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振
摘 要:豬藍耳病也被稱為是豬流行性流產和呼吸綜合征以及主生殖與呼吸綜合征,豬藍耳病的出現給我國的養豬業造成了非常大的損失。本文主要分析了豬藍耳病的發病特點,并詳細介紹了豬藍耳病的防治措施。
關鍵詞:豬藍耳病;發病特點;防治措施
豬藍耳病是從西方國家傳入到我國的,病豬一旦感染豬藍耳病,會出現呼吸困難、繁殖困難、耳朵呈現出藍紫色等癥狀,因此被稱為豬藍耳病。在春季由于氣候溫差比較大,氣候反復異常,因此非常容易引發藍耳病的出現,影響病豬機體免疫力,并導致病豬出現其他傳染性疾病,目前豬藍耳病并沒有非常有效的特效治療藥物,因此做好豬藍耳病的防治工作非常重要。
一、豬藍耳病的病理變化
1.病理學變化。如果是母豬感染了豬藍耳病,則會導致出現繁殖障礙,但是母豬產下的仔豬以幾乎沒有任何特征性的病變,經過觀察感染豬藍耳病豬引起的仔豬死胎可以發現,仔豬死胎的病變是子宮內部無菌性自溶導致的,并沒有出現任何特異性,而如果是母豬染病之后出現的流產,在觀察仔豬死胎血管周圍之后,會發現出現了動脈炎、腦炎和心肌炎,這些驗證主要都是巨噬細胞浸潤以及淋巴細胞浸潤導致的。并住在感染了豬藍耳病之后,會導致出現間質性肺炎,病豬的肺泡中間間隔變厚,肺部器官變硬,同時中間出現腫脹,肺部氣管和支氣管之間會出現大量的粘稠液體或者是泡沫物質,在肺泡的內腔當中會出現壞死的細胞碎片。病豬的膀胱有出血點甚至膀胱有血斑出現,病豬的腎臟變成黃色并伴隨有腎炎的現象,病豬腎的表面還會存在針尖大小的血斑,腎表面變得凹凸不平。在病豬感染豬藍耳病之后,后期病豬出現鼻甲部粘膜病變,鼻甲部的上皮細胞纖毛脫落,從而形成空泡,鼻甲部的下層粘膜淋巴細胞、漿細胞、巨噬細胞浸潤現象。病豬在感染豬藍耳病之后,百分百會發生淋巴結病變,病豬的淋巴腫大增生,同時竇內多核細胞浸潤,病豬的脾臟以及脾核都呈現出增生的跡象。病豬的心內膜容易發生出現現象,心臟處則發現有出血點,病豬的白細胞、血小板也隨之減少,病豬腹腔內部的積液非常明顯。
2.大體變化。在病豬感染豬藍耳病之后,沒有繼發感染的病豬呼吸道會呈現出程度不同的額間質性肺炎,有時候還會出現卡他性肺炎。如果病豬出現了繼發性感染癥狀,則病豬的病理變化會變得越來越明顯,同時還會出現心包炎、腎炎和腦炎等病癥癥狀。
二、豬藍耳病的發病特點
1.傳播速度快。豬藍耳病的傳播速度非常快,多發于春季和秋季天氣,尤其是在盛夏時候則更加嚴重。豬藍耳病一般是地方性流行,能夠通過飲水、飼料、空氣以及感染病毒等各種媒介進行傳播。在10公里以內就能夠迅速的蔓延,不管是任何年齡、任何品種任何用途的豬只都有可能會被傳染,由于豬藍耳病的傳播速度非常快,因此危險性為非常高。
2.死亡率高。在2006年我國南方一部分地區首次爆發出豬藍耳病,當時豬藍耳病的病程是7-15個小時,并且仔豬的發病率高達百分之百,死亡幾率也一半以上,母豬的流產率是30%,由于死亡率非常高,因此當時給我過的畜牧業發展帶來了非常大的損失。
3.多發于散養戶。豬藍耳病具有高致病性,屬于接觸性傳染病的一種,由于感染性非常高,因此可以通過口、鼻、肌肉和生殖器等多方面途徑進行感染。我國的養殖戶不斷地增加,養殖密度也變得越來越大,豬只頻繁的進行調運,其中豬只的流動和互相接觸,為豬藍耳病的出現提升了幾率。我國農村地區大部分都是散養為主,幾乎家家戶戶都在養殖豬只,因此在增加了住的接觸頻率,由于散養戶在養殖過程中衛生工作不到位,污染非常大,因此非常容易發生豬藍耳病。
三、豬藍耳病的診斷
1.檢查病例組織。在豬藍耳病的診斷過程中,需要首先尋找病原體,了解病豬的臨床癥狀和病例變化。首先需要把病豬的大腦、肺臟、淋巴結、腎臟、脾臟以及心臟等組織器官都取出來,然后使用中性10%的福爾馬林固定住,使用常規的石蠟來進行切片,最終進行HE染色之后檢查病理組織。如果病豬感染了豬藍耳病,那么會出現在上文中出現的一系列病理學變化特點。
2.病原學檢查。通過采用RT-PCR檢測技術,能夠詳細的檢查病豬的精液、組織以及血清當中包含的病毒,屬于較好的藍耳病檢測手段。RT-PCR診斷技術主要適用于檢測病豬的肺部和腦部器官,以及血清當中存在的變異株RNA。使用豬藍耳病乳膠凝集的診斷盒,檢測送檢的病豬血清,如果其中出現了白色小點,則可以診斷為陽性,如果并沒有出現渾濁或者是凝集的現象,則診斷為陰性。使用熒光抗體來檢測病豬的脾臟以及腎臟,需要冰凍切片,并使用丙酮來固定十分鐘之后,針對樣品使用豬瘟熒光抗體染色實驗,通過顯微鏡觀察熒光,可以發現亮綠色的熒光。
四、豬藍耳病的防治措施分析
1.科學飼養。想要有效的防治豬藍耳病,一定要根據要求科學進行飼養,積極改善豬只飼養條件。在養殖過程中要科學合理的控制好飼養的密度,確保豬圈做到通風和保暖工作,為豬只提供舒適和衛生的生活環境。在飼養過程中要科學的搭配喂養飼料,提升主旨的抗病性能,在豬只的引種過程中要嚴格檢查,確保不會出現疫情。
2.強化消毒工作。針對豬圈要做到嚴格的消毒,調整好豬只的飼養密度,及時的清理豬圈內部的豬只排泄物,控制好豬圈的濕度和溫蒂。養殖戶要在養殖區域當中每個月消毒一次,設定消毒池,工作人員進出豬圈都要更換衣服并進行消毒。
3.疫苗免疫。當地獸醫主管部門要根據豬藍耳病的流行情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好豬藍耳病的預防工作。第一次接受豬藍耳病滅火一秒的豬只進行肌肉注射,之后每隔5-6個月就要再次免疫一次。在疫苗接種過程中只能給健康豬只進行接種,如果豬只已經被感染不可接種疫苗,否則會出現更加嚴重的病癥。
4.病豬治療。目前還沒有出現豬藍耳病的特效藥,主要是針對病豬采取消炎解熱以及抗病毒治療方式。干擾素擁有一定的抗病毒效果,通過轉移因子能夠有效提升病豬的免疫能力和抵抗能力。使用圓環菌毒殺,能夠針對性作用于DNA旋轉酶的亞基,控制住病豬細菌DNA的幅值,有效起到殺菌作用。
五、結語
綜上所述,豬藍耳病的傳播速度非常快,一旦發生會給我國養殖戶帶來非常大的損失,因此需要養殖戶能夠積極做好豬藍耳病的預防和防治措施,保持好衛生,及時的注射疫苗,選擇科學的飼養方式,減少豬藍耳病的發病幾率。
參考文獻:
[1]格瑪取宗.豬藍耳病發病的特點及防治[J].農民致富之友,2017(18):206.
[2]譚金東.豬藍耳病發病特點及防治[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5(02):89-90.
[3]陳家海.淺談豬藍耳病的發病特點及防治技術要點[J].畜牧市場,2009(07):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