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摘 要]近年來,我國各地政府均在建設和推行智慧政務,智慧政務在推動政府廉潔高效運轉、政府政策制定更加精準、服務大眾更為便捷、信息化透明化程度更高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營商環境建設也是各級政府近年來高度重視的軟環境建設方面之一,并且各地均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但是,各級政府在如何將兩者相結合,即在推動智慧政務建設背景下如何優化營商環境,卻關注較少。地方政府應在智慧政務背景下考慮營商環境優化路徑,繼續優化和提高地方發展的軟環境,更好地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
[關鍵詞]智慧政務;營商環境;優化路徑
[DOI]10.13939/j.cnki.zgsc.2019.27.195
1 智慧政務及其主要內容
近年來,隨著電子技術、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和云計算等技術日益發展,并推動了大數據的發展,這為以提供公共服務為核心的智慧政務帶來了發展的技術基礎和推動力量。當前,學術界和理論界并未對智慧政務形成一個統一的概念,但從當前的研究現狀來看,一般認為,智慧政務是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綜合運用互聯網和信息網絡技術,以大數據為核心,通過信息化手段為公眾提供高效服務的政務模式,以此可以推動政府廉潔高效運轉、政府政策制定更加精準、服務大眾更為便捷、信息化透明化程度更高。從當前的實踐來看,智慧政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智慧辦公。隨著我國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逐漸發展和普及,目前全國各地政府系統基本實現了電腦辦公,但是電腦辦公并未真正意義上的智慧辦公。智慧辦公主要是依靠互聯網和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實現政府信息和數據信息的共享,也就是說應當是實現了在傳統的依托電腦辦公基礎之上的信息和數據共享,是電腦辦公的升級版或者智慧版。我們理解的智慧辦公,首先是政府信息的共享,也就是所有部門的政府信息包括政府公開文件、政策文件和政府信息應當在政府部門之間和公眾之間實現公開和共享。其次是智慧辦公應當實現數據的共享。這個數據主要是政府日常運轉中所匯集的全社會經濟、社會、科技、民生等方面的數據,而這個數據應當按照統計部門的分類,將可以公開的數據向全社會和其他政府部門公開,不能公開的數據則實現同其他相關政府部門之間的共享。
二是智慧決策。智慧政務能夠提高傳統的政府決策水平,實現智慧決策。這方面主要體現為,首先是基于大數據的決策。只有在實現智慧辦公的基礎之上,將各類數據實現了政府部門之間的共享,才能實現在真實數據基礎之上的決策,避免盲目決策和決策失誤。其次是實現智慧辦公??梢詮V泛征集政府相關部門和工作人員以及社會公眾的意見和建議。例如,近年來,我國人大在立法的過程中,就通過政府網站將即將立法的法律向社會公開,從而征集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這就是智慧決策的主要體現方式之一。
三是智慧服務。政府的核心職能之一就是提供公共服務,而智慧政務則能在較大程度上提高公共服務的便捷性和方便性。近年來,我國各級政府均在公共服務上有明顯的質量提升,其主要技術手段就是依賴于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首先,提高了服務的便捷程度。例如,很多地方政府提出“最多跑一次”服務口號,就是將大部分的服務內容放在了互聯網或者移動互聯網上辦理,從而可以實現不出家門辦理相關業務。其次,服務時間得到延長?,F在通過移動互聯網或者互聯網可以不受時間限制,登錄政府網站或者使用政務App辦理業務,業務辦理時間不再局限于政府部門“早8晚5”上班時間限制,這為廣大群眾辦事提供了更為充裕的時間。
2 智慧政務背景下營商環境優化路徑
2001年,世界銀行提出了企業營商環境指標體系,并且每年通過注冊登記、稅制環境、治安環境等分類指標對全球所有國家進行評分,以此判斷各國的企業發展環境。2018年,最新的報告顯示,我國已經位居第46位,連續多年排名持續上升,這體現我國企業的發展環境已經變得越來越好。這其中,主要得益于我國中央和地方政府多年來對于持續優化企業營商環境的努力。
營商環境建設是各級政府近年來高度重視的軟環境建設方面之一,并且各地均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但是,如何將兩者相結合,即在推動智慧政務建設背景下如何優化營商環境,更好地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理論界和各級政府均對此關注較少。地方政府應在智慧政務背景下考慮營商環境優化路徑,繼續優化和提高地方發展的軟環境。
一是需要繼續轉變政府理念。近年來,各級政府在轉變政府理念上已經有所行動,并取得積極效果,但調研發現,部分部門和部分政府工作人員仍存在著傳統的“權力”觀念,服務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首先,應當建立服務意識,即將自己的職責和權力應當看作是“服務”而非“權力”,實現“由我管”向“由我服務”轉變。其次,應當建立和完善內部的考評制度。有部分政府部門在實際工作中,并未建立內部的考評制度或者考評制度流于形式,疏于對政府工作人員的監督和管理,還是屬于“大鍋飯”“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工作氛圍。因此,應當建立和完善內部的考評制度,在部門內部真正的發揮考評機制的作用,獎勵先進懲罰落后。
二是繼續加大對智慧政務的投入力度。從調研的情況看,雖然各級政府在智慧政務的建設中都投入了較大的人力和物力,但實際智慧政務的服務能力還有待提升。因此,建議各地政府應繼續加大對智慧政務的投入力度,一方面是加大對智慧政務的建設和維護費用,加大對政府網站和政務App的投資力度,保持和優化運行速度、管理效率等;另一方面是加大對智慧政務的人力投入,提供較為充足的技術(計算機方面)保障和業務(政府服務)保障。
三是持續優化行政審批效率。行政審批是各級政府提升營商環境的重點,尤其是近年來各地實施的“放管服”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但是,同智慧政務的要求上說,仍存在著較大的提升空間。因此,政府應在智慧政務的建設中,不斷優化行政審批效率。首先,應當對行政審批建立好頂層設計。即應對每個部門擁有的行政審批權限進行梳理,按照我國中央政府的要求進行整理和清理,對于應當取消的行政審批應及時取消,而對應當下方的行政審批應及時下放。其次,應當規范各部門的行政審批權限和審批時限。在對各部門進行行政審批權限梳理的基礎上,應當建立相應的制度規范行政審批權限和審批時限,做到有據可依。
四是繼續提高政策透明度。在調研中發現,有部分企業對于政府的政策了解較少,有些企業家甚至根本不知道行業部門所存在的扶持政策。因此,建議地方政府應通過智慧政務的建設,繼續提高政策透明度。首先,應當將各級政府部門的同企業相關的政策,及時上網或者錄入政務App中,能讓廣大的企業和公眾及時了解相關政策。其次,應當及時對政策進行宣傳。很多地方政府發布了相關的政策,但是企業家了解較少,主要原因是在政策的宣傳上。建議政府部門提高政策的宣傳力度,同時創新宣傳方式,可通過政務App、部門微信公眾號、短信等多種形式進行政策的推廣宣傳。此外,應當不斷提高政府財政的透明度,應當每年將地方政府的財政預算報告和財政決算報告向社會公開,從而接受全社會的監督,不斷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3 結 論
在當前各級政府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建設,并積極推動智慧政務建設的背景下,通過將智慧政務建設和營商環境建設相結合,是持續優化地方營商環境提高軟環境實力的重要渠道。我們提出在智慧政務背景下營商環境優化路徑,希望能對地方提升營商環境有所裨益。
參考文獻:
[1]周鮮華,肖乃和.遼寧營商環境建設的關鍵——多途徑提升政府行政服務效率[J].遼寧經濟,2017(8):18-20.
[2]梁銘之,蔡耀君.推進廣西電子政務建設與優化營商環境協同作用研究[J].通訊世界,2018,334(3):369-370.
[3]王鶴,邵雅利.深化行政審批改革背景下的營商環境優化研究——以福州市為例[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0(2):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