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寶潤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體系的快速發展,在農業方面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于此同時,相關的農業部門一直對冬小麥種植技術非常關注。冬小麥在我國農業生產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國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農業部門的帶動下技術人員對冬小麥進行研究和討論。本文就冬小麥高產優質規范化種植做出分析,通過文章的分析希望對提高冬小麥種植技術方面有所幫助。
關鍵詞:冬小麥種植;提高種植產量;種植技術;管理
目前,可以通過優質、規范化的種植技術,提升我國冬小麥的產量。通過采用優質規范化的種植技術,使我國冬小麥產量不斷提升,由此可見,優質規范化的種植技術在我國冬小麥種植中有著重要的運用。
一、我國冬小麥種植發展的方向
如今,我國經濟發展迅速,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升,雖然現在我國有許多小麥品種,產量也是非常巨大的,但人們對小麥的需求仍不斷增多。為此,我國農業生產部門對冬小麥提升產量、優化質量給予了高度的重視。依據冬小麥生長的過程,在冬小麥的種植技術上指明了幾點發展方向。
1.在種植冬小麥的過程中,對培育小麥品種有要求,針對冬小麥的早熟性和抗蟲病性進行培育、種植,可以使冬小麥具有良好的早熟和坑蟲性,從而提升產量。
2.我國種植冬小麥時,要對灌溉技術和灌溉面積兩個方面做出改善,比如擴大灌溉面積,使更多的冬小麥被澆灌,這樣才能使冬小麥快速生長,提高產量。
3.在種植冬小麥時,選擇肥料是關鍵,要對化肥的種類做到詳細的分類,根據土地自身性質選擇不同種類的化肥,從而提升土地的肥力,促進冬小麥的生長。
4.在小麥生產時,應改變種植方式,將傳統的機械化轉變為自動化,既省時、又省力,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提高產能。
5.在冬小麥種植時,可以通過改良品種、改進種植技術,將植物光合作用發揮到最大,有效提升冬小麥產量。
根據我國冬小麥實際種植情況,進行分析,通過這五方面發展方向,可以有效優質培育冬小麥,更能提高小麥的產量。
二、冬小麥高產優質規范化種植的技術
在進行冬小麥種植時,為提升高產優質規范化種植,可以用到以下幾項技術,對提升冬小麥的優質化和高產化有著重要的作用,這幾項技術分別有冬小麥的選種、冬小麥旋耕技術、冬小麥種植的施肥技術、冬小麥除草技術、冬小麥防蟲防害技術、冬小麥管理技術。
1.冬小麥選種技術和播種技術
(1)冬小麥要選優良的品種。“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什么樣的產品,出什么樣品種,在冬小麥種植時,選種是最關鍵的工作之一。選種的好壞決定著冬小麥的優質程度,選擇好的種子,會提升冬小麥的產量。現在我國有很多地區,在選種不當時,會造成冬小麥質量差、品種多、數量雜的不良問題。由于種子質量差,導致凍害嚴重,直接影響了冬小麥的種植產量下降,造成減產現象的發生。因此,在對冬小麥種植進行選種時,遵循嚴格、細心、科學的原則,在選種時要選擇抗凍能力強、高產的種子,為冬小麥提升產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2)冬小麥種植選擇最佳播種時期。要想實現冬小麥產量最大化,在播種時間上應科學的進行選擇,適當早播種的冬小麥產量更多些;適當晚播種的冬小麥更為優質一些。因此在為冬小麥播種時,想要獲得產量高還優質的小麥,就要考慮到這兩點因素,認真的做出選擇,根據播種時的實際情況做出恰當選擇。最佳的時期播種有兩個優點:恰當的種植時間可以避免冬小麥造成凍害,降低冬小麥營養流失。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優點,可以使冬小麥的根系生長的更為堅固,促進營養吸收,提高抗凍性,可以保證冬小麥的產量。
(3)冬小麥機械化播種。通過機械化對冬小麥進行播種的優點主要有:深淺統一、苗情均勻、節種增產、有利通光透光,使播種的質量得到了提高,降低了冬小麥的倒伏率,從而可以提升冬小麥的產量。
2.冬小麥種植時旋耕鎮壓技術。旋耕作為常用的機械耕種的一種方法,在使用旋耕進行整地時效果非常明顯,在冬小麥種植時,應用十分廣泛。但在實際使用上還存在一些問題,如耕層比較淺、旋耕時造成表土空虛、漏水,漏肥問題嚴重、使土壤中空隙過多,這些缺點使冬小麥的根部生長受到了影響,還會凍害冬小麥。為了避免這些缺點,使冬小麥提高產能,可以利用旋耕鎮壓技術,兩種技術結合使用,可以有效避免上述缺點。一種是在播種的時候帶鎮壓器,另一種在出苗后機械、耙等輔助工具,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在冬季前期小麥生長旺盛,通過旋耕鎮壓技術能夠促進冬小麥生長,避免倒伏現象的出現。
3.冬小麥種植施肥技術。在冬小麥種植時,為提升土地的肥力,在施肥過程中,可以在麥田中添加有機肥。提倡秸稈還田,這種施肥手段有利冬小麥生長,能夠提升冬小麥的抗倒伏性,增強種植品質。傳統施肥時,經常忽略有機肥,造成麥田里的秸稈被大量浪費。通過對土壤進行配比,了解土壤有機含量進行施肥,節省了種植的成本,能夠提高冬小麥產量。
4.冬小麥種植除草技術。在為面積較大的麥田除草時,常利用化學除草方式。冬小麥進行除草為避免雜草爭奪土壤里的養分,使冬小麥吸收足夠的水分和養分。在進行化學除草前,需要對除草劑進行除草試驗,將使用方法、使用量和使用時期進行對比,來科學的選擇除草方法。
5.冬小麥的病蟲害綜合防治。冬小麥從種植到收獲需要一段漫長的時間。冬小麥在麥田里生長時經常容易發生病蟲害,在對病蟲害進行防治時,需要進行預報、技術指導、施藥的統一的方法,運用綜合配藥的技術,用井岡霉素和高效氯氰菊酯兌水在冬小麥返青拔節期對冬小麥進行噴霧使用,這種配比方法可以做到有效防治冬小麥紋枯病等。在冬小麥抽穗期和灌漿期發生銹病或白粉病、赤霉病時,可以使用多菌靈加吡蟲啉兌水的方法進行噴霧,這些都可以有效防治病蟲害,提高冬小麥產量。
三、冬小麥種植管理
冬小麥種植管理分為冬前管理、春季管理、后期管理。冬前管理:冬小麥出苗后應及時查苗,還要澆冬水,可以保證冬小麥健康生長。春季管理:在返青和起身兩個時期進行鋤地;后期管理:在冬小麥開花期進行灌溉可減少小花退花,從而增加穗粒數,提高產量。在收獲期,推薦使用聯合收割機,使麥稈還田。
四、結語
綜上所述,冬小麥高產優質規范化種植體現在冬小麥選種、播種、施肥、除草、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種植人員要不斷學習新技術,努力提升冬小麥的產量和質量,推動我國農業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侯全達.冬小麥高產優質規范化種植技術[J].新農村(黑龍江),2018,(2):98.
[2]程元霞.冬小麥高產優質規范化種植技術[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8,(1):133-134.
[3]章午俠.2016年蒙城縣小麥秋種栽培技術[J]. 現代農業科技. 2017(21).
[4]程揚,張雪花,馮婧.氣候變化對海河流域冬小麥物候期與需水的影響[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16(S2).
[5]魏慶偉,張紅衛,任麗偉.基于“星陸雙基”的冬小麥葉面積指數反演研究[J].灌溉排水學報.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