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燈琴
中圖分類號:P5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8-172-01
摘 要 全黨正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本文闡述了地質人如何牢記初心使命,推進自我革命,并發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優良傳統,應對地勘行業面臨的風險和挑戰。
關鍵詞 地質人 初心使命 挑戰 應對
一、地質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新中國成立后,國防事業和工業發展都亟需大量的礦產資源,在此背景下,我國地質勘查機構和地質隊伍陸續組建。為了保衛新中國、建設新中國、發展新中國,地質人拋家別親,走進深山老林,正如《勘探隊之歌》所描繪的“我們滿懷無限的希望,為祖國尋找出富饒的礦藏”,這就是地質人的初心和使命!一代又一代地質人為報效祖國,毅然投身艱苦卓絕的地質勘查行業,并最終錘煉出了“以獻身地質事業為榮、以找礦立功為榮、以艱苦奮斗為榮”的地質人“三光榮精神”!
二、地質人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雖然地勘行業經歷了跌宕起伏的歷程,但是不管處于順境還是逆境,地質人都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新中國建立之初,百廢待興,1953年頒布施行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對地質勘查工作提出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要求。1952年底,地質勘查人員僅17788人,但是為滿足國家建設和國民經濟發展需要,有限的地質人在有限的時間內排除萬難,不僅圓滿完成了“一五”計劃部署的任務,還取得了遠超預期的勘探成果!
上世紀90年代起,地勘行業進入萎縮期,國家指令性項目不足、投入經費不足,無數地質人下崗待業。為了不給國家增加負擔,地質人主動轉型,適應市場需求,向建筑基礎、工程勘察、路橋建設等領域開拓,并創辦了不同類型的經濟實體,“一業為主,多種經營”的格局在地勘單位普遍存在。
2006年,隨著《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出臺,國家對地勘工作再度重視起來。為了響應國家號召,無數已經轉戰其他行業的地質人毅然重新投身地勘工作,無怨無悔地重拾地質錘,踏上為國找礦之路。
2013年以來,受礦產品價格下跌影響,國家對地質勘查投入持續下行,地勘經濟一直呈下行調整態勢;2015年,地勘單位正式進入分類改革期。這兩方面因素都對地勘單位職工的切身利益造成了深遠影響。但是地質人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發揚奉獻國家、奉獻社會的無私精神,犧牲小我,積極貫徹落實中央的大政方針。同時,地質人主動修煉內功擁抱改革,勇當改革的參與者與推動者,努力實現地質經濟發展新跨越。
三、當前地質勘查行業面臨的挑戰
1、逆全球化和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挑戰與危機
特朗普上臺以來,美國推出的關稅調整、貿易保護主義等政策,以及退出TPP、挑起中美貿易摩擦等行為使得多個區域合作出現倒退、全球化出現嚴重逆轉。今后,發達國家與新興經濟體之間的矛盾都將長期存在。在這些不利因素影響下,2019年中國GDP增長面臨微降壓力,短暫復蘇的全球礦業能否持續向好仍存在較大變數。
2、生態保護力度加大帶來成本與轉型壓力
2018年以來《環境保護稅法》、《國家綠色礦山建設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相繼出臺,既反映了我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好防治污染攻堅戰的決心,也對地勘業、礦業提出了更高的環保要求。要滿足國家提出的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要求,就必須提升設備、技術、管理水平或者進行轉型升級。
3、非油氣勘探投入下降與地勘市場機制不完善的制約
2018年以來財政資金主要向能源地質、民生地質等領域聚焦,礦業勘查投入進一步減少,地質找礦領域競爭更加激烈。在地勘市場深度調整過程中,隨著《地質勘查資質管理條例》的廢止和礦業權管理相關制度的出臺,國有地勘單位也就失去了資質壟斷地位,傳統的發展模式和原有的管理模式必將受到沖擊,因融資渠道不暢而面臨的資金壓力也將長期存在。
4、全球礦產勘查復蘇動力不足
2018年起,受經濟體走勢出現分化、資源民族主義增強影響,重要礦產資源國如巴西、民主剛果、贊比亞等國家紛紛采取措施加強對戰略礦產資源的管控和安全供應。國際礦產品價格回升勢頭受到遏制,全球礦業市場面臨挑戰,初級勘查動力不足,礦業復蘇充滿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
四、如何發揚地質人的初心和使命應對挑戰
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給地質人提出了新挑戰,地質人只有繼續發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優良傳統和“三光榮精神”,攻堅克難、迎難而上,才能煥發新的動力,化“危”為“機”。
1、依托國家發展戰略,拓展合作空間、延伸地質產業鏈
一方面響應國家號召,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堅持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基本定位,依托國際地質礦產合作平臺開展地質調查,并充分利用自身技術優勢拓展境外合作空間。另一方面樹立大地質觀,聚焦城市地質方向,抓住城鎮基礎設施、工程建筑、生態環保等方面發展機遇,延伸服務領域。
2、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地質工作轉型升級
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圍繞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找準地勘工作與生態建設的結合點,從人才結構、產業結構、技術裝備等方面做好生態文明建設儲備,主動向地質環境、生態治理等方向靠攏,逐步實現傳統地質工作的轉型升級。
3、從改革中探尋發展機遇,形成服務優勢和特色
積極推進國家提出的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工作,從地勘單位體制改革中探尋新的發展機遇。認清地質人參與市場競爭已是不可避免的事實,及早以傳統技術優勢為基礎,努力培育核心競爭力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形成適應“大地質、大服務”的機能和特色。
五、結語
地質人始終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改革發展征程中守初心、擔使命,不畏艱難險阻,不計個人利益得失,永遠把黨和國家利益放在首位,永遠是一支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