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云
【摘要】融媒體的誕生,將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關聯在一起,通過優化配置媒體資源,確保傳媒符合新時代社會發展、人民生活、國家建設的要求。為提高縣級政府的治理能力,相關部門應樹立融媒體意識,做好網絡資源優化整合工作,加大技術研發力度,在“政務+新聞+服務”體系的支持下,推動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事業穩健發展。
【關鍵詞】縣級 融媒體中心 網絡 【中圖分類號】G206.2 【文獻標識碼】A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著力打造一批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建成幾家擁有強大實力和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的新型媒體集團,形成立體多樣、融合發展的現代傳播體系”。基于此,為推動我國傳媒事業穩健發展,探討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建設問題尤為重要。
在2018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在基礎性、戰略性工作上下功夫,在關鍵處、要害處下功夫,在工作質量和水平上下功夫,推動宣傳思想工作不斷強起來”。因此,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應緊抓新一代傳媒事業發展的重點,通過優化網絡體系,引導社會輿論發展、改變社會治理方式。
首先,建設縣級融媒體中心能夠提高縣級政府的工作效率。網絡具有公開、共享等特點,相較于傳統媒體,以網絡為基礎的新興媒體更具影響力,任何信息均可通過網絡迅速傳遞給用戶,這為服務群眾、引導群眾、凝聚群眾奠定了基礎??梢哉f,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是強化新聞輿論陣地、提升社會治理水平的有效方法,能夠提高縣級政府的治理能力。
其次,建設縣級融媒體中心能夠優化配置媒體資源。融媒體中心建設是融合傳統媒體資源、新興媒體資源的過程。通過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可以實現媒體資源的優化配置,使傳媒內容更為可信、傳媒形式更加豐富、傳媒發展更加高效,從而滿足新時代媒體事業的發展需求。
最后,建設縣級融媒體中心能夠增強客戶黏度。當前我國網民習慣以網絡為依托攝取新聞資訊,通過網絡與政府相關部門溝通,了解國家大事,參與社會治理。發揮自媒體效用,拓展融媒體業態,能夠吸引更多群眾響應國家號召,支持縣級決議實施,提高國家治理效率。
首先,不斷提高服務能力??h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根本任務是服務人民、造福百姓。因此,需將“服務能力”視為融媒體中心建設的關鍵,根據縣級發展需求創新服務項目、豐富服務功能、發展網絡技術、調配媒體資源。例如,可以打造系統、高效的運營網絡,建立密集的服務網格,為有效運用媒體資源奠定基礎,實現便民服務目標。
其次,利用先進技術賦能。為充分利用媒體資源,實現人民群眾與政府的高效互動,縣級政府需要加大先進技術研發力度,確保其可以為融媒體中心建設賦能,拉動地區經濟發展。比如,縣級政府可以以“智慧行政”為導向,運用大數據技術對相關資訊進行篩選、分類、存儲、分析以及利用,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可以打造智慧社區,以社區為單位與民眾進行互動,向民眾傳達國家各項政策,向上反饋國民心聲。
最后,理順建設平臺與運營端口的關系。以網絡為依托形成特定區域服務機制、服務平臺、服務體系,是融媒體中心建設的核心內容。因此,需理順建設平臺與運營端口的關系,提升服務效率。同時,應整合網絡資源,優化相關服務機制,在凸顯縣級區域服務特色的基礎上,集聚網絡力量,落實縣級服務目標。
第一,技術為基。作為公開平臺,網絡在為用戶提供便利服務以及各類資源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比如黑客入侵、數據丟失、病毒侵擾、系統停滯等,降低了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質量。對此,我們需秉持安全第一、服務為先的理念,在保障廣大網民權益的前提下發展技術,通過過硬技術保障網絡平臺穩定運行,推動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發展。
第二,服務為核。“服務”是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初衷。通過調配媒體資源、發揮服務能效,能夠確保網絡治理和網絡引導的有效性,使之始終與國家方針政策保持一致,提高縣級政府的管理質量。因此,我們需關注融媒體中心發展情況,不斷調整建設方向、升級建設目標,為充分運用網絡資源奠定基礎。
第三,政務為主。傳統的縣級治理方式較為呆板,民眾不知縣級政務與個人發展的關聯,未能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因此,需要踐行“政務為主”原則,在黨和國家的指導下開展服務活動,推行“政務+新聞+服務”體系,集聚用戶并面向用戶傳遞新時代黨的方針政策,以用戶喜聞樂見的形式落實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目標。
第一,優化整合網絡資源。相較于大城市,縣級地區的網絡資源整合能力相對較差,這主要是因為數字化企業較少、平臺服務范圍較窄、用戶粘合力較低,未能吸引更多的民眾參與其中。因此,我們應調配傳媒資源,豐富輿論輸出端口,鼓勵自媒體發展,使網絡輿論氛圍更為熱烈。比如,縣域政府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美拍等商業平臺合作調配網絡資源。同時,應注重發揮主流媒體的引領能力,踐行“生態化”的基層媒體發展理念,構建文、視、播、報一體化的融媒體中心。
第二,建立穩定獨立端口,加大技術研發力度。獨立端口是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基點,是打造相關服務體系的前提。然而,當前我國縣級單位網絡技術水平較低,容易出現政務、服務、傳播不同步的問題,從而浪費網絡資源,降低融媒體中心建設的質量。在移動媒體時代,如何處理海量數據已經成為媒體競爭發展的重點。因此,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應首先明晰用戶需求,精確輸出傳媒資源,豐富獨立運行端口,拓展傳媒服務功能,達到技術支撐平臺的目的。比如,可以以全媒體內容運營體系為依托,將采訪調度、項目開發、內容審核、編輯制作等流程統籌在一起,建立智能數據庫,為開展個性化服務活動提供依據,發揮融媒體中心的競爭優勢。
第三,健全完善“政務+新聞+服務”體系?!罢?新聞+服務”體系是當前我國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主導體系。只有面向客戶提供專業服務,才能有效傳達政務信息,提高民眾的依賴感以及政府的信用度,為持續優化運營體系提供依據。當前,我國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還存在疏漏之處,政務解讀不到位、傳播形式較單一、服務效率不高,難以發揮應有的效能。對此,首先,應加大政務解讀力度,明晰黨政指導方針與地區發展的緊密關聯,以縣級政府管理實況為出發點,探析新聞報道形式,豐富傳媒內容及功能,從而落實服務目標。其次,應根據用戶需求打造縣級本土化融媒體運行體系,借鑒商務互聯網運行的經驗,提高用戶粘合度。最后,應根據服務需求開發融媒體功能,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融媒體服務中心,將服務、新聞以及政務關聯在一起。
綜上所述,為提高縣級政府的治理能力,相關部門應樹立融媒體意識,做好網絡資源優化整合工作,建立穩定獨立端口,加大技術研發力度,在“政務+新聞+服務”體系的支持下,推動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事業穩健發展。
(作者為河南工業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2014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網絡群體性事件中公眾意見的表達與實現研究”(項目編號:14CXW033)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王暉:《創新傳播手段 打造輿論新平臺——江西日報社以“贛鄱云”推進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探索與實踐》,《新聞戰線》,2018年第9期。
②伊豐:《關于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幾點思考》,《新媒體研究》,201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