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建云
[摘要] 目的 主要探討在護理糖尿病患者過程期間,應用多樣性護理的效果,觀察并總結經驗。方法 選取200例2016年9月—2019年1月間前來該院就診的糖尿病患者,通過擲骰子的方法,將所有患者平均分成兩組,每組100例。對照組為基礎性護理干預,觀察組為多樣性護理干預,將兩組結果進行比對。結果 觀察組FBG、2 hPG、HbAlc水平變化情況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多樣性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護理期間所起到的效果顯著,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
[關鍵詞] 糖尿病;多樣性護理;基礎性護理;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 R473.5?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7(a)-0129-02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種臨床上十分常見的疾病,好發人群集中于中老年群體,在臨床主要表現為血糖升高,隨著經濟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發展和提高,生活方式也隨之發生改變,我國患有糖尿病的人群也在不斷增多。若不加以控制很容易誘發多種并發癥[1],對預后影響較大且對患者生命安全的威脅性較高,其身心健康與生活質量也受到一定影響。故而需要行之有效的方法為糖尿病患者提供護理,基于此,該院將多樣性護理應用于2016年9月—2019年1月間前來就診的200例糖尿病患者,探討護理前后的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例來該院就診的糖尿病患者,通過擲骰子的方法,將所有患者平均分成兩組,每組100例。
在對照組中,女性和男性的例數分別是49:51;年齡 平均(55.26±10.23)歲,最高的年齡數值和最低的年齡數值分別是70歲、44歲;降糖治療方法:注射+口服32例,注射41例,僅口服27例;受教育程度:大專及以上20例,高中及中專22例,初中32例,小學及以下26例。
在觀察組中,女性和男性的例數分別是50:50;年齡 平均(55.24±10.25)歲,最高的年齡數值和最低的年齡數值分別是69歲、45歲;降糖治療方法:注射+口服32例,注射40例,僅口服28例;受教育程度:大專及以上21例,高中及中專22例,初中30例,小學及以下27例。
將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
1.2? 納排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均確診為糖尿病患者;②年齡均>20歲;③患者擁有知情權力,均已告知研究內所有內容并在知情后簽署同意書;④經審核,該研究已獲得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2 排除標準? ①排除患有較為嚴重精神疾病者;②患有較為嚴重的其他器官疾病(如腎、肝、心等原發性疾病);③依從性較差者排除;④不同意或不接受該次研究者。
1.3? 護理方法
對照組為基礎性護理干預。
觀察組則在基礎性護理干預的基礎上,增加多樣性護理干預,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3.1 心理干預? 不同于其他疾病,糖尿病是一種需要長時間治療的終身性疾病。患者得知患病后,有很大的概率會產生對生活失去信心的念頭或想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會造成患者的心理負擔,出現對生活失去希望、抑郁、絕望等不良心理[2]。針對患者出現的不良心理,首先護理人員應結合患者的性格特征與受教育程度,使用簡單明了的表達形式和患者溝通,耐心傾聽患者的心理訴求,盡量緩解患者不良心理。同時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幫助患者恢復自信心,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向患者講述之前經護理恢復較好的經典案例,激勵患者,讓患者重拾戰勝疾病的勇氣[3]。
1.3.2 健康教育? 了解患者的基本資料,如年齡、受教育程度、家庭關系、生活質量以及病癥特點,根據這些基本資料適當對患者進行疾病相關知識宣傳和教育,向患者說明關于糖尿病的發病機制、護理方法、預防并發癥措施和注意事項,讓患者對糖尿病有一個全面的了解[4]。
1.3.3 飲食指導? 飲食治療是幫助糖尿病治療的一種基本措施。針對糖尿病患者,在患者入院的時候,可以提前告訴患者需要忌口的飲食和注意事項,在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與飲食多樣化的前提下,保證飲食含有患者所需的營養和熱量,且符合飲食平衡的需求,多食五谷雜糧、水果蔬菜等,禁食油膩、生冷或刺激性較強的食物。否則,血糖水平很容易被不合理的飲食影響。
1.3.4 運動指導? 每日運動時間不超過30 min,在用餐后1 h后運動為宜,遵循“循序漸進”原則,切勿急躁,禁止空腹運動,運動方式主要包括騎腳踏車、散步或慢跑[5]。通過講解持續運動對控制血糖的積極意義,使患者意識到運動的重要性。
1.3.5 用藥指導? 告知患者及家屬胰島素注射和儲存方法與注意事項,為患者普及低血糖反應出現的癥狀和如何自護措施,讓患者明白按時按量遵循醫囑的重要性,不可擅自減藥或停藥。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血糖各指標水平變化情況、并發癥發生情況、護理滿意度。其中FBG(空腹血糖)正常范圍值為3.9 mmol/L
1.5? 統計方法
將兩組糖尿病患者的實驗數據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其中兩組患者計數資料(并發癥發生情況、護理滿意度)以率(%)表示,同時運用χ2檢驗;計量資料(血糖各指標水平變化情況)使用“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達,同時運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糖各指標水平變化情況
對照組FBG為(7.79±1.82)mmol/L,2 hPG為(8.26±0.35)mmol/L,HbAlc為(6.89±1.12)%;觀察組FBG為(5.04±0.62)mmol/L,2 hPG為(5.06±1.34)mmol/L,HbAlc為(5.68±1.10)%。觀察組FBG、2 hPG、HbAlc水平變化情況均低于對照組(P<0.05)。
2.2? 并發癥發生情況
對照組發生腎病3例,酮癥酸中毒2例,低血糖2例,白內障1例,高滲性昏迷1例,并發癥總發生率為9.0.00%(9/100);觀察組酮癥酸中毒1例,低血糖1例,腎病、白內障、高滲性昏迷情況未發生,并發癥總發生率為2.00%(2/100)。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
2.3? 護理滿意度
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93.00%(93/100),觀察組為99.00%(99/100),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環境污染、機體生理性老化及自身的遺傳因素都是造成患者患病的主要因素。糖尿病癥狀十分典型,其癥狀主要表現為多食、多尿、多飲、消瘦等,同時還伴隨著不同程度上的脾氣暴躁、頭痛、頭暈、四肢乏力等現象[6],患者容易受到疾病的影響,當然患者自身也會擔心預后情況,多種因素加在一起,最后導致患者出現各式各樣的擔憂和不良的不良心理。雖然常說“久病成醫”,但始終沒有護理人員了解的清楚,加上患者基礎醫學理論比較缺乏,極易出現護理期間配合度偏低的情況。因此,需要找尋能夠改善與控制血糖水平的有效方式。該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FBG、2 hPG、HbAlc水平變化情況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這與郁曉芬等[7]兩位學者在《糖尿病護理中多樣性護理的應用價值分析》一文當中對64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變化情況與護理滿意度比較后,所得結果差異不大,從側面印證多樣性護理所起到的積極作用。多樣性護理(Diversity nursing)作為一種投入臨床試驗與研究時間較短的護理方法,該方法通過結合醫院實際情況與患者及其家屬的具體經濟情況等充分考慮,將醫院內各資源進行整合后,以達到資料有效率最大化,為患者也能提供安全可靠,系統且有效的護理措施,進而使其護理服務質量與患者的預后情況獲得較好的提升與改善。綜上所述,多樣性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護理期間所起到的效果理想,推廣價值高。
[參考文獻]
[1]? 張愛武,袁新偉.多樣性護理方式在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34):39,52.
[2]? 王志慧.多樣性護理方式在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5,18(5):139-140.
[3]? 王丹陽.多樣性護理方式在糖尿病護理中的效果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8,12(3):161-162.
[4]? 羅統玲.多樣性護理方式在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22):28-29.
[5]? 陶文平.糖尿病護理中多樣性護理方式的應用價值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30):90-92.
[6]? 楊曉娟.多樣性護理方式在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30):228-229.
[7]? 郁曉芬,楊美容.糖尿病護理中多樣性護理的應用價值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8,22(18):2500-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