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宇
【摘要】國家重視特色小鎮培育的根本目的在于煥發小城鎮的經濟活力,而產業是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于特色小鎮而言,其發展的關鍵在于其特色鮮明而富有活力的產業形態。產業形態構建的關鍵就在于其主導產業的選擇,只有基于小鎮本底多方面要素選擇的主導產業才能與小鎮的整體發展相適應,只有依靠強有力的主導產業形成產業集群才能引領小鎮經濟的繁榮發展。文章以藍城農業小鎮、雪野休閑小鎮為例,研究其主導產業的選擇方法,總結特色小鎮主導產業選擇的建議。
【關鍵詞】特色小鎮;主導產業;產業集群
1、概念解讀
1.1特色小鎮
特色小鎮不同于建制鎮,也并非廣義上的“城鎮”的概念。它既不是行政區,也不是產業區,它有一定規模限制,也有自己的規劃邊界。具體來說,特色小鎮是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聚焦信息經濟、環保、健康、旅游、時尚、金融、高端裝備等新興產業,融合產業、文化、旅游、社區功能的創新創業發展平臺。[1]
1.2主導產業
國家或者地區的經濟增長往往始于一類或者幾類產業,在經過這些產業的輻射到與其相關的其他產業中,經由產業體系的網絡,聯動各個領域的經濟發展;這些引領整個產業體系發展的產業,就是主導產業。主導產業是在城市經濟發展中承擔主導作用的產業,是一個城市的產業體系中的中流砥柱;產值占比高、增長率高、科技技術水平高、產業關聯度高等都是成為主導產業的必要條件。[2]
1.3產業集群
產業集群是指在特定產業領域的、關聯共生的企業和相關組織在地域上的集聚現象。從產業集群的定義來看,產業集群不僅包括企業、供應商、金融機構及相關廠商,還包括由于產業延伸而輻射到的銷售渠道、顧客、輔助產品制造商、基礎設施供應商、政府、專業化培訓、信息、研究開發、標準制定的機構以及行業協會和其他相關的組織等。[3]
2、實例研究
文章從自然生態、歷史文化、經濟產業兩個方面分析兩個較為典型的特色小鎮,從案例中總結特色小鎮主導產業選擇的路徑。
2.1藍城農莊小鎮
2.1.1自然生態
藍城農莊小鎮屬于浙江省紹興嵊州市甘霖鎮施家岙古村,坐落在嵊州市西南,南面靠山,北面臨江,風景秀麗。田地肥沃,山林風動,果茶飄香,生態優良,物產富饒。前有溪灘,背倚巖山,山中蘊藏著青黛色的巖石,風貌獨特。
2.1.2歷史文化
自東晉衣冠南渡之后,剡溪一帶便是歷代名士隱居之地,至今還留有謝玄的始寧鐘鼓樓。《世說新語》里風雅的“雪夜訪戴”,也是發生在剡溪之上。還是中國女子越劇誕生地,也是石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有一座奉魯班為師的祖師廟,據祖師廟碑記載,蒼巖石工拜魯班為師,自宋朝起便開采青石進行雕刻。
2.1.3經濟產業
小鎮的原有的經濟產業主要有茶葉、水蜜桃特色農業產業,近幾年還發展了絲織業、商貿業、旅游業等產業,但原有的這些產業經濟效益并不高。藍城農莊小鎮建設后,主要的產業為現代生態農業,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2.1.4主導產業
藍城農莊小鎮的主導產業為現代生態農業,即發揮了生態優勢,又充分利用了當地的景觀與人文資源,同時還將原有的茶葉,水果等農產品納入到生態農業的生產鏈條中來,結合互聯網+時代的智慧化管理,將小鎮打造成為了高效生態的現代農園,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集群。
2.2雪野休閑小鎮
2.2.1自然生態
雪野休閑小鎮位于萊蕪市萊城區雪野鎮,鎮區主要分為三個片區,環繞著雪野湖分布,鎮區外圍群山環抱,形成了以湖為心,城鎮與山林兩環圍合之勢,景觀獨特,風光秀麗。雪野鎮內旅游資源豐富,已對外開放的自然景點有房干、孔雀山、雪野水庫、懸羊吊鼓山、小三峽、馬鞍山等6處,2001年被評為國家AA級景區;2003年通過了國家AAA級景區初評和“全國農業生態旅游示范點”。
2.2.2歷史文化
雪野鎮北接章丘、東臨淄博,為古代錦陽關之要賽,錦陽為春秋戰國齊長城重要關隘,歷史上著名的長勺之戰、艾陵之戰、贏之戰均發生于錦陽關和青石關一帶;雪野鎮至今仍遺存0.6公里較為完整的齊長城石砌墻體。
2.2.3經濟產業
雪野鎮原有的經濟產業以旅游業和生態觀光農業為主,圍繞著雪野湖及孔雀山、齊魯大峽谷等優良的景觀資源,雪野鎮先后開發建設了多處旅游景點及生態觀光園;并且已建接待設施規模(床位數)達 1730 床,在建的接待設施規模(床位數)達 2249 床,其中已經成的包括兩家五星級酒店及三家四星級酒店。雪野休閑特色小鎮的規劃中增加了航空產業、軟件產業,以及配套的金融服務電子商務等產業。
2.2.4主導產業
雪野休閑小鎮的主導產業為旅游業。雪野鎮的自然生態資源優勢十分突出,并且依托于雪野機場的交通優勢,小鎮構建了以休閑旅游,旅游業結合休閑運動、觀光度假、金融配套等旅游產品為主的產業集群。
3、建議總結
3.1主導產業的選擇要根植于小鎮的特色
特色小鎮主導產業選擇的關鍵是根植于小鎮的自身的“特色”,此處說提及的“特色”并不流于自然與人文特色,其更關鍵的是“特色”的產業形態;“特色”的產業可以是依托于自然生態資源的農業產業,也可以是依托于景觀人文資源的旅游產業,當然也可以是依托于傳統產業基礎的工業產業,還可以是依托于大城市雙創與科技氛圍的高新技術產業。
3.2本底要素的分析兼顧全面性與綜合性
對特色小鎮的自然生態、歷史文化、經濟產業等本底要素進行分析時,需要兼顧全面性與綜合性,因為這些要素不同的組合方式對主導產業的選擇有著重要的影響。在三個要素優勢均衡時可以是三者相融合;在三個要素中某個較突出時,也可以三者選其優,在三個要素有主有輔時還可以三者相補充。
3.3主導產業的指向是引領產業集群構建
對特色小鎮的主導產業的選擇在要全面綜合的考慮小鎮的各個要素及特色的同時,還需要有一定的目標指向,主導產業的選擇最終的目標可以考慮指向產業集群的構建,更易于構建產業集群的主導產業將更利于特色小鎮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吳一洲,陳前虎,鄭曉虹.特色小鎮發展水平指標體系與評估方法[J].規劃師,2016,32(07):123-127.[2017-09-04].
[2]陳曉蓁.我國特色小鎮主導產業選擇研究[D].山東建筑大學,2017.
[3]賈文藝,唐德善.產業集群理論概述[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9,(06):125-128. [2017-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