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敬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7-049-01
摘 要 現階段,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的企業的發展也突飛猛進。黨建政工工作是所有企業發展的基礎,并促進了企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隨著市場經濟發展,企業想要提升競爭實力,就要做好黨建政工工作,在企業發展中,對其提出了新要求,并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從而促進企業更好更快的發展。
關鍵詞 企業基層 黨建政工工作 創新與發展
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加強企業基層黨建政工工作能夠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使得企業可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存活并穩定發展。論文主要針對當前企業基層黨建政工工作的相關問題進行探究,指出企業基層黨建政工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希望能為企業基層黨建工作提供有效的參考,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的發展。
一、企業基層黨建政工工作的內容
黨建工作是國有企業的重要政治資源,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實現企業科學發展的關鍵因素。新形勢下如何利用現有資源,更好地發揮黨組織領導核心、政治核心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這個問題在一線工作者和企業的管理層面上都可以看到具體表現,而對于企業的黨建政工工作而言,在思想信念方面的發展,存在著抽象性,可以辯證的進行多方面的解釋,虛的不切實的層面較大。所以在大量的企業中,對于一線工作者或者說管理者而言,這并沒有實際效果。而對于企業而言,他們不僅承擔著創造國家經濟發展,提高國家生產總值的意義,而且在社會的發展中,尤其是我國現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推薦過程中,它承擔了在國家層面的大部分社會責任。
二、當前企業基層黨建政工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黨建政工管理機制不健全、不完善
系統科學的黨建政工管理工作機制是保證黨建工作有序開展的前提,從當前我國絕大多數企業基層黨建政工工作管理過程來看,普遍缺乏系統完善的黨建政工管理機制,導致很多企業黨建政工工作流于形式,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員工的政治素養和思想道德素質不高,缺乏責任感,工作效率低下,工作積極性不強,嚴重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影響基層黨建政工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企業缺乏對基層黨建政工工作的重視
有的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過度重視企業經濟效益,只關注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對企業發展的長期考慮,缺乏對基層黨建政工工作的認識與重視,影響企業黨建工作在企業發展與經營過程中作用的發揮。有的企業過度追求高額利潤,而減少基層黨建政工管理人員的配置,導致黨建政工工作效率低下,影響企業基層管理人員與基層員工的生產積極性和生產熱情,影響企業內部的凝聚力和核心競爭力,不利于企業長期穩定的發展。
三、加強基層黨建政工工作新思路
(一)對政工工作制度進行優化
想要促進黨建政工工作的有效開展,就要對相關制度進行優化,企業領導要充分意識到基層黨建政工工作的重要性,并對黨組織的重要地位進行提升,這是開展黨建工作的基礎。此外,還要設立獎懲機制,對國有企業基層黨建政工工作完成好的人員加以獎勵,對不能有效完成的進行懲罰,從而有效落實黨建政工工作。
(二)對工作人員綜合素質進行提升
嚴格選擇國有企業基層黨建政工工作人員。第一,關注工作人員的綜合能力,具有較高道德素養、思想覺悟高、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強。第二,有效培養現有黨建政工工作人員,并定期進行培訓,提升專業素質,增強工作熱情,使其積極參與到工作中,并對黨的先進理論知識進行學習。第三,選擇優秀員工參與到黨建政工工作中,并采取競爭機制,使基層人員也能夠參與進來,有效提升工作人員水平。
(三)對工作形式進行創新
傳統工作方式已無法滿足當前黨建工作,因此,就要對黨建工作方式進行創新,隨著信息化的發展,在基層黨建工作中采用互聯網技術,使工作人員可以在網上交流工作方式方法,并與企業自身特點結合,創立適合的工作方式,從而更好促進企業發展。當前,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手機APP等新興辦公媒體,將黨建工作進行融合,并充分發揮出互聯網在黨建政工工作中的時效性,形成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工作模式,提升黨建工作管理水平,還可以通過互聯網對黨建理論知識進行學習,從而有效提升個人素養。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經濟體制的發展變化,基層黨建政工工作也出現了很大改變,想要有效開展黨建工作,就要不斷進行創新,提升員工整體素質,從而有效促進國有企業基層黨建工作,并提升企業黨組織的先進性。所以,強化黨建工作的新思路,并與企業實際情況結合起來,有效促進企業更好的發展。在社會主義市場環境逐漸完善的前提下,我國經濟體制也在進行不斷的改革與創新,在新的歷史背景下,必須要加強企業基層黨建政工工作,為企業健康長遠的發展奠定堅實的文化基礎與思想支持。通過科學的黨建政工工作,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凝聚力,充分激發企業員工的工作激情,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呂叢生,侯磊.加強企業基層黨建政工工作的新思路[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8):83.
[2] 韋瑜華.加強國有企業基層黨建政工工作的新思路[J].企業文化旬刊,2017(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