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新強



摘 要:通過實施刨花潤楠造林、撫育、施肥及三年生長情況監測,表明刨花潤楠適應性強,可作為工業原料林、園林綠化荒山造林或跡地更新樹種,是值得發展的廣西鄉土珍貴樹種。
關鍵詞:刨花潤楠;造林;撫育;生長量
刨花潤楠是樟科潤楠屬的一種喬木,別名:香粉樹、竹葉楠、刨花潤楠、香膠木。其樹干挺直,分枝均勻,樹冠傘狀,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是優良的園林綠化樹種;樹皮研粉可作各種熏香的調和劑; 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和經濟用途,以其速生、多用途、高經濟價值為林業部門所關注。因其上述優良特性,刨花潤楠被列為廣西重點發展的珍貴鄉土樹種。
一、項目區概況
刨花楠示范林基地項目區位于平樂縣廣運林場小貝分場大坪沖,地類為杉樹采伐跡地,建設規模445畝。項目區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降雨量多集中在春夏兩季。全年平均氣溫為20℃,極端最高溫度為38 ℃,極端最低溫度為-4.1 ℃;無霜期平均長達314天;全縣年平均降雨量為1500-1700 mm,年蒸發量1500 mm,相對濕度85%,太陽輻射年總量105.75千卡/cm2。
項目區周邊樹種主要有木荷、麻櫟、栓皮櫟、栲類、樟樹等,灌木種類主要有桃金娘、白櫟、檵木、鹽膚木等,草本植物主要有五節芒、鐵芒箕、蕨類、白茅及野古草等。
二、主要造林技術
1.林地清理
選擇土層深厚,坡度較緩的地塊進行造林。將要造林的地塊進行煉山,把火燒剩余物進行清理歸堆或燒掉,要求燒盡煉山殘余物,挖掉雜草、芒、蕨蔸。
2.挖坑:造林株行距為2×3米(水平距離);挖坑規格40cm×40cm×30cm。挖好坑后,放入基肥,每株0.5公斤復合肥基肥。回土時將上方的表土回填到坑內,不能有草根、石塊,回坑的土形成饅頭狀為宜。
3.種植
(1)苗木規格:選擇苗齡12個月的營養杯良種壯苗,高度必須在40cm以上,地徑在0.35 cm 以上,苗木無損傷,無病蟲害。
(2)種植時間和方法:在當年的2--3月是最佳種植時間,種植時最好在選擇在陰天或雨后進行。植苗時,用鋤頭在種植坑中挖1個約15厘米見方的小穴把苗木放入種植穴的中心,要求適當深栽,取掉營養杯,保證根舒、苗直,把四周的土回填好,回土的高度要超過原根頸2—3厘米,苗木四周的土要壓實。造林完成一個月后,檢查造林成活情況,補植枯死苗木,保證當年成活率要求達到95%以上。
三、幼林管理
1.除草撫育:撫育3年,每年撫育2次。撫育方式是進行鏟草,同時將挖起地內的芒蔸、蕨蔸。撫育時間在每年的4月和9月進行有利于保證幼苗生長。
2.施肥:在每年的4月和7月施一次,撫育除草完成后進行施肥。施肥時在離樹40cm的一側挖長30cm寬20cm的溝,均勻撒入肥料,與土拌勻,再回填平施肥溝。第一年施肥每株每次施肥0.2斤,第二、三年每株每次施肥0.4-0.5斤,根據生長情況可逐年遞增。肥料種類采用復合肥,氮磷鉀比例為15:15:15。
3.病蟲防治:嚴格把好苗木病蟲害防治,杜絕用帶病蟲苗木進行造林,發現病蟲苗木要銷毀處理。
四、造林成效與討論
1.環境適應性 ?幼苗適應性強,造林成活率高,三年保存率達95%以上,植株生長表現良好。
2.生長量 ?根據生長監測數據分析,當年生長量平均達到28cm ,第二年生長量達到67cm,樹高達到1.35m,第三年生長量達到151cm,超過第二年的2倍生長速度。
3.種植管理關鍵措施
(1)造林苗木 ?把握苗木品種關,采購的苗木要注意辨別,一般刨花潤楠幼苗嫩葉帶淡紅色。加強苗木的運輸管理,運到造林地上的苗木一般要求當天或第二天種完。
(2)造林季節造林季節要在2—3月間進行。
(3)撫育施肥要跟上,每年撫育二次,每次撫育除草后馬上進行擴坎施肥。
五、結語
社會的發展對刨花潤楠的利用更加廣泛,不僅香粉需求擴大,因該樹樹干通直、樹冠美麗、枝葉色紅經久,是園林綠化、改造森林景觀的優勢樹種。本文總結了刨花潤楠栽培技術及成效,為林農發展種植鄉珍貴樹種提供了技術指導。
參考文獻:
[1] 梁瑞龍,黃松殿.廣西珍貴樹種名錄[J].廣西林業,2011.
[2] 刨花潤楠栽培技術初探.藍肖,梁瑞龍,周全連,廣西林業科學2008年12月第37卷第4期.
[3] 刨花潤楠扦插繁殖技術研究.唐健民,范進順,柴勝豐,鄒蓉 周運鴻 韋記青.林業調查規劃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