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全
摘 要:我國的國土面積遼闊,但是森林的覆蓋率卻很低,截止到2018年,我國的森林覆蓋率僅僅為21.66%,并且森林的破壞以及盲目造林的問題也比較嚴重。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運用現代造林方法,并且進行有效的營林生產管理,以確保我國的森林產業保持持續發展的態勢。
關鍵詞:現代林業;營林管理;造林方法
近些年,我國的森林面積在不斷擴大,但是林業資源面積卻越來越小,導致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是沒有使用現代化的造林方法以及沒有進行科學化的管理。本文以現代造林法的介紹以及營林管理方式作為切入點,深入探討我國深林產業的發展方向以及前景,試圖為相關的從業人員提供幫助。
一、中國林業發展的現狀
早些年,由于沒有可持續科學發展觀的指導,在經濟建設的過程中往往是以大量的資源消耗作為代價,這其中就包括的森林資源。大量的樹木被砍伐當作燃料或者是建筑原料,使得土地荒漠化嚴重。在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之后,我國的經濟發展朝著綠色可持續的方式進行改變,從國家的層面上來說,需要開始大力進行林業建設。想要讓我國的森林產業持續壯大,就離不開現代化的造林方式以及先進的營林生產管理體系,下面針對這兩個關鍵的環節進行詳細說明。
二、現代林業造林法
1.播種造林法。這種方法的主要運作方式是直接將樹木的種子播撒到需要進行造林工作的區域,讓種子開始自然生長。雖然這種方式看上去比較原始,但是也具有一定的科學內涵,一方面在進行播種之前就要對造林區域的土壤進行采樣與分析工作,最主要是確保目標區域的土壤中有充足的水分,以便于種子的生長。另一方面是主要注意根據具體的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樹種,這種播種造林法主要是讓種子自然生長,人為的干預比較少,針對播種造林法的這一特點,在選擇樹種的時候可以考慮一些發芽力以及適應力比較強的樹種,比如說核桃或者是法桐。這種造林方式操作簡單,造林的速度快,因此比較適合在面積大的造林工作區使用。在使用這種造林法的過程中需要對造林區周圍的環境進行嚴密的檢測,以防止外界因素對于樹種發芽產生不利的影響。在具體的播種過程中,為了保證樹種的成活率以及發芽率,需要預先對種子進行浸種以及催芽處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采用機械化的播種方式或者是飛機播種的方式來進行大面積的樹種播撒工作,以提高造林的效率。
2.分殖造林方法。在造林區域比價小的情況下,采用分殖造林法更有利于樹苗的生長,具體的造林過程為:首先在造林區域挖掘出30-60㎡大小的凹陷區域,在挖掘的過程中要保證凹陷區的底部保持平整。其次,將樹苗放置于凹陷區之中,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要保證樹木的幼苗始終保持端正的姿勢,另一方面在栽種的過程中要保證樹苗的樹梢以及樹根全部都舒展開來。最后,對于樹苗栽種的深度進行合理的掌控,不能太淺也不能太深,要以確保樹苗的根部可以很好地吸水為尺度,在栽種結束之后進行土壤的回填工作,并且在回填表面進行覆土工作,可以播撒一些腐爛的樹葉來增加覆土地區土壤的肥力。
與播種種植相比,這種方式能夠大大提高樹苗的成活幾率,而且在栽種的過程中也不需要使用化學制劑以及大型的機械,工藝簡單。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栽種方式需要動用大量的人力以及消耗大量的時間,栽種的效率不高,因此只能在小范圍的造林區使用。
3.枝干造林法。這是一種比較傳統的造林方式,其工作原理是將成年的樹上比較容易成活的枝條取下來,將枝條壓入土壤并且加入營養液,枝條在土壤中慢慢生根,形成新的樹苗。這種造林的方法最為明顯的優勢便在于成本非常低,而且施工的工藝簡單。在傳統的技術條件下,人們對于土地肥力的了解有限,無法保證樹枝的成活概率,而在現代科學技術的幫助下,枝干造林法也得到了很好的強化,一方面是在枝條的培育階段,通過加入性能更好的營養液,讓枝條可以快速生根,加快生長速度。另一方面采用更為先進的檢測儀器以及技術,對于土壤進行更為準確的分析,從而提高枝干造林法的栽種效率。
三、營林生產管理方式
1.重視林業基地的建設。在營林的管理目標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要提高樹種的質量,通過不斷選育優良的林木樹種,可以顯著地提高樹種的質量。一方面是要不斷地擴大樹種研究園的規模,并且持續給予資金上的支持,讓工作人員在種子園中可以對選育工作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尋找到與造林區域的土壤條件以及氣候條件作為適應的樹種。另一方面,要不斷地加強對于母樹林的管理工作,要注意用更為年輕了類似樹種來替換母樹,通過這種方法來提高造林區樹木的整體質量。
2.更改營林生產標準。在我國目前運用的營林生產評價體系中,最為重要的標準就是造林面積。但是單單從造林面積上來判斷營林的意義與價值是十分片面的,從長遠上來說,也不利于我國森林產業的發展。針對這個問題,需要改變營林生產的衡量標準,不在單純強調造林面積,而是將樹苗的成活率以及生產量也當作是主要的評價指標,這樣做一方面能夠避免林業單位盲目種植的現象,節約種植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證造林區的樹木處于良好的生長環境中,確保林業生產的科學性、規范性。
3.加強自然災害防治工作力度。想要讓造林區的樹木健康生長,就離不開適宜的環境,因此,對于營林生產管理來說,造林區的氣候、水文、蟲鳥等問題也是需要進行重點關注的。一方面,可以依靠最前沿的生物科學技術手段,對于蟲害問題進行有效的治理,通過在樹干上涂抹防蟲藥劑以及改變土壤的成分等手段,讓蟲害對于樹木的影響降到最低。另一方面,管理人員對于造林區樹木的生長情況要進行周期性的觀察,特別是對于某一棵樹出現了病害,要進行及時的隔離工作,防止病害的傳染造成大面積樹木的壞死,將損失降到最低,并且對于病害的發生原因以及背景進行詳細的分析,確保不會再發生此類情況。
四、結語
我國的森林產業想要健康的發展,就離不開科學的種植技術以及先進的營林管理體系。一方面要不斷加大對于造林法更新的資金支持,另一方面也要不斷完善營林管理體系,針對造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結合實際,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為我國森林產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李濤. 對現代林業造林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的探討[J]. 農民致富之友, 2018(1):157-157.
[2]王陽. 現代林業造林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策略[J]. 農業與技術, 2017, 37(19):9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