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型城鎮化是以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業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為基本特征的城鎮化。在當前形勢下我們應該怎樣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以及作為四五線小城市的自貢應該怎樣結合自身優勢在新型化城鎮建設中找到自己的發展之路。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自貢;發展
1、新時代城鎮化的建設要求
第一,推進新型城鎮化,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鎮化,城市發展建設最應該關注的是人的需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城市建設更要從這個基點出發,把群眾滿意度作為檢驗城鎮化成果的第一標準。在擴大城市規模的同時,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充分考慮農民進城上樓與就業的關系,充分考慮產城融合發展的路徑,充分考慮公共服務的優質和均等,充分考慮群眾在城市中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第二,推進新型城鎮化,必須堅持留住鄉愁,傳承好城市的歷史文化脈絡。2015年,習總書記在大理市灣橋鎮古生村村民李德昌家那句話,“這里環境整潔,又保持著古樸形態,這樣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記得住鄉愁。”這充分體現了習總書記對“鄉愁”的獨特情感,以及新時代城鎮化發展理念。“鄉愁”是銘記歷史的精神坐標,工業化、城鎮化不能割斷。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和根基,城市因歷史的烙印而更加富有生命力。我們推進城鎮化進程,不應當拘泥慣常的推倒重來、先實后虛,而應著力建設歷史底蘊厚重、時代特色鮮明的新型城鎮,統籌考慮歷史傳承的基本脈絡、精神文化的基本需求,統籌考慮生態、視覺、情感等基本屬性的延續。
第三,推進新型城鎮化,必須堅持生態打底,讓新型城鎮更好地融入自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可以說,綠色發展是新時代的主旋律,推進城鎮化進程,就是要讓城市融入自然。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視察時特別強調:“要突出公園城市特點,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宜居城市一定是自然生態與人類共生的復合生態系統,以生態文明引領城市發展的公園城市就是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大美城市形態的城市發展新模式。
2、對自貢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思考
自貢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不可復制的“鹽龍燈”特色文化是這座城市的根和魂。自貢的新型城鎮化,就是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城鎮化發展思路,以傳承歷史文脈彰顯品質特色,有序推進城市有機更新,著力打造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魅力都市。
第一,要突出規劃引領,彰顯歷史文化特色。堅持尊重自然、傳承歷史,按照“景城一體、宜居宜業”的思路,高起點編制城市發展規劃,充分展現自然山水、多彩人文,建設獨具韻味的歷史文化名城。一是要推進多規合一,優化發展空間。結合四川省委“一干多支”發展戰略,實施城市總規修編,推動總規和名城保護規劃與城市經濟發展規劃、風景名勝區規劃、舊城改建規劃有機銜接,構建起全域統籌、功能互補、相互協調的規劃體系。二是要加強城市設計,塑造獨特風貌。加強城市整體形態控制,充分融入“鹽龍燈”文化元素,嚴格控制建筑高度、建筑色彩和建筑形態,對重點歷史街區的街道格局和整體風貌進行個性化量制,塑造獨特形態,避免千城一面。三是要順應自然形態,凸顯山水特色。編制山體、水體生態控制線規劃和中心城區山體景觀修復規劃,推動“山水城林園”相生相融,塑造“半城青山半城樓、彩燈輝映碧水流”的空間形態。
第二,要推動舊城復興,重塑歷史文化風韻。以棚戶區改造和城市修補為抓手,著力推動舊城有機更新。一是要優化重構功能布局。老城區是最能體現自貢特色的地方,要注重保護好歷史遺存、保護好老建筑,充分發揮老城區商氣集聚優勢,培育打造集文化、旅游、購物等為一體的城市核心商圈。同時,要融入現代元素,學習借鑒成都寬窄巷子、太古里等一些地方好的做法,通過色彩、燈光、景觀等,賦予舊城新的魅力。二是要理性推進棚戶區改造。對歷史文化價值較高的老街片區,采取原貌修復模式,通過微更新恢復街區活力;對功能混雜的片區,采取局部更新模式,按照“減量、增綠、留空、修復”的原則,重塑片區業態、生態和特色風貌。三是要提升街區文化價值。圍繞一街一特色、街區即景區,對老舊社區、閑置廠房進行再規劃、再建設、再利用,充分發揮“1957老鹽廠”的示范引領作用,保留工業文化遺跡,注入創意、畫廊、演義等現代文化功能,彰顯其新時代價值。
第三,要強化城市管護,筑牢歷史文化根基。始終把遺跡遺存保護作為傳承歷史文脈、彰顯城市特質的關鍵舉措,著力提升管理保護能力和水平。一是要健全制度保障。強化立法保護,制定“鹽龍燈”文化保護地方性法規。整合市內外專業力量,深化對特色文化的系統性研究,提升專業化保護水平。二是要加大管護力度。系統梳理和盤點自貢歷史文化遺跡遺存,劃定文物保護范圍,分級分類實施文化遺跡保護和修繕,恢復標志性文化建筑,有序拆除不協調現代建筑,還原歷史風貌。三是要挖掘文化資源。打響做亮“鹽龍燈”三塊金字招牌,大力培育引進戰略投資者和市場運營商,加快建設中華彩燈大世界、恐龍王國公園,推進品牌世界化、業態多元化、服務精品化,推動特色文化資源轉化為特色文化產業,延續城市“生長痕跡”,提升城市“生命活力”。
作者簡介:
黃學,性別:女,籍貫:四川自貢,畢業院校:四川理工學院,民族:漢族,出生年月:1989年10月,工作單位:榮縣審計局審計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