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二龍
中圖分類號: G642;R-4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21-0201-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1.092
檢驗醫學的主要課程包括臨床免疫學檢驗、臨床檢驗、生化檢驗和微生物學檢驗等,其中臨床免疫學檢驗作為主干課程,可為其它課程提供鋪墊,又與臨床疾病緊密聯系,知識更新快。近些年來,高等醫學院校逐步加大了醫學檢驗專業的招生規模,這樣的局面,使得需要教師隊伍的人數也在增加。眼下,講授免疫學檢驗的教師,很少有具備臨床免疫檢驗工作經驗的人員,具備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就更少了。這些教師中,主要由應屆大學畢業生、或邊教邊讀的繼續再教育人員組成,由他們承擔教學任務工作。由于自身專業素養有限,在授課過程中,并不能很好的把握課程重點,對知識點的實際應用沒有深入的認知和了解。在教學任務實施過程中,欠缺對教授重點的掌控,不能達到使學生做到學以致用的目的。要想培養出醫學檢驗專業的應用型人才,教學應注重與臨床檢驗工作之間的緊密聯系。
1 臨床免疫學檢驗的特點
1.1 理論與臨床相結合
對于臨床免疫學檢驗的研究,首先介紹其概念,以免疫標記、流式細胞儀分析技術作為介紹重點。以臨床實踐中各種常見疾病為病例,對各疾病的發病機理進行了簡要介紹,并在此基礎上,對各疾病的實驗室檢測指標、臨床意義進行了重點闡述。在編寫臨床免疫學檢驗教材時,要跟各學校的實際情況及臨床應用相結合,對基礎理論進行簡述并突顯重點,從而實現二者的較為理想的結合。二者結合是否有效,可在臨床診斷、及臨床治療方面得到體現。在當今免疫治療飛速發展的背景下,臨床免疫學檢驗的關注的重點落在了免疫治療效果的評價工作上,至此,該檢驗不再是單一的免疫學診斷,更多的是對免疫功能、應答能力方面的關注[1]。
1.2 理論抽象,內容復雜
醫學免疫學為臨床免疫學檢驗提供了理論基礎,后者在教材編寫時,內容上進行了簡化,對于初學者來說,學習較為困難,與此同時,教材中所涉及到了比較多的方法及疾病案例,針對這部分,書中羅列的內容比較繁瑣、復雜,同時,由于對疾病發病機理的研究不夠透徹,更加重了學生學習理解的難度,也使教師在課程教授時倍感吃力。
1.3 進展快,教材內容相對落后
近些年來,免疫學所取得進步,為大家所熟知。在這種形勢下,使得國內外相關研究院所及大公司的研發熱情極具高漲,在兼顧臨床應用的前提下,相當多的檢測項目得以涌現。新技術的快速進步與發展,使得教材中相關內容的增補顯得滯后,一些當下已臨床開展的重點項目不能得到教授和學習。例如,對于結核分枝桿菌感染這一臨床病例,在教材中就缺少對其免疫學檢測方法新技術的重點闡述。
2 臨床免疫學檢驗理論教學結合臨床的方法
2.1 及時更新教材
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優質教材的介入無疑會使得學習事半功倍,這就要求我們相關學科教育精英分子積極對教材內容進行更新,使教材內容不只局限于檢驗醫學的基礎知識,還應包括最新的學科技術要點,并且要對國內外新近出現的研究課題進行梳理呈現。
2.2 嘗試系科結合模式教學,彌補教學設備的不足
作為實踐性操作學科,醫學檢驗課程的要求是:需要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要強。而現實狀況中,受到教學經費的限制,學校所配備的儀器設備與醫院檢驗科相差甚遠,使得授課教師缺少對新設備、新技術的深入認知和了解,在課堂教授環節所講授的大都是經典案例及方法,基于此種局面,學生也無法獲得對新設備、新技術的全面了解。針對此種情況,引入系科教學模式,讓學生進入醫院檢驗科進行見習,對新設備、新技術有所認知,對課堂內容起到補充作用,提升教學質量?;蛘邔⑨t院淘汰的一些報廢儀器加以利用,結果不準確沒關系,關鍵告訴學生如何操作,可以增添一些新的實驗項目。
2.3 將課本知識在臨床檢驗中的具體應用引入教學
為引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使其學習興趣得到提升,在教學過程中,就要以檢驗工作的實際應用為前提,讓臨床實際應用舉例這種教學模式得到關注[2]。(1)如在開展特異性抗體的制備技術教學時,要教導學生知悉該專業以后可能從事的職業及所承擔的工作職責,負責試劑研發,完成抗體制備。除此,即便在醫院負責檢驗任務,也要對抗體的制備流程有所了解,進而對工作過程中出現的質量問題有所預見,并能對檢驗結果誤差進行較為全面的分析。(2)對于臨床檢驗工作而言,儀器操作占據了大部分工作時間。所以,學生會存在學習誤區,忽略對教材中相關檢測方法、機理等理論知識的認真學習,認為知識老舊,不具實踐指導意義,也不會對儀器檢測原理、實驗報告等進行深入細致的了解。為此,在教授免疫檢驗概念和原理課時,適當引入臨床應用實例,不僅可以增加授課的生動、趣味性,而且還能使知識點的實際應用價值被學生所認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3]。進而在理論知識學習與實踐操作間起到紐帶作用,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學習效率。
2.4 教師應當深入了解臨床檢驗免疫室工作的狀況,并且密切關注其最新進展
作為一門具有很強實踐性的學科,醫學檢驗專業對學生所提出的要求需要與專業培養目標相匹配[4]。而臨床免疫學檢驗不只是檢驗專業的基礎課,同時專業課的特點也在其中有所體現。為了使培養出的人才具有較強的應用實踐能力,勢必要使免疫學檢驗教學與臨床應用間的聯系得到增強。要想使教學有所成果,學生能學以致用,就要求我們教師自己能對所學與所用的內在關聯有全面的認知,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尤其要注重對臨床檢驗免疫室的實際工作進行主動學習、并對教材知識在實際應用中結合點進行總結歸納。在臨床檢驗工作環節,檢驗所用到的技術、方法呈現出應用廣、發展速度快的特點。所以,授課教師要積極主動了解檢驗工作的最新發展狀態。比如,及時跟進新技術、新儀器的應用狀況等,進而使教學與實踐工作不至于脫節。
2.5 加強教師對臨床應用的知識和經驗積累的具體措施
對于教師臨床應用知識與技能的提升,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手段來實現:第一,明確授課教師的聘任要求,即授課教師應具備臨床免疫檢驗工作經驗,在進行修訂教學大綱、制定教學目標時,這部分教師要充分參與,進而使所制定的內容和目標與臨床實際相適應,更好地服務于臨床;第二,授課教師要積極深入醫院一線檢驗工作,不斷學習、考察,積累實踐檢驗知識和經驗,使自身的教學能力和素質得到提升;第三,授課教師應不間斷地與醫院檢驗科室負責人及具有一線檢驗工作的相關人員進行交流探討,明晰培養檢驗學生的目標和方向,使教授的理論知識與技能能有效地滿足臨床應用需要;第四,構建廣泛的交流、學習平臺,通過平臺,使教材知識的實際運用得到深入有效深入探討,交流討論的主體可以是不同學校的相關任課教師,也可以是相關教師與參加工作的本專業畢業生。第五,青年教師應結合自身學習經歷,將已有的較好的科研經驗,融入到教學工作中,用前沿理論及技術充實課堂內容,擴展現有教材知識面。除此之外,拓展關聯的免疫學科的學習,使學科知識的橫向聯系得到加強,進而更好地掌握教材要點,使教學內容得到鞏固。
【參考文獻】
[1]袁秀芬,韓文祥,崔艷麗,等.淺談醫學檢驗教學中的臨床實踐[J].醫學檢驗教育,2009,2:23-24.
[2]邱紀.臨床免疫學檢驗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現代醫藥衛生,2014,30(1):136-137.
[3]黃輝,鄭峻松,鄧均,等.醫學檢驗專業開展系科結合模式教學的體會[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7,9(3):393-394.
[4]張紅艷.關于提高醫學檢驗教學質量的思考[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8(2):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