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玲
摘 要:由于人口的眾多,我國糧食的需求比重非常大,在多種糧食作物中,小麥是比較重要的糧食供給之一。本文詳細描述了小麥栽培前期準備、種植過程管理等一系列小麥栽培工作,希望種植戶可以參考工作中小麥高產栽培技術要點,提高小麥的種植產量,更好地發展農業科技創新,促進整體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小麥;高產;栽培技術
對于小麥可能大多數人不太熟悉,小麥就是日常所吃面粉的原身,面粉經過加工讓食物的種類更加豐富,可以滿足人們對食物的需求。小麥不僅可以作為食物,還可以制作成酒和用作生物燃料。小麥對社會各業的發展都具有促進作用,提高它的生產量,發展小麥高產栽培技術是十分必要的。
一、小麥栽培前期準備工作
1.挑選優良品種
種子是小麥高產的原動力,種子的質量關系著小麥產量的高低。小麥的種子應通過正規渠道買入國家公證并在試驗田中實驗成功的種子。不能因為個人私利選取未經審查的偽劣小麥品種,這樣不僅不會達到高產的目的,還會影響小麥的質量,造成種植成本的大量損失。買入種子后要對其進行“種子包衣”和“藥劑攪拌”,提高其抗病率,讓其具有較高成活率,在保證出苗率的同時,提高其產量。在挑選品種時,應考慮河南周口實際地區的土壤情況,適當地選取合適的種子品種。例如,肥沃的土地,選取具有后勁的抗肥、防倒伏品種;種過稻子的農田選取防旱、防潮的品種,高產的同時還能避免病蟲害的侵襲;晚種的小麥選用成熟周期短的品種,保證及時收取小麥。
2.整地和施肥
在種植小麥之前,應耕地整治土質,以便種子有一個良好的生長條件。最典型的整地方法是玉米桿埋入土壤腐敗作為肥料,可以讓小麥的產量提高、品質提升。土地由于長時間的耕種,壟層變淺,耕地時應適時加大土層的深度,讓小麥更容易生長和扎根,防止后期倒伏和提前干枯的現象。耕地的時間一定要掌握好,應盡早的完成,以便土壤積聚水分和養料。整治地面要保證壟深和壟寬在適當標準,利于種子的扎根和汲取養分。
施肥時要按照實際土壤情況,使用適量的底肥,確保三種肥料的攝入。有機肥可以提供植物足夠的養分,并且施用效果久,可以改進土壤質量,讓肥力效率提高?;矢缓S富的氮磷鉀等植物所需的營養成分,促進植物生長。含硫肥料可以提高產量,增進小麥的質量。
二、小麥種植過程管理工作
1.種植小麥
小麥種植時應掌握好播種時間、播種數量、播種深度,這樣才能使小麥的出苗率高、出苗整齊、出苗狀態好。
(1)播種時間。播種時間太早,會讓幼苗消耗過多的營養、水分,提前透支養料,在后期的成長中失去養分的供給,呈現先茂后萎的現象,會使小麥的成穗效果下降,導致小麥的減產,另外,溫度過低會使小麥凍病。播種時間過晚,幼苗不能及時的長出,會出現幼苗分層,植株出芽參次不齊,根系不發達,不能提供植株所需養料,導致苗弱苗稀,產量過低。要根據河南周口的實際氣候環境,選取適當的時間進行小麥的種植工作。
(2)播種數量。播種時要按照品種適種密度,合理安排播種數量。對于小麥穗較大但結穗率低的品種,應保持每畝14萬的苗量;對于小麥結穗率高的品種,應控制每畝8萬左右的播種量。對于土壤肥沃的地方,適當的減小播種量,對于土壤匱乏的地方,適當的增大播種量,最終保證足量出苗率。
(3)播種深度。播種深度可以影響小麥的扎根,進而影響整個小麥的產量。過深會降低出苗率,使植株的根系過度發達,影響小麥的成熟,會讓麥苗葉莖較細,無法吸取足夠的養分,成穗小或不成穗;過淺會讓苗承受不住植株重量而折斷,承受不住寒冷而死亡。所以一定要控制好播種的深度。
2.苗間管理
苗間管理主要分為四個時間段,入冬前育苗、春季時壯苗、開花后增重,收獲期控時。
(1)入冬前育苗。在冬季培育小麥苗,是為了保證幼苗的成長率,提高小麥的產量。及時觀察小麥的出芽率,在缺苗處進行補種,在多苗處進行間苗,保證苗的密度具有合理性。出苗前土壤出現結塊,要進行疏松土質,保持土壤活性。土壤含水量較低時,進行冰凍存水,一般在11月末12月初時處理最合適。冬季時,雜草的根莖較弱、抵抗力差、生長面積小,很輕易就會被殺死。最好在這時進行除草工作,會提高除草效果。
(2)春季時壯苗。春季時的管理,可以促使小麥生長茂盛,及時抽穗,提高糧食的產量。這段期間要及時補充小麥所需肥料,做好防治病蟲害的工作。在2月末,要注意防治小麥的紋枯病害,及時噴灑藥劑,并對病后小麥提供營養供給,順利成長。在3月下半段,要注意小麥的蚜蟲的出現,并用天敵滅害或藥劑噴灑殺滅蚜蟲。期間提供尿素,使成穗率更高、成粒效果更好。在4月末之前,使用尿素水等相關藥劑防治小麥吸漿蟲。
(3)開花后增重。小麥開花后,進入鼓粒時期,這段時間要注意提供養分,預防小麥早枯現象,以期達到小麥高產高質??梢杂酶馐┓实姆绞教峁┬←溗桊B分,主要使用氮磷鉀的復合肥,可以增加麥粒的重量,達到增收的目的。此外這時候是赤霉病和穗蟲的病蟲害高發期,要在天氣晴朗時,提前三天噴灑多菌靈等藥劑治理赤霉病;噴灑抗蚜威等藥劑消滅穗蟲。
(4)收獲期控時。掌握好收獲時間,可以直接影響小麥的產量和質量。收獲時間太早,麥粒不飽滿,質量降低;收獲時間太晚,麥稈干枯,麥穗會掉在田間,影響收獲產量。在小麥變黃、葉片變枯、麥稈尚存活性、麥粒含水量適宜、麥粒較硬趨于成熟時及時進行收割。收割方式盡量避免人工操作,使用收割機操作,會提高效率,減小人力消耗,提高收割質量,從而增加小麥的產量。
三、結語
經過上述的描述,可以知道提高小麥的產量不僅要做好挑選良種、整地施肥的小麥栽培前期準備工作,還要加強播種、育苗、壯苗、接穗、收獲等小麥種植過程的管理工作。在小麥種植過程中隨時關注生長情況防止病蟲害發生的一系列技術措施,就是小麥高產栽培技術的要點。希望本篇文章可以給種植者提供一些意見,更好的培育小麥,實現農業的進步。
參考文獻:
[1]谷利含.基于小麥高產栽培技術的要點分析[J].致富經驗,2019(01):79.
[2]李占杰.關于小麥高產栽培技術的要點分析[J].科學種植,2018(1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