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攀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選礦廠馬家田尾礦庫復墾方案根據地方土質特點,氣候特點和植被分布特點進行設計。攀枝花雨季、旱季分明,雨季降水集中,雨季將來臨時實施完畢為綠化最佳施工時機,此為地方氣候優勢。
【關鍵詞】復墾;覆土;苗木;灌溉
為落實企業安全、環保主體責任要求,方案主要任務是對尾礦庫的現有生態環境進行調查,根據現有的生態結構,結合選礦廠生產計劃和馬家田尾礦庫運行特點,選擇適合氣候特色和土質特點的植物。通過對尾礦庫進行覆土綠化,從而達到改良土壤,綠化荒山,改善生態環境的目的。根據國務院1988年第19號令《土地復墾規定》—“誰破壞,誰復墾”的原則,攀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根據被破壞土地的特征,因地因時制宜,對被破壞的土地進行綠化復墾、恢復生態環境。
1、工程概況
攀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選礦廠馬家田尾礦庫位于金沙江南岸的密地大橋下游1km處的阿署達溝,與金沙江北岸的密地選礦廠隔江相望。以東為保安營山脊,南面為瓦屋嶺,西面為松樹山梁子余脈,北面為低山丘地帶。阿署達溝由南向北經低丘地帶匯入金沙江。尾礦初期壩設在低山丘南部馬家田村西側約200m窄溝處。上游匯水面積17.92km2,主溝槽長度為6.75km,縱坡4.8%。尾礦庫西北方向距攀枝花市中心約7km,東南距攀枝花市飛機場約2km,地理位置如圖1所示。
馬家田尾礦庫于1964年著手設計,1966年9月完成施工圖,同年12月動工,1970年竣工。尾礦庫總庫容1.84億m3,有效庫容1.6億m3,設計最終堆積標高1300m,總壩高210m。每5m高設一道5m寬平臺,堆積壩平均外坡1:5。
馬家田尾礦庫現已堆至1243m高程,堆積總高度為153m,按《選礦廠尾礦設施設計規范》(ZBJ-90)規定,尾礦庫現等級已經屬于二等庫。
2、地質概況
庫區范圍內底部基巖為花崗閃長巖,上部為第四紀土層或上更新統第三冰期寒凍泥石流的漂石層,下更新統末第一間冰期“昔格達組”粘土巖和粉砂巖覆蓋。上述更新統層在主溝西部呈間斷性(不連續)分布,厚度較小,主溝東部為大面積連續分布。該地層滑坡發育,具有大小古滑坡9處。
庫區東段昔格達地層下隱伏有馬家田溝及阿署達南北向壓性斷裂,在更新世以后曾有過活動。
3、綠化復墾方案設計
3.1苗木布置
(1)在子壩壩底平臺內側種植一排車桑子(密油枝),間距1.0m,袋苗坑種。車桑子(密油枝)袋苗冠幅15cm~20cm,土球規格為200mm×200mm。種植區置換耕植土厚度為0.5m,置換面積按每株0.4m×0.4m計,壩面覆土較貧瘠時,需施加油枯0.25kg/株。
(2)子壩坡面按品字形以1.0m間距栽植劍麻袋苗,袋苗高20cm~30cm,土球規格為200mm×200mm。品字中心點種混合草籽,車桑子(密油枝)和木豆1:1混合,按10g~20g/窩點種,若附近所取覆蓋土土壤貧瘠,需施加油枯1kg/m2。油枯與耕植土或覆蓋土均勻攪拌,且不得直接接觸苗木。
3.2苗木栽植
(1)苗木的栽培包括起苗,運輸,定植和栽后管理,要密切地配合,隨時栽培隨時運輸管理,形成流水作業。栽植前的苗木要健康完整且無蟲害,適度的修剪枝葉,噴水,葉面遮蔭等。
(2)苗木栽種前要了解苗木的生活習性,對不同苗木要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苗木要植株健壯,干通圓滿,枝條茁壯,組織充實,根系發達完整。且頂芽健壯、完整無病害,無攜帶蟲害。
(3)裸根苗的根系應完整無裂痕和病蟲害。包裝捆綁時距離要避免袋苗受損。
(4)制定栽植計劃,苗木要在當天種植栽完,沒有栽完的苗木采取假植、保濕等措施。在園林上栽植裸根苗時先填入濕潤表土,達到坑穴1/2時,輕提苗,使根系呈自然向下舒展,不卷根,不臥根,然后踩實,填滿再踩實。
3.3后期管護
由于是在人工干預形成的可利用土地綠化,土地條件、生態環境等特性比較脆弱。綠化完畢的土地需要1年的管護期來防止土地生態的退化:
⑴ 對坡度大、土壤易受沖刷的坡面,暴雨后要及時恢復平整的坡面,培土后要壓實。因外因導致植物死亡時要補植。
⑵對于草地中出現各類病、蟲、害等要及時地進行管護,及時施用藥品進行防治。
工程完成后,確定管護主體,建立管護責任,落實管護措施,明確管護內容。劃區落實管護責任制度,明確管護責任,進行掛牌管理。對發現人為毀壞行為及時制止。掌握管護動態,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灌溉設施
受場地條件的限制,灌溉設施的設置結合當地的自然環境條件進行設計。根據水利計算、結合建設方要求,采用現有輸水管網與澆水軟管相結合的方式。馬家田尾礦庫地形條件簡單,植物生長的基床主要為壩面覆土,每年從不同的地方取土,土質和保水能力不確定,保證施工時和后期管護灌溉水源,為苗木成活提供保障。
本方案雖然苗木布置簡單,是馬家田尾礦庫多年試種的試驗結果。按本方案實施,木豆當年可在雨季結束時,長到1.0m左右,能夠快速綠化,形成景觀。三年后,木豆因根部接觸尾礦庫砂枯萎時,劍麻、車桑子袋苗以及車桑子種子均已自然成長起來,無需過多養護。近期效果和遠期相結合,綠化成果顯著,且經濟實惠。
參考文獻:
[1]城市綠化和園林綠地用植物材料木本苗(CJ/T 24-1999).
[2]土地復墾質量控制標準(TD/T1036-2013).
作者簡介:
殷德慧,女,1977.10出生,漢族,籍貫為內蒙古赤峰市,職稱為巖土工程師,工程學士學位,主要方向是邊坡治理和綠化復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