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
香港新世界發展集團9月 25日宣布,合并捐出近28萬平方米的農地儲備,用來興建公屋及發展社會房屋,以緩解香港住房的緊張狀態。新世界發展成為香港首家大規模無償捐地以解決民生問題的企業。
有媒體計算了一下,這大概相當于38個標準足球場,如果按照容積率5倍來計算,則可以興建135萬平方米的房產,若按人均住宅面積30平方米來算,可滿足45000人的居住需求。這堪稱是香港新世界發展集團的一個大手筆,也贏得了眾多香港市民的贊賞。新世界發展的股票隨后大幅上漲。
住房是香港民生的大問題。眾所周知,香港四大地產商囤積了大量土地,導致香港建設土地嚴重供應不足,成為香港住房緊張的根源之一?,F在新世界發展率先做出大規模捐地的舉動,展現出了社會責任感,還有望形成羊群效應,帶動其他三大地產商也采取積極行動。香港住房這個老大難問題因此得以破局,也是有可能的。
實際上,羊群效應已經產生了。新世界發展的舉動,不可能不對其他三大地產商形成觸動。其中,恒基集團對媒體表示,過去就曾捐地興建安老院舍、青年宿舍等,恒基當前也樂意與政府磋商,積極協助增加房屋供應,照顧不同階層的需要。長實集團則表示,雖然農地變作房屋建設需要時間,且可能需要較長時間才讓有人受惠,但集團會就這方面做出研究。新鴻基地產雖然目前還未予置評,但此前也曾有過捐地舉動。
可以想見,在當前香港的這種形勢下,如果這幾大地產商不能對民怨很大的住房問題做出及時的明確回應,最終會在香港社會失去民心。
之前,民建聯提出動議,呼吁特區政府援引《收回土地條例》,將目前處于私人名下的部分閑置土地收回并用于公屋建設,彌補普通市民住房的緊迫缺口,以期3年內取得實效。該提議在香港獲得很多支持。但特區政府援引《收回土地條例》存在相關法律問題,短時間內難以解決。相對而言,大地產商主動捐地就沒有相關法律障礙,實施起來容易多了。
除此之外,香港社會也在熱議各種解決住房問題的方案,探索各種既可行又能快速見效的新思路。
實際上,在香港住房問題得到根本解決之前,可以有一些立竿見影的過渡性安排。比如最大限度地把空置的廠房利用起來。戰后香港工業蓬勃發展,建有大量廠房。但過去10多年香港經濟轉型,很多工廠北移,現在不少廠房被改建成了店鋪、辦公室、展覽廳等,也有一些廠房長期空置,只要稍作裝修,這些廠房就可以改成過渡性住房。
過去幾年,特區政府因消防條例等問題,擱置了這方面的計劃。但消防條例是技術性問題,并不難解決。另一方面,有觀點說,特區政府擔心如果買下這些廠房會被人批評是官商勾結。但實際上特區政府完全可以通過創新方式,比如和一些非營利組織合作推進此事。此外,特區政府也有閑置的官地,拿出其中一些官地建簡易板房也會很快見效。
現在香港公屋輪候冊上的申請達25萬宗,即使算上這次大地產商捐出的地,也不能滿足實際需求。香港各界需要齊心協力,拿出組合型方案。▲(作者是香港傳媒工作者)
環球時報201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