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琨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7-169-01
摘 要 中鐵電氣化局城鐵公司重慶地鐵10號線深植“以人為本、創新發展”的理念,以建設幸福項目為根本目標,通過打造“家園文化”,促進了項目的建設和管理,融洽了干群關系,提升了隊伍活力,增強了職工群眾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歸屬感。
關鍵詞 家園文化 項目管理 干群關系
一、讓“家文化”理念扎根在項目員工心靈
(一)確立好“家文化”內涵
項目部弘揚集團公司精神內涵,形成了獨具項目特色的精神和理念,激勵員工“把項目的事情當作自家的事情去對待,把項目的榮譽當成自家的榮譽去珍惜, 把實現項目既定目標當成自家的目標去奮斗”,建好項目先建“家”逐步成為職工團結、創新、發展的共同追求。
(二)抓好理念宣貫落實
項目部按照“家文化”體系要求,我們把項目部彩門、旗臺、旗幟、標語、標牌制作等全部按企業形象識別系統進行總體規劃,做到標準統一,美觀醒目,使項目員工加深了對“家文化”系統外部形象的認知度,增強了企業的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通過組織員工開展“建好家樹形象、展實力做貢獻”征文活動,員工對“家文化”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使“家文化”理念深深地扎根在每個員工心中。
二、把“家文化”建設體現于項目溫馨家園
(一)駐地建設溫馨化
項目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家園”配置,為職工創造溫馨的工作生活環境。例如,在駐地組立綠色環保的活動板房,劃分辦公區和生活區,駐地里廚房、餐廳、員工宿舍、辦公室、會議室等一應俱全,辦公區標識清晰,生活區舒適方便;駐地建起綠地、花壇、燈光球場和活動中心,配備了體育健身器材,適時組織各種比賽;員工宿舍配備統一的臥具、電視、空調、家具,實行公寓化管理,等等。
(二)員工管理親情化
項目部將“家文化”理念融合在日常管理中,圍繞“衣食住行”,對員工像家人般關愛呵護。在“衣”上,為職工配發統一標識的工裝;在“食”上,為員工提供加班餐、生日餐,每逢重要傳統節日,慰問職工,給職工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在“住”上,考慮到工程建設緊張,員工不能回家探望,特別為員工家屬反探親設立了“親情房”;在“行”上,為職工提供出行便利。
三、將“家文化”活動貫穿于項目管理全過程
(一)加強制度建設
項目部制度建設堅持精細化標準,主要表現為流程標準化、信息表格化、培訓動態化、轉換無縫化、結果可追溯化、制度剛性化。一是調集精兵強將精心策劃,編制典型站變電所運輸方案、渝北廣場至王家莊(含王家莊停車場)送電方案等78個,保證方案落到實處;二是完善項目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質量、成本、工期、文明施工、環保、創新、技術等管理體系和配套制度20個,理順業務關系,明確工作職責,規范優化流程;三是嚴把“責任成本”紅線,關注利潤效益核心目標,注重日常管理細節,節流增效,堅持每季度一次的經濟活動分析會,堅持精簡流程、提高效率;四是強調制度的符合性、一致性和執行的有效性,堅決避免形式化地執行制度,對全體管理人員“季考核”,建立獎懲機制,真正讓習慣符合標準,讓標準成為習慣。
(二)抓好安全質量管理
項目部累計舉辦安全教育34場次,培訓人員1739人次,特殊工種培訓3場次,培訓人員16人次。我們始終將安全質量作為重點,強抓執行,通過日巡查、周例檢、月度質量安全大檢查和上級單位組織的各項檢查,累計查出問題30余項,并建立安全質量問題庫,召開安全質量分析會,定人定責、舉一反三進行整改。在施工現場配置了36名群眾安全監督員,發揮“眼線”作用,強化現場施工過程規范化管理,提高文明施工水平。持續開展了“安全質量宣誓”“渝安杯安全知識競賽”“安全消防演練”等活動,增強了全員安全生產意識,夯實了安全生產基石,為重慶10號線安全生產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以“家文化”舞臺服務于員工個人發展
(一)不斷提升員工素質
項目部積極倡導“全家學習”、“全過程學習”、“團體學習”等學習理念,在新入職的13名大學生中開展了“導師帶徒”活動,通過“幫、帶、教”,提升員工業務技能,目前已經有5人成為項目部的技術人才。結合全國勞模林云志先進事跡,開展了“創建學習型項目,爭做知識型員工”為主題的“職工大講堂活動”,10名主要管理人員自己挖掘自身潛能選題定調,走上講臺,介紹經驗,幫助員工共同成長。項目部累計開展“崗位練兵”、“技術比武”等活動6次,提高了員工的操作能力。
(二)鼓勵員工進行創新
項目部為每名家庭成員創新提供平臺和支持。制定周學習、月學習、季考核計劃方案,累計組織全體員工集體學習40余次,相關部門利用業余時間收集資料,通過宣讀文件,播放視頻教程,提問互動等方式開展了QC攻關、成本信息系統等學習。成立了創新工作室,將VR(虛擬現實)技術應用于地鐵施工技能培訓中,有效地提高了技術人員的實操能力,開展科技攻關,研發出實時對講調度管理系統,縮短了各工序間耗時,較以往施工效率提高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