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琴
摘 要:隨著我國對林業發展越來越重視,林業工程也在逐年穩步的發展,為了有效優化提高林業育苗技術,加強苗木培育管理,本文就當前林業育苗發展的現狀,以及林木育苗技術的管理等方面進行談論,旨在加強育苗技術的實施與管理。
關鍵詞:林業;苗木培育;管理技術
對于林業育苗技術的正確應用,有利于提高林木培育的質量,在育苗成活率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實際操作中對林業育苗技術及管理也應該引起育苗人員與技術人員的重視,并采取積極的管理措施,來促進林業苗木培養的發展,在幼苗的培育過程中,注意強化技術管理,使森林管理的科學持續發展,為我國林業育苗技術的管理提供參考作用。
一、林業育苗技術發展現狀及管理技術
目前我國的林業育苗技術發展與管理都處于較好的狀態,林業育苗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成為了林業基礎建設的根基與前提,隨著國家優惠的政策得以實施,林業育苗技術和管理發展也得到了多方面的實踐,從宏觀角度分析,林業育苗技術及管理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并且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育苗成活率也較高,在實際發展過程中為了我國林業育苗技術的穩定發展奠定了基礎,林業育苗技術及管理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有溫度、灌溉、施肥、防治病蟲害等多的管理,有效的落實各項管理內容,提高了后期林業育苗的成活率及苗木栽種的質量。
二、苗木的栽種與培養
在苗木栽培時,會有很多與苗木栽培的相關工作,在這期間需要各個工作部門的積極配合,合理的安排需要交接的工作,合理的支配相關的工作細節,例如:林業的基礎設施,病蟲害的防治等。苗木的栽種中離不開各部門的積極配合,達到互相促進的目的。林業苗木的種類繁多,需要根據不同的環境,生長環境等,有針對性的進行給與式栽種,綜合考慮苗木的特性合理的安排栽種方式,例如:一些對溫度環境有一定要求的樹木,要根據地理環境的不同來保障樹木的正常生長。林業育苗中的溫度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在適宜的溫度環境下,可以保障苗木的成活率與發芽率,一般情況為了保證苗木的正常生長,環境溫度需要控制在20-26℃,避免高溫造成種子無法發芽或者發芽遲緩,甚至導致種子死亡的現象。施肥管理技術也是林業育苗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第一,底肥的管理,通過對農家肥與動物肥料的充分混合,與基土與肥料加水后對苗木種子進行培育,第二,中期施肥,中期施肥一般要都能到苗木發芽后4~5個月左右,直接將尿素與磷肥混合追加中肥,第三,末期施肥,末期施肥根據土壤的情況等來確保苗木的正常生長,直到苗木移栽結束。定期進行檢查,對苗木進行造型剪枝,作為林業苗木,不能夠放任其無條件的瘋長,苗木需要有一定的生長形態,所以需要對它進行造型剪枝。林區工人要定期檢查苗木的生長狀況,來保持苗木原有的生長態勢,還需要檢查苗木的葉子是否有發黃或者掉落的情況,以及苗木上是否有蟲卵或者成蟲的出現,如果有這種情況的話一定要注意采取防治措施,建議采用適當的方式誘殺或者采取人工捕捉,例如:生物防治等方法,而且環保無污染。定期對苗木的生長環境進行檢查,時刻保持林區的干凈衛生,林區是苗木生長的地方,所以保持林區的環境至關重要,相關的工作人員需要定期的清理林區垃圾,保證林區的衛生,注意防火防災,集中儲存林區的枯木與落葉作為苗木生長的肥料,定期排查林區的排水管道是否正常,防止廢水進入林區。定期的檢查苗木的養分供給情況,保證林區的水源治療與苗木培養過程中肥料的充足,例如:采用現代化的監測設備,來對林木的生長情況進行監控,智能控制給水系統,為幼苗澆水施肥。林業苗木的管理不僅要根據苗木各階段的培養情況與自身的養殖特點、環境等方面進行針對性的培育,打造現代一體化的培養系統,為后期苗木的管理養護提供明確的方向。
三、成熟的育苗管理制度
為了確保林業育苗人員的專業性需要林業育苗單位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相關的技能考核與資質審查。同時為了提高育苗人員的專業性,需要規范育苗過程中的各階段的操作。對于育苗的工作人員,需要具備育苗相關的理論知識,充分意識到育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做好育苗工作的同時,加強對育苗工作的研究。不僅可以推動育苗工作的發展,對自身而言也是一種很好的提高。相關的林業部門也要注重人才的引進,提升管理制度的規范性,推動林業育苗管理制度的發展。通過加強制度管理、資質審核等方式,保障育苗人員的專業性,提高苗木生長的成活率。這就需要完善的育苗管理制度,主要針對于工作人員的育苗工作進行指導與約束,而在實際的工作中,用林業種植區使用監理制度來更好的劃分與落實工作人員的工作職責,從而充分的確保育苗技術的科學性,通過不斷地完善育苗的技術也可以為我國林業育苗工作提供基礎支持。在林業管理的過程中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汲取國外先進的林業育苗管理經驗對林業育苗工作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的同時,加強育苗管理的硬件設施,分析當前育苗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先進的育苗管理技術不僅可以促進林業育苗的發展,也可以讓林業育苗的相關工作人員學習更多的先進技術。
四、施工作業的相關準備
組織專業的施工作業團隊,通過相關知識的培訓后才能從事施工生產。組織人員學習相關的森林撫育間伐政策、技術等文件。明確任務與要求,掌握好作業區的情況,以做到目標統一,質量過硬。在較大規模的撫育伐期間,需要保證間伐質量,對伐木、造材等工作進行相關的技術把控。撫育間伐的強度一般按照實際的伐木數量占原林數量的百分比,砍伐的強度一般不能超過株數的30%,而撫育強度在規程中一般不能超過審計強度的5%。撫育作業后的清理工作也很重要,包括砍伐剩余物的清理,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清理,不能妨礙正常樹木的生長,盡量放在伐根處或者運出林外,根據施工質量、檢查驗收情況等填寫間伐質量檢測卡。
五、結語
我國目前的林業育苗技術與管理工作整體上發展較好,但從實際的操作過程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也會存在林業育苗的成活率較低的情況。所以應該正確的認識林業育苗工作中的不足,面對問題時采取有效并且科學的控制措施,保證苗木的成活率,林業工作人員也需要增強自身的專業技能,優選種子,不斷提高苗木培養與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玉寶.林業援外培訓工作保障和促進機制的建設[J].中國林業教育,2018.
[2]郭磊.探討林業育苗技術管理問題及其對應策略[J].農民致富之友,2017.
[3]邊明明,張薇,耿耿,王琦,蘇秀麗.東南亞地區林業變化情況及區域多邊林業援外培訓設計的主要參考因素分析[J]. 國家林業局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