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概述了建筑空間的內涵,分析了建筑空間構成元素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優勢,對建筑空間構成元素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進行了深入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空間構成元素;建筑設計;運用
隨著我國建筑業的不斷發展,建筑質量以及技術水平也較以往有著顯著性提升,這種情況下就使得人們對于建筑設計工作越來越重視,其不僅要求建筑設計質量要能夠滿足日常生產生活需求,還希望建筑內部空間以及外觀結構等能夠達到一定舒適性、環保性和美觀性。
1、建筑空間概述
建筑空間指的是人們以滿足生活、生產需要為前提,運用各種建筑要素和形式來構成的內部空間和外部空間的總稱。建筑空間具體分為內部空間和外部空間兩種,建筑內部空間包括墻、門窗、屋頂等,建筑外部空間包括建筑周圍環境中的樹木、水、街道、廣場等。建筑空間主要有物質功能和精神功能兩種功能,這兩種功能是密不可分的。建筑空間的物質功能主要體現在建筑空間的物理性能方面,比如建筑空間可供人們進行生產、生活的面積,建筑空間的形狀、大小等。同時,建筑空間的物質功能還包括建筑空間的采光、通風、隔音等功能。建筑空間的精神功能是以物質功能為基礎而延伸出來的,人們在確保建筑空間能夠滿足生產、生活,能夠滿足物質功能的同時,從心理、文化需求的角度出發,從愛好、審美、習俗等方面來對建筑空間進行建造、裝飾,創造出優美的建筑空間內部環境,讓住戶在居住的時候能夠獲得精神上極佳的體驗和享受。由此可見,在對建筑進行設計時,注重運用空間構成元素、注重建筑空間的設計是十分重要的。
2、建筑空間構成元素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優勢
2.1能夠全面提升房屋建筑設計效果
建筑工程在人類生存和發展過程中,都占有著很重要的地位,不僅為人們日常生產生活提供了優質的服務,而且在某種程度上,還能夠有效促進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因此,在現代房屋建筑設計中融入各種建筑空間構成元素,可以更好的豐富整體建筑空間風格以及應用功能,從而讓人們在日常使用、居住過程中,能夠充分感受到建筑空間的實用性、舒適性以及美觀性。
2.2能夠大大增強房屋建筑內部空間的設計美感
一般情況下,相關單位在開展房屋建筑空間設計工作時,設計師都會根據實際工程環境以及業主的實際需求來開展,確保設計工作能夠達到一定彈性標準。對建筑空間中所含有的各種構成元素進行充分的利用,從而最大化提升建筑物的應用功能,使其整體設計風格都能與業主的審美標準相吻合。在房屋建筑設計工作中,大力采用建筑空間構成元素,不僅能夠增強建筑的使用價值,而且還能使其整體空間的美觀性和藝術性得到最大化提升。
3、建筑空間構成元素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
3.1點狀元素的運用
由點成線,由線成面是空間幾何科學中的基本概念,卻是一個能夠直觀反映建筑空間設計特點的概念,也是對建筑空間設計的高度總結和敘述。在建筑空間的構成元素中,點狀元素是最基本的一項,卻也是最重要的一項,因為由空間中的點才能實現對于建筑空間內各個點的連接,只有擁有了空間支點,才能夠使得各個建筑部位得以獲得支撐,才能逐漸的實現“平面支撐,立體構成”,進而逐漸地豐富建筑空間內部結構。
3.2光影元素的運用
在建筑空間的多種構成元素中,光影元素是一個意義深重的要素。在建筑的實際使用過程中,光對建筑的影響非常很大,因為它不僅可以使建筑的整體面貌變得凹凸有致,立體美觀,還可以使建筑材質產生飽滿感,使建筑內部空間布局更干凈整潔,呈現出窗明幾凈、美妙絕倫的光影效果,極大地提升居住者的視覺體驗和身心感受。
3.3線狀元素的運用
按照幾何科學中的定義,線是由一個點任意移動至另一點時與原點之間所構成的圖形,而當線本身達到一定的寬度的時候,則稱為面,而當線本身達到一定的寬度的時候,則稱為體,由此可見,在空間構成中點成線、面成體是一種既定規律。在現代建筑中,線狀建筑元素是使用的最多的一類建筑構成元素,例如在2009年完成竣工并交付使用的,位于廣州市珠海區的“廣州塔”,該塔塔身整體呈現出利落的流線型設計,它的外部結構由24 根鋼柱和46個鋼橢圓環交叉構成,形成鏤空、開放的獨特美體,當人站在遠處時,該塔會使人在視覺上產生仿佛置身三維空間中的扭轉變換的奇特感受。
3.4面狀元素的運用
平面支撐,立體構成是幾何科學在建筑設計當中最直觀的體現。在運用幾何科學進行建筑設計的過程中,面可以有兩種呈現方式,一種是由密集的點構成面,而另一種則是依靠移動中的線來構成產生面,而多個面則可以相互支撐,也可以構成整體。而當面由移動的線構成時,則可以根據線的形式以及線面之間不同的圖像關系,將面劃分為幾何形面、有機形面和不規則面。在現存的眾多知名建筑中,對于面的建筑空間元素應用程度最高的當屬位于埃及境內,尼羅河下游流域的金字塔群。金字塔整體呈現為一個較為規則的等邊四棱錐,全部由巨石堆積砌成的塔身呈52 度角傾斜,塔身巨大,在近處觀看,則會給人以一種神秘莫測,無邊威嚴的視覺沖擊。
3.5形體元素的運用
由于現代化的建筑設計是以指導人們如何更好地最求生活質量和生活體驗的綜合型學科,所以,對于美的追求也是現代化建筑設計的一個發展趨勢?,F代建筑融藝術美學和建筑美學于一爐,具有可見、可觸和可感于一身的建筑特點,其最突出的一點在于其雖然也會有很抽象的存在,但卻又是實實在在物質載體,而且這個載體還與人類生活居住有所關聯。在建筑美學中,正方體、長方體、球體和錐體為最常見的建筑設計形式,然而也有集多種形式于一體的組合式不規則形態的建筑設計形式,也正是由于這些建筑物的設計的參考圖形形式多樣,所以最終呈現出來的建筑效果也是別具風格,引人注目。
結語:
綜上所述,空間構成元素是現代建筑設計中的靈魂,能夠有效地體現出現代建筑設計的價值,能夠有效提高現代建筑的設計水平。在實際的建筑設計中,應當對空間構成元素進行充分利用,并對不同空間構成元素之間的合理性進行考慮,合理應用不同的空間構成元素,確保設計的現代建筑有著極高的美感。
參考文獻:
[1]馬琦.建筑空間構成元素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居舍,2018(34):96.
[2]閆春蕊.建筑空間構成元素在建筑設計中的實踐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8(28):92.
作者簡介:
呂翔,黃山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安徽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