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峰
中圖分類號:D6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7-084-01
摘 要 以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講好中國故事,加強對外合作與交流,增進互利互信,增強民族自信心,樹牢黨員干部理想信念。
關鍵詞 黨的思想政治理論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中國故事
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華夏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習近平指出“講故事,是國際傳播的最佳方式。要講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故事,講好中國夢的故事,講好中國人的故事,講好中華優秀文化的故事,講好中國和平發展的故事”。由當代中國人講好中國故事,既是時代需要,更是實現二十一世紀中國夢的需要。
一、講好中國故事是新時代黨的思想政治理論建設需要
故事以理論為支撐,理論以思想為源泉。在馬克思主義誕生的170多年里,因時代變遷、社會發展而被不同解讀。中國共產黨歷來就把思想政治理論作為黨的建設的奠基石,習近平指出“理論的生命力在于不斷創新,推動馬克思主義不斷發展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神圣職責。從建黨之初以實現共產主義為最高理想和奮斗目標,新中國成立后完成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到改革開放后把科學社會主義與中國當代實際有機結合,創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再到十九大報告決定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進黨章,中國共產黨對世界觀和方法論的認識一次次提高,一次次升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辟了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面臨新矛盾,解決新問題的理論武裝。講中國故事離不開思想、繞不過理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回答了為什么講中國故事,講什么樣的中國故事,怎樣講好中國故事,用中國故事去彰顯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的鮮活生命力。
二、講好中國故事是新的歷史階段加強對外合作的需要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新世紀以來,中國已從世界多極化中的重要一極走到了今天“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臺中心”的位置,世界需要了解中國,中國同樣需要世界各國的理解,講中國故事無疑是國際傳播的最佳方式。以“禮之用、和為貴”傳遞友好,用“物之不濟、物之情也”創文化互通,用“萬里尚為鄰”尋互利合作。文化差異、歷史底蘊、思維方式、風俗習慣的不同,就需要把“陳情”和“說理”結合起來,把“自己講”和“別人講”結合起來。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的聲音,如同一把溝通心靈、融通中外的“金鑰匙”,可以拉近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和地區人民之間的距離,引發出許多思考和共鳴,在互利互信、互通互惠的潛移默化中,提高威信力,增強話語權。
三、講好中國故事是新時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文化自信”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強調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講中國人自己的故事,通俗生動的人和物向人民群眾傳遞正能量,用老百姓身邊的故事鼓舞人、感染人,用中華民族的力量凝民心、聚民力,用中國故事詮釋“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讓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新的歷史時期共畫同心圓,共同為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四、講好中國故事是新形勢下黨員干部修身治心的需要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精神,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宣言。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上強調“黨的領導干部必須講覺悟、有覺悟。有了覺悟,覺悟高了,就能找到自己行為的準星”。中國自古就有許多廉吏佳話,對黨員講好中國故事,尤其是講好“廉不言貧、勤不道苦”的廉政故事,就是教育廣大黨員干部修其身、治其心,不斷加強自身素質修養、勤于學習、敢于擔當,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持做到“兩個維護”。在廉潔自律方面以史為鑒、以人為鑒,切實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推向深入。
善講故事是古今中外許多思想家、政治家、革命家的共同特點,中共七大閉幕式上,毛澤東同志用“愚公移山”的故事生動描繪了中國人民只有依靠自己才能挖掉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這兩座大山。2013年五四青年節,習近平用自己插隊時放羊、下田仍然堅持看書的故事來激勵廣大青年不忘學習。2014年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紀念大會,他把中國這頭沉睡幾千年的獅子形容為“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意在表明中國希望與世界人民一起共享和平的愿望。故事折射文化、故事彰顯思想,講好中國故事,就是傳遞新世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最強音。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摘要.2016年2月19日.
[2] 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摘要.2018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