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摘要] 目的 探討前列地爾聯合常規治療對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2016年7月—2018年10月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例,對照組給予甲鈷胺與常規治療,觀察組給予前列地爾聯合常規治療。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治療有效率88.3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7.44%(P<0.05);觀察組運動及感覺神經傳導速度、抗氧化能力均高于對照組(P<0.05);多倫多臨床神經病變評分、疼痛評分、半胱氨酸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前列地爾聯合常規治療可明顯改善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的臨床癥狀及神經傳導速度,減緩神經病變進展。
[關鍵詞] 前列地爾;常規治療;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中圖分類號] R59?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7(a)-0021-03
Efficacy of Alprostadil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LI Fa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 Hekou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Hekou District, Dongying, Shandong Province, 257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lprostadil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on type 2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Methods A total of 86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from July 2016 to October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43 cases) and control group(43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mecobalamin and routine treatment,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alprostadil combined with routine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8.37%,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67.44%)(P<0.05). The motor and 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T-AOC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Toronto clinical neuropathy score, pain score and cysteine level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Alprostadil combined with routine treatmen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and slow down the progress of neuropathy.
[Key words] Alprostadil; Routine treatment;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eripheral neuropathy
周圍神經病變是2型糖尿病常見并發癥。據統計,有超過60%的2型糖尿病患者會發生神經病變[1]。其發生機制可能與代謝異常、神經體液生長因子、血管損害、氧化應激等多種因素有關[2]。治療除有效控制血糖外,還應行改善神經微循環、營養神經、抗氧化等治療。作為血管活性藥物的前列地爾具有擴血管、改善血液流變學及微循環等作用[3],可用于該類疾病治療。該院選擇2016年7月—2018年10月收治的86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對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采用前列地爾聯合常規治療,該文對其效果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該院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均符合《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的相關的診斷標準;TCSS(多倫多臨床神經病變評分)評分>5分,所有患者均對治療方案知情同意。均排除脊髓腫瘤、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炎等導致的神經病變及合并足部潰瘍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例。觀察組43例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齡43~79歲,平均(53.88±3.83)歲,病程4個月~11年,平均(4.23±1.12)年;對照組43例中,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齡43~77歲,平均(54.13±3.92)歲,病程5個月~9年,平均(4.32±1.07)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均給予飲食控制、運動、控制血糖等常規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前列地爾治療,將10 μg前列地爾注射液(國藥準字H10980023)加入 100 mL生理鹽水,靜脈滴注,1 次/d;對照組給予0.5 mg甲鈷胺注射液肌肉注射,1 次/d。兩組均連續治療2周。
1.3? 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Hcy(同型半胱氨酸),采用氧化酶法測定SOD(超氧化物歧化酶), 采用比色法檢測T-AOC(總抗氧化能力)。采用電位儀進行運動神經、感覺神經傳導速度檢測,分別采用TCSS評分、VAS(視覺模擬)評分對患者神經病變情況、疼痛程度進行評定。療效標準[4]:根據患者臨床癥狀(肢體疼痛、麻木、乏力、針刺樣感覺等)改善情況分為顯效(癥狀明顯減輕)、有效(癥狀有緩解)、無效(癥狀無改善)。
1.4? 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輸入SPSS 17.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有效率88.3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7.4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47,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神經傳導速度比較
兩組治療前運動及感覺神經傳導速度無明顯差異,治療后,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治療前后TCSS評分、VAS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TCSS評分、VAS評分無明顯差異,治療后,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血清Hcy、SOD、T-AOC水平比較
兩組治療前血清Hcy、SOD、T-AOC水平無明顯差異,治療后,觀察組SOD、T-AOC水平均高于對照組,血清Hcy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98%(3/43),對照組為2.33(1/43),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05,P>0.05)。
3? 討論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具體發病機制尚不清楚,可能是多元醇通路、氧化應激、缺血缺氧、脂肪酸代謝異常等諸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目前的相關治療措施如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環、營養神經等僅能延緩疾病進展,但并不能完全防止其發生[5]。
前列地爾為血管擴張劑,具有多種生物活性,可刺激細胞表面受體對磷酸二酯酶、腺苷酸環化酶進行激活,提高細胞內部環磷酸腺苷濃度及Na-K-ATP酶活性,改善肌醇代謝,提高神經內膜血流量,恢復神經傳導速度[6];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小板粘附,降低血液黏稠度及免疫復合物合成,改善血液流變學,促進溶栓;促進微循環,增加神經營養;通過對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的抑制產生抗炎作用;促進血液毒物性質的排泄,延緩周圍神經病變的進展[5]。甲鈷胺為維生素B12的衍生物,促進神經細胞內磷脂、乙酰膽堿等神經遞質的形成,促進軸突受損區細胞、組織的再生和修復,促進神經傳導速度的恢復[4]。
該組資料中,觀察組治療后有效率、組運動及感覺神經傳導速度均高于對照組,TCSS評分、VAS評分低于對照組,提示前列地爾聯合常規治療可明顯改善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的臨床癥狀,減少疼痛,促進神經功能恢復,增加神經傳導速度,減少神經病變程度。TCSS評分為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篩查工具,簡便、有效,與神經電生理檢查均可作為評價治療方案療效的指標。
Hcy是衡量機體氨基酸水平的重要指標,也是動脈粥樣硬化的獨立危險因子。胰島素抵抗可引起Hcy代謝障礙,是糖尿病患者Hcy血癥的重要原因。研究發現[6-7],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Hcy水平明顯高于無并發癥的糖尿病患者,可能與Hcy的細胞毒性有關,該物質可激活機體氧化應激反應,促進血管內皮及神經纖維損傷。氧化應激在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發病機制中占有重要地位。氧化應激抑制線粒體內能量調節,導致神經元能量缺乏,最終導致損傷。T-AOC是衡量機體自由基代謝及機體抗氧化能力系統功能狀態的指標,而SOD是反映體內自由基代謝的指標。該組資料中,觀察組治療后,Hcy水平低于對照組,提示前列地爾可降低患者體內Hcy水平,從而保護神經纖維;觀察組T-AOC、SOD水平高于對照組,提示前列地爾可抑制氧化應激反應,減少氧化應激對血管和神經的損傷;提高機體抗氧化能力,促進神經元功能恢復。
綜上所述,前列地爾聯合常規治療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優勢明顯,可明顯改善患者肢體疼痛、麻木等癥狀,促進神經元功能恢復,增加神經傳導速度,減緩神經病變進展。
[參考文獻]
[1]? 張宇律,鄭和昕,金李君.滋水清肝飲加減聯合前列地爾對肝腎陰虛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外周血GSH、NF-κB及肝腎功能的影響[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7,35(3):696-699.
[2]? 徐黎,陳秋霞.前列地爾對老年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改善及預后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23):2386-2388.
[3]? 賈文芳,李劍,王彥紅,等.硫辛酸與前列地爾依帕司他聯合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研究[J].山西醫藥雜志,2017,46(19):2371-2372.
[4]? 肖芳.α-硫辛酸聯合前列地爾治療2型糖尿病并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的臨床觀察[J].內科急危重癥雜志,2017,23(3):209-211.
[5]? 張豐姣,趙艷利,任健.前列地爾與硫辛酸治療糖尿病神經病變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8,21(8):857-859.
[6]? 李驚東,雒否樂,梁崇.前列地爾聯合高壓氧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效果觀察[J].上解放軍醫藥雜志,2018, 30(6):87-89.
[7]? 王艷紅,岳宗相,黃榮利,等.前列地爾聯合α-硫辛酸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研究[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13(15):2097-2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