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麗鄉村的建設工作已經成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任務之一,同時也是推動鄉村經濟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在實現美麗鄉村的過程當中,山區村莊的空間布局卻成為了一大突出問題,鄉村的功能空間很難實現有序的聯動。基于此,本文從美麗鄉村視角對山區村莊空間布局規劃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美麗鄉村視角;山區村莊;空間布局;規劃
分析山區村莊空間布局規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能夠尋找到正確的工作切入點,推動山區村莊資源以及經濟發展要素的有效結合,且不僅要將鄉村經濟發展作為主要的工作目標,更要加快鄉村的建設步伐,推動城鄉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深入。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山區村莊的邊緣化地位不斷提高,在山區村莊中生活、工作的居民數量不斷減少,且留存在山區村莊的局面普遍存在年齡偏大的問題。在這一背景之下,山區村莊空間布局規劃的合理性則成為了建設美麗鄉村的關鍵環節。
1、山區村莊空間布局規劃設計的主要內容
山區村莊空間布局規劃主要包括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兩大內容。總體規劃指的是山區鄉村的建設規模以及發展規模,其主要體現出了鄉村的發展方向和計劃。詳細規劃則是指具體的細節建設規劃。根據相關法律條款的要求,山區鄉村的規劃方向有著明確的任務要求,在開展建設規劃工作時應當堅持特定的規劃設計原則,重視地方特色文化的留存和建設工作,并從全局角度出發制定合理的規劃設計計劃。從本質來看,鄉村基礎設施的建設情況決定了鄉村居民的生活質量與生活水平,因而山區鄉村未來的發展方向需要符合便捷化、現代化等多方面的要求。其次,山區鄉村規劃工作并非一件易事,而是一項具有復雜性、綜合性特征的長期事業和工程,其涉及到的內容層面相對較多,且多數涉及到的內容彼此之間存在一定的相互影響性。例如:在開展基礎設施建設時,難免會對鄉村的生產用地進行一定的侵占。因此,如何解決這些矛盾問題就成為了必須要解決的事情。
2、通過山區村莊空間布局規劃建設美麗鄉村的要點
2.1堅持開放協同原則
開放協同原則是實現美麗鄉村建設的基礎所在。從本質來看,開放協同原則指的是規劃計劃需要具有一定的通俗性和易懂性,確保村民可以了解基本內容,方便村民進行有效的管理。在開放協同原則的基礎上,需要充分體現村委會的職能作用,在工作過程中實現有效的協調作用,在鄉村建設與群眾利益之間尋找一個契合點,確保各項政策和措施可以順利的落實。同時,相關工作人員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到政府與村民之間的平等關系,需要充分重視存在的主體地位,不可一意孤行,也不得擅自決斷,而是要發揮客觀、民主的合作精神,從村民自身的切身利益出發,從村莊的發展前景出發,與村民共同實現最終的決策。這樣一來,不僅可以確保各項規劃措施能夠有序、高效的執行,更能夠確保對執行過程形成有效的監督和約束。
首先,需要堅持平等對話原則。從本質來看,平等對話即政府與村民之間的地位平等性,當二者處在同一地位時,雙方可以實現積極的信心共享,確保雙方的需求和利益可以得到最大化的保障。同時,平等對話原則還能夠從根本上轉變規劃工作的性質,提高村民的參與度,保證規劃措施的合理性。若無法實現平等對話原則,政府會成為規劃工作的主導者,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均會圍繞鄉村經濟發展,忽視了村民的感受與需求,甚至還會造成侵害村民利益的情況發生。例如:若需要在鄉村中建設公共活動場所要需要征調土地時,設計人員需要與村民進行全面的協商溝通,共同探討公共活動場所的具備位置和設置布局,既要確保空間設計的合理性和便捷性,又不得損壞村民的切身利益。
其次,堅持問題協商原則。在鄉村規劃工作當中,矛盾沖突不可避免。在遇到問題時,相關工作人員不可按部就班的去解決問題,而是要走入問題當中,去尋找導致問題出現的關鍵點,看透問題的本質,尋覓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和措施。此外,解決問題的措施需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之內,不得做出違反法律和侵害國家利益的行為。
最后,加強意見反饋工作。調研階段是鄉村規劃工作的起點,也是確保規劃工作合理的基本環節。在這一環節當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走入到群眾當中,聽取群眾的意見,了解村民對于村莊布局規劃的基本需求,并結合村民的需求對規劃設計進行初步的調整。只有形成了共贏的局面之后,才能夠在真正意義上建立美麗鄉村。
2.2堅持上下結合原則
上下結合原則指的是鄉村規劃工作需要服從政府部門的領導與指揮,同時也要發動廣大村民參與其中,最終實現將上級的要求與村民的需求結合在一起的局面。在這一過程當中,政府處于一種引導性的位置,其既需要確保規劃編制工作的有序開展,又要保證建設資金的來源穩定。此外,建設資金的管理與組織需要堅持基本的經濟市場原則,從而保證資金使用的合理性與效率最大化。有效、合理的政府引導是村民參與到鄉村規劃工作的前提,也是村民積極性的一種保障。作為參與鄉村規劃的主體,村民的切身利益及感受是一切工作開展的基礎。為確保民意可以得到有效征用,村民的權益可以得到可靠的保障,就必須建立完善的村民反饋制度。此外,在處理一些影響力較大、涉及人數較多的問題時,應當舉辦村民大會,采取投票表決的決策方式,從而在根本上保證鄉村規劃工作的民主性。
2.3堅持創新規劃原則
鄉村規劃工作的開展需要處處體現創新性。為達成這一目標,規劃人員需要立足于鄉村的實際情況出發,針對地方特色建立新型鄉村經濟體系。例如:若鄉村的自然風光較為優美,交通便利時,可以大力在鄉村當中推廣生態旅游業的發展,鼓勵村民充分利用自然資源,推動鄉村旅游、餐飲業的建立。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重點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擴大鄉村的影響范圍,推動鄉村的經濟持續發展。
結語:
綜合來看,美麗鄉村發展目標是我國在建設現代化新農村時的主要引導方向。山區村莊空間布局規劃工作是建立美麗鄉村的第一步,也是村民充分利用鄉村空間價值的基礎。在美麗鄉村的視角之下,山區村中的布局不僅僅要更加科學、合理,還要具有完善的基礎設施,同時更要能夠與當地的自然生態環節和諧共存。
參考文獻:
[1]張曉玲.基于美麗鄉村視角的山區村莊空間布局規劃分析[J].智能城市,2017(02):224.
[2]周軼男,劉綱.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分區層面村莊規劃編制探索——以慈溪市南部沿山精品線規劃為例[J].規劃師,2013(11):33-38.
[3]黃波,付慧.“美麗鄉村”建設視角下信陽大別山區村莊空間重構的SWOT分析[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5(6):57-59.
作者簡介:
李莉,性別:女,1981年8月出生,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西營鎮人,學歷:本科,工程師(中級職稱),主要做規劃建筑方案設計及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