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敏
一位即將開工的貨運司機只需要打開智慧物流APP,就能看到平臺上眾多貨主的發貨需求。根據自己的時間、線路和載重匹配,他就能主動“接單”進行貨物承運,輕松解決“貨車司機找貨難、貨主找司機難”的問題。而在空車返程的過程中,他還能通過“滴滴式搶單”承接捎帶貨物的活兒,從而降低貨車的空駛率,增加收益。
這看上去更為高效、智能的物流運作模式,其實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已經成為了現實。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中國物流產業正在開啟自己的“智慧時代”。
“無車承運人”:變革新路徑?
經過多年發展,中國已成為物流資源大國。在眾多物流方式中,公路運輸占據了中國70%以上的運輸市場份額,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中國公路物流長期以來都存在規模小、經營散、市場秩序亂、服務質量差、車輛空駛率高、成本高等突出問題。中國要從物流大國轉型為物流強國,攻克公路物流的難題,顯得尤為重要。
2016年8月,中國交通運輸部印發了《關于推進改革試點加快無車承運物流創新發展的意見》,并在全國范圍組織開展無車承運人試點工作,為中國公路物流轉型升級提供了新路徑。2017年3月,交通運輸部公布了283個無車承運試點企業,其間,通過監測情況將企業數量調整到了229家。至2019年2月,無車承運試點工作正式收官。
“無車承運人”是什么?簡單來說,無車承運人并不需要自己有車隊,只需要從貨主那兒接過業務,再通過信息平臺分包給實際承運人即可。只不過對于貨主而言,其身份是承運人,需對貨物安全負責;對于實際承運人來說,他則是委托方。
自2016年開展試點以來,無車承運人的模式給中國公路物流降本提效帶來了積極的變化。據中國《人民日報》2019年4月報道,截至目前,229家無車承運試點企業共整合社會零散運力215萬輛,約占中國營運載貨汽車擁有量的16%;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排名前20的試點企業運費交易額達372億元,占總交易規模的71.6%;運營效率大幅提升,試點企業平均等貨時間由2~3天縮短至8~10小時,較傳統貨運降低交易成本6%~8%。
而要實現這些積極變化,無車承運試點企業是怎么辦到的呢?
科技讓物流更具智慧
運的易智慧物流大數據平臺從事物流互聯網無車承運人系統、大數據分析系統等的開發和運營維護,自2016年開始,在河南、湖北等地為多家企業提供無車承運人試點申報及運營方案。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該公司總經理助理王凱表示,運的易能夠從多方面服務貨主與實際承運者,讓他們感受到智慧物流帶來的產業變革。
“我們通過分析系統內的數據,精準呈現區域內貨源的數量、種類、分布區域、運輸路線、運價等信息,再使用智能算法,根據車型、行進路線等信息,為貨主精確匹配運輸車輛,同時也讓車輛實現‘邊裝邊卸、順路捎帶,以提升車輛的運輸效率。這些大數據也可以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有助于企業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協同發展。”王凱說,“運的易還能通過去中間化和扁平化的交易流程,讓信息匹配更自主、便捷,從而提高會員車輛月行駛里程,縮短等貨時長,降低交易成本。”
但對于成千上萬的貨車主而言,包括燃油、路橋、維修、保險等費用在內的運輸成本更為大頭。這些費用占到中國12噸以上在運營貨車運營成本的60%以上。為了降低車輛運輸成本,運的易通過提供貨車后市場團購服務,來降低單輛車經營成本。
“除了降本提效,運的易還對接銀行支付系統,保障資金安全,由銀行提供資金監管和支付通道,確保平臺業務操作與資金操作隔離,讓用戶交易資金有了第三方的‘保險箱。針對物流交易過程中運費墊付和回款周期長等情況,平臺與銀行征信系統對接,為貨主提供運費貸等金融產品,降低企業運費墊付的壓力;為司機提供消費貸金融產品,用于燃油、ETC等消費,隨借隨還,解決司機資金周轉壓力。”王凱介紹道,“此外,我們還與保險公司合作,保障平臺的貨物、人員安全,降低貨物運輸所產生的糾紛。”
通過推出一系列服務,運的易目前的發展勢頭良好,據王凱介紹,平臺現月度車主用戶增長率達48%,月度貨主用戶增長率達60%,各類型車后市場服務商月度用戶增長率達22%。
未來誰主沉浮 服務才是根本
2019年4月,中國交通運輸部在系統梳理和總結道路貨運無車承運人試點工作的基礎上,發布了《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其中關于“網絡貨運”的定義基本與無車承運人相同。該辦法的發布被視為對無車承運試點工作的肯定。這對于現有智慧物流平臺和傳統物流企業而言,都將是一個新的發展機遇。
但一個更開放的市場也意味著更激烈的競爭,在智慧物流發展日漸成熟的階段,燒資本、玩流量的模式已難以復制,未來無論是一線企業想穩坐頭把交椅,還是二線企業想深耕細分市場,服務都是根本。
“有別于其他平臺公司單純只做物流信息交互功能,我們提出了物流產業互聯網發展的思路,推出運的易寶典、運的易物流、運的易司機、運的易商家、運的易捎貨5個版本,并且結合園區聯盟線下資源優勢,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運營方式,為企業提供干線—倉儲—分撥—城市配送全流程服務。”王凱說,“同時,平臺深入企業管理、物流供應鏈、金融和貿易等環節,為用戶提供智慧物流、智能管車、誠信擔保、車后服務、物流貿易等服務內容,打通企業采購、銷售、倉儲、運輸、交易、貸款等各環節,打造物流全產業鏈的智慧物流生態平臺。”
據王凱介紹,貨車后市場服務將是運的易今后著重的發力點。“我們將為司機提供個性化的服務,通過團購,為司機在加油、餐飲、住宿、保險等方面提供價格優惠。作為中國國內首家提出為司機解決社保問題的平臺,運的易建立的全國物流結算中心可以與當地社保機構對接,由平臺為會員司機繳納社保金,解決司機的后顧之憂。同時,平臺與保險公司合作,推出定制化的保險產品——‘司機無憂,作為社保的補充,可以進一步保障司機的權益,讓司機群體老有所養,活得更有尊嚴。”王凱表示,只有做好貨主端和運力端的服務,平臺才能走得更好更遠。
·聯系編輯:3134643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