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曉琴
摘 要:高山蔬菜栽培是在海拔超過一定高度的山區進行蔬菜的商品化種植及生產,以此緩解蔬菜市場季節性供需不平衡的問題。高山蔬菜生產在我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技術已經非常成熟,現已成為我國蔬菜產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山蔬菜的生產,不但為廣大市民提供了不受季節限制的豐富蔬菜品種,還促進了高海拔山區的經濟發展,解決了山區人民的生產生活問題,提高了山區人民的生活水平。本文對高海拔山區蔬菜生產的發展狀況,尤其是高山辣椒的生產與管理技術進行了探究,為高山蔬菜生產及銷售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山蔬菜;生產發展;高山辣椒;栽后管理
高山地區具有氣候涼爽、晝夜溫差大、降雨量多等特點,高山蔬菜的種植一般是在海拔超過600米以上的山區,利用高山地區的氣候優勢,進行緩季節蔬菜培育。高山地區自然環境優越、土壤肥沃、污染較少,這些天然的優勢為高山蔬菜的生產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蔬菜品種、營養價值、口味的要求不斷提升,高山蔬菜的種植環境優越,因而蔬菜中的營養成分含量高、口味好,較平原地區的蔬菜有明顯優勢,且高山地區因其獨特的氣候條件,為蔬菜的緩季節種植提供了條件,高山蔬菜的主要采收供應期為每年的7-9月,這個時期正處夏季高溫干燥,蔬菜市場品種匱乏的時期,高山蔬菜的生產銷售,正好彌補了季節性蔬菜供應的缺口。高山蔬菜的生產銷售,已成為高山地區的重要經濟收入,是促進高山地區經濟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重要手段。
一、高山蔬菜生產發展的背景
1.緩季節供應彌補夏季蔬菜供應缺口
蔬菜是人民生活中必不可缺的重要食品之一,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的飲食結構及飲食習慣也在不斷進行著優化,但在我國部分地區,由于氣候、土壤等因素的影響,蔬菜種植困難,品類單一,無法滿足人民的飲食需求。而高山蔬菜的出現,對緩解這一情況具有重要意義,高山蔬菜的出現,有效解決了蔬菜供應,尤其是夏季蔬菜供應的缺口,為人民生活及日常飲食提供了保障。
2.高山蔬菜產業的發展是我國蔬菜產業布局的重要內容
在過去,高山地區受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等因素的制約,經濟發展緩慢,人民生活水平落后,山區農民只能種植一些經濟價值較低的作物或中草藥材維持基本生活。高山蔬菜的引入種植,受到國家大力推廣,經濟收益高、收效快,因此受到高山地區人民的廣泛青睞,高山蔬菜的種植與生產銷售,是我國蔬菜產業發展的重要內容,有著十分現實的經濟意義。
3.高山蔬菜產業的發展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
高山地區由于信息閉塞、交通不便、基礎建設發展緩慢等因素的制約,經濟發展一直處在比較落后的位置。過去高山地區的人民生活困難,依靠有限的資源只能勉強維持生計,隨著國家大力推廣高山蔬菜的種植,鼓勵山區人民自主創收,并提供技術支持,山區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極大改善,從過去的勉強維生到脫貧致富,因此,高山蔬菜產業的發展,是國家產業布局的一部分,是改善民生,帶領山區人民脫貧致富的重要手段。
二、高山辣椒的種植與栽后管理
1.高山辣椒的種植
辣椒是深受我國國民喜愛的茄果類主要蔬菜作物,辣椒因其易于種植、產量高、市場需求量大、價格穩定等因素,受到農民的喜愛。我國每年辣椒的種植面積可以達到130萬hm2以上,是蔬菜總種植面積中排名第2的蔬菜品種。高山辣椒是高山地區蔬菜種植的重要作物,是高山蔬菜產區實現產業優化。提質增收的首要作物品種。
播種育苗:高山辣椒在種植前,應進行苗床地的選擇、種植品種的選擇及培養土的選擇。3月中下旬整地,晴天播種,加強管理,培育壯苗。4月下旬-5月上旬移栽,栽前施足腐熟農家肥1000kg/畝。
2.高山辣椒的栽后管理
高山地區的辣椒種植講究“三個環節,四項技術”,“三個環節”指的是拱棚育苗、大田管理、適時收獲,“四項技術”指的是起壟、覆膜、追肥、防病。栽種后應注意:一是通風,及時打叉,摘除病葉,改善通風透光;二是幼苗生長期雨季應重視排水,高溫干旱季應及時灌水;三是定期施肥,開花初期施始花肥,促進花多果多;四是防病治蟲:原則是“預防為主,綜合防治”。開花坐果期以保花保果、預防為主;五是果實采收:果實要適時采收,采收原則是果皮淺綠并具有光澤,果實不再膨大。且采收工作宜在早晨或傍晚進行,采后的果實放置陰涼處,防止暴曬。
三、實現高山蔬菜生產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1.以生態型生產方式促進可持續發展
高山蔬菜生產經營模式,應本著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妥善利用當地資源,平衡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以發展的眼光看待當前的蔬菜生產產業,提升資源的利用率、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保護種植區域土地及生態資源,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栽培模式。
2.實現綠色無公害生產模式
高山地區獨特的環境及資源優勢,是高山蔬菜的核心競爭力,如今的國民對食品健康、有機、無公害的要求不斷增加,高山蔬菜的種植生產,應充分利用這一特殊優勢,以科學化的技術手段打造綠色無公害的蔬菜種植模式,為國民提供更加健康、放心、高質量的綠色蔬菜。
3.構建新時代一體化園區生產模式
逐漸改變農戶分散種植,打造園區生產。高山蔬菜單純依靠自產自銷,各自為戰的局面,很難形成規模,要向規模化、品牌化、專業化轉變,實現蔬菜產業轉型升級。
四、結語
為實現高山蔬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需要加大技術及資金投入,合理規劃產業結構,嚴格把控質量管理、以科學化、規模化、品牌化、標準化的目標,打造具備核心競爭力的園區模式,帶動高山地區經濟的發展,促進當地人民創富增收。
參考文獻:
[1]周桂秀. 高山蔬菜產業發展優勢及建議[J]. 河南農業, 2018, 478(26):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