝(故事)創作講演比賽圓滿落幕
8月6日下午,“身邊故事·人道夢想”第二屆上海市紅十字曲藝(故事)創作講演比賽匯報演出暨頒獎儀式在上海市文聯多功能廳順利舉行,共有20個故事和11個講演作品分獲優秀創作獎和講演獎。本次活動旨在用曲藝形式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曲訊)
西河大鼓表演藝術家張香蘭逝世
8月12日,西河大鼓表演藝術家張香蘭逝世,享年92歲。張香蘭生于1927年,祖籍河北省霸縣,是西河大鼓老藝人張殿山的四女兒。她自幼隨父學唱西河大鼓,13歲登臺,擅演《明英烈》《小五虎》等袍帶書,1959年加入沈陽曲藝團,是團里主要鼓曲演員。2002年,沈陽市曲協為張香蘭頒發了“沈陽市鼓曲藝術家”榮譽證書。張香蘭的大哥張樹會是著名弦師,二姐張香亭、三姐張香君、五妹張香玉都曾經活躍在遼寧曲藝舞臺。他們一家為西河大鼓藝術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曲訊)
曲藝名家新秀“送歡笑”走進沁水
8月14日至15日,《曲藝》雜志社組織曲藝名家新秀冒著酷暑,先后走進沁水縣體育館和侯村煤礦文化廣場,以飽滿的熱情為當地群眾奉上豐富多彩的節目,以實際行動踏實履行“文藝輕騎兵”的職責。(曲訊)
中國文聯、中國曲協文藝志愿服務團“送歡樂”專場演出走進西藏山南市
8月17日至18日,中國文聯、中國曲協文藝志愿服務團 “送歡樂”專場演出在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成功舉辦。這是中國文聯、中國曲協用豐富的精神食糧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要舉措,也是文藝助力西藏脫貧攻堅,讓廣大藏族群眾共享文藝發展新成果的切實行動。(曲訊)
第二屆中國東部優秀曲藝節目展演在浙江舉辦
8月19日至22日,中國曲協、浙江省文聯在浙江臺州聯合舉辦了第二屆中國東部優秀曲藝節目展演,共有來自全國的18個曲種、24個節目參加。翁仁康、柴京海、戴志誠、夏芹、胡磊蕾等專家對節目進行了細致解讀并給出有針對性的改進建議。8月21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曲藝牡丹獎藝術團‘送歡笑走進浙江臺州暨第二屆中國東部優秀曲藝節目展演匯報演出”在臺州市路橋區路橋文體中心成功舉辦。(曲訊)
全國非遺曲藝周將登陸濟南
8月26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將于9月6日至10日在濟南舉辦的2019全國非遺曲藝周相關情況。本次曲藝周以“非遺曲藝,薪火相傳”為主題,與“第七屆濟南國際泉水節”有機融合,將成為文旅融合、以文促旅、以旅興文的生動實踐。(曲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