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飛劍
摘 要:針對宣州區茶產業現狀、發展優勢、存在的問題,深入重點區域、重點企業和品牌建設進行實地調研,并對宣州區茶產業的發展提出建議。
關鍵詞:宣州區;茶產業發展;調研
為推進宣州區茶產業發展,促進產業增收、農民致富,近期對宣州區茶產業重點區域、重點企業和品牌建設情況進行了實地調研,并分析了宣州區茶產業發展的優勢與不足,提出了助推該區茶產業發展的建議。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產業現狀
1.宣州區茶產業基本情況
(1)茶園基地建設情況。宣州區現有茶園面積8.65萬畝,其中無性系茶園面積1.92萬畝,茶園無性良種化已達到22.2%;百畝以上的無性系良種茶園有25個、萬畝以上產茶鄉鎮3個鎮,5千畝以上的有6個鄉鎮,重點產茶村有37個;4個高山茶園綠色防控示范園、4個丘陵茶區綠色防控示范園;從事茶葉種植戶數有2.12萬戶,其中:100-200畝大戶有28戶,200畝以上大戶有30戶。
2018年茶葉總產量2.28萬噸,產值達3.14億元,出口原料茶葉近1.2萬噸,二產加工產值達2.52億元,出口銷售額4000多萬美元。
(2)產業生產加工情況。宣州區擁有茶葉加工企業115家,全區年精加工產量為1.5萬噸,產值為1.3億元,其中年產值2千萬元以上的規模上企業2家;自營出口企業1家,年出口茶葉2000余噸。
(3)茶產品銷售情況。由于特殊的地理結構,導致茶產業發展呈現出兩個明顯特點:一是以“塔泉云霧”、“溪口綠茶”等高山茶為代表的內銷名優茶,主要銷往上海、江蘇、浙江等內地,年銷售量6000余噸。二是以“炒青綠茶”—— 珠茶、眉茶為代表的外銷出口綠茶,主要銷往東南亞,日本,俄羅斯、非洲,加納、等國,年銷售量達1.5余萬噸。
(4)商標、品牌建設情況。宣州區的茶葉商標、品牌眾多,如:高山茶區有“高山云霧”、“敬亭綠雪”、“天竺云芽”、“螄峰銀鉤”、“溪山牌”系列綠茶等多個商標。雖有幾個品牌在宣城市周邊小有名氣,但生產規模都不大,茶葉產品市場競爭力也不強,企業眼光不夠長遠,持續競爭力讓人堪憂。其中“高山云霧”、“敬亭綠雪”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歷史名茶,需進行重點宣傳推介,著力打造成著名商標、品牌。
2.宣州區茶產業發展優勢
(1)規模優勢明顯,區域區位良好,具有很大發展潛力。宣州區地勢南高北低,地貌復雜多樣,大致可分為山地、丘陵、崗地、圩區四大類型。南部山地、丘陵和盆谷交錯,海拔高程一般200-1000米以上;中部丘陵、崗沖起伏,高程一般15-100米。全區的山地、丘陵、崗地均可種植茶葉,宜茶面積可達13500公頃,茶園面積8.65萬畝,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發展空間。
(2)茶葉出口生產基地基本形成,外貿渠道外銷量較大。
全區擁有4萬多畝的機采茶園,所產鮮葉直接在本地進行加工成毛茶,年產干毛茶可達1.5萬多噸,通過中間商、企,將茶葉產品送到有出口資質的外縣、省的企業手中,出口到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等西北非市場,和烏茲別克斯坦等中亞市場。
二、存在問題
1.產業龍頭少,主體帶動不強,產業發展處于群龍無首狀態。茶葉加工小作坊多,加工工藝比較落后
全區115家初精茶葉加工企業,市級龍頭企業只有6家,產值在2000萬元以上的只有3家,沒有一家省級龍頭企業,缺乏領軍帶頭企業和領軍人才。115家茶葉初精制加工企業中,設備陳舊落后,所加工的茶葉質量參差不齊,規格不一致;3000余家的家庭式作坊,點多面廣,缺乏加工工藝創新發展動力。
2.茶園管理較粗放,以農戶自行管理為主,按茶園“四化”建設的較少
全區8.65萬畝茶園,除農墾系統1.2萬畝茶園基本上是規范化管理外,余下的勻是加工企業或茶農自行分散式管理,品種老化,搭配不合理,水肥管理粗放,“四化”設計建設程度不高。制約著宣州區茶葉經濟的發展和茶農的增收。
3.品牌競爭力薄弱,茶葉加工企業“SC”認證難,“宣州地域”的茶葉知名度較低
目前宣州區有近百個茶葉商標品牌,生產和經營者相互排斥,無序內耗和盲目競爭,持續競爭力讓人堪憂。全區115家茶葉初精制加工企業,有“SC”認證的除農墾系統和宣城市云霧山茶廠2家外,其他都沒主動申報。地理標識這一塊,“塔泉云霧”、“敬亭綠雪”都曾申報過,但沒有通過。
4.市場建設體系不完善,經營者沒有形成區域市場和銷售合力,茶產品的附加值不高
宣州區茶葉面積大,產量高,卻沒有一個像樣的茶葉交易市場。我區溪口鎮曾在1998年-2008年,建立了兩萬多平方米的茶葉專業市場,創建了數十個茶葉品牌,如:“古雪劍芽、天竺云芽、獅峰云霧等”。后期因品牌混戰,各自為政,甚至惡性競爭,缺乏領軍品牌和領軍企業,溪口茶葉產業化程度不高,茶農的收入并沒有明顯提高。
三、發展建議
1.理清發展思路
宣州區具有發展茶產業的潛力,應理清發展思路,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一要全力宣傳以“高山云霧”和“敬亭綠雪”為主體的高端品牌茶,提升品牌效應。二要充分利用4萬余畝機采茶園的優勢條件,打響出口茶這張名片。三要提高綠茶加工質量,提升綠茶效益。
2.策劃產業定位
產業定位成功與否是決定茶產業發展成敗的關鍵,策劃好產業定位尤其重要。一要把握好產業定位和品牌定位,打造高端品牌和優質茶,打造出口茶品牌。二要培育加工企業進行“SC”、質量保障體系的認證,提高加工水平。三要培育高效生態茶葉示范基地,建立出口茶優質原料基地。
3.注重市場開發
宣州茶產業應當注重市場開發,抓流通,開拓市場。一要抓營銷(經紀人)隊伍建設。二要抓市場開發建設,規劃建設精品茶葉一條街,茶藝茶道茶文化一條街等。三要鼓勵企業和經紀人走出去,在全國各地茶葉交易集散地,建立宣州茶經銷網推銷宣州特色茶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