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祥潤?吳比
摘要:現今社會的不斷進步,經濟的不斷繁盛,人們對于居住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現代建筑設計中,往往將富有民族特色的設計融入其中。本文將對四川傳統民居進行解讀,并簡單解析四川傳統民居元素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關鍵詞:四川傳統民居元素;建筑設計;應用
四川傳統民居結合了巴蜀之地的人文文化以及外在的環境。在建筑設計上,人們也將民居元素應用到了其中,展現了人們對于人文居住環境的需求。傳統民居元素在建筑設計上的應用,不僅僅可以發揚我國的人們文化建設傳統,而且能夠結合古人的智慧,提高人們的居住質量。
一、四川傳統民居常見元素及結構
在四川的傳統民族民居中,有幾種常見的元素與結構。結構方面,有吊腳樓、穿斗、碉樓以及獨特的空間布局。吊腳樓的出現,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四川地區地勢復雜,且多雨比較潮濕。因此在民居的建筑設計上,選用這種下虛上實的建筑設計,避免房屋受潮腐蝕。穿斗結構,是比較常見的屋頂結構,天井的空間結構更加使得自然與內在居住環境的交融。除此以外,最具四川傳統民居特色的,是碉樓的結構建筑。碉樓主要分為三段,是用來當作倉庫使用的。碉樓常常用作食物的儲存和雜物的儲藏。碉樓的建造材料是泥土和石材,一般是直接建在建筑的外部。
除了常見的結構外,四川傳統民宿還具有一些特殊的民族元素。比如說門窗,是否帶有雕花象征著家族繁盛與否,獨特的青瓦片屋頂即便是現代建筑中也有廣泛的應用。除此以外,還有獨具特色的欄桿欄板,木頭與竹子混合使用的簡直材料,為顯樸素的白灰褐三色應用,無一不彰顯了四川傳統民居,依靠自然、結合地勢環境的建筑特色。
二、四川傳統民居的特點
四川傳統民居受到環境的影響,自成一體,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
四川傳統民居一般都是依傍山水而建,十分注重與環境的融合。它能夠巧妙的聯合當地的自然元素,打造出背靠大山,前對秀林,錯落有致的建筑群體。樓體主要的吊腳樓設計,便是因為獨特的潮濕環境,而設計建造。
四川傳統民族在空間的布局上十分的精巧靈活。雖然,在傳統的四川傳統民居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中軸線,但是整個四川傳統民居的布局卻不受到中軸線的轄制。空間中,大大小小的結合使得空間十分具有層次感,封閉的院落與窗開的天井內外交融,又體現了虛實結合的美感。
四川傳統民族具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四川傳統民的顏色簡單,主要是灰白褐三種顏色,體現了四川人民的質樸。門窗的雕花,復雜與否又是對于家族地位名望的彰顯。四川傳統民居,不僅僅是對居住著文化品位的寫照,同時也是對其社會地位表述的縮影。
三、四川傳統民居元素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四川傳統民居文化底蘊濃厚,包含元素豐富。在現代建筑當中,具有文化底蘊的建筑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與認可,因此加入傳統民居元素的現代建筑無論是從視覺上還是從外觀造型上都會給人帶來極具震撼的視覺效果。
四川傳統民居在現代建筑的應用設計上,可以采用提取的方式。將具有四川傳統民居特色的元素應用到現代的建筑設計當中,比如說,門窗雕花、雕花的欄桿,以及對白灰褐三種具有四川民居特色的顏色作為建筑設計的主要使用顏色,除此以外,還有彩畫、雕梁畫棟等等。這樣,現代建筑設計上就會具有四川傳統民居的特色元素。
四川傳統民居雖然具有諸多文化上、建造上的閃光點,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落后的建筑造詣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弊端。因此在四川傳統民居元素應用到現代建筑當中時,第一主導的思想便是揚長避短。在現代的建筑設計中,我們可以通過對四川傳統民族的建筑元素進行甄別使用。通過對傳統的了解,找到傳統與現代的結合點,留下這些能夠契合的傳統元素,這樣便能夠在實際的建筑設計中通過傳統建筑元素的加入使得設計更具有文化內涵、文化底蘊。
四川傳統民居中,大多是幾代同堂,而對于現代的人的居住觀念來講有所沖突。因為為了滿足現代生活的需要,同時也滿足人們對于傳統的生活的向往,采用多層設計的方式滿足居住所需。
四、結語
現今社會的不斷進步,經濟的不斷繁盛,人們對于居住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現代建筑設計中,往往將富有民族特色的設計融入其中。四川傳統民居結合了巴蜀之地的人文文化以及外在的環境。在建筑設計上,人們也將民居元素應用到了其中,展現了人們對于人文居住環境的需求。傳統民居元素在建筑設計上的應用,不僅僅可以發揚我國的人們文化建設傳統,而且能夠結合古人的智慧,提高人們的居住質量。在運用四川傳統民居元素的過程中,要注意傳統元素與現代建筑的契合性。通過去掉糟糠保留精華的方式,將四川傳統民居結合到現代建筑當中,才能夠在保證安全與現代生活需要、需求的同時,追求傳統的文化內容與文化底蘊,做到傳統文化與現代建筑的完美結合。
參考文獻:
[1]喻明紅.四川傳統民居元素特征分析及其在風景園林中的
運用[D].四川大學,2007.
作者簡介:高祥潤,沈陽化工大學;吳比,沈陽化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