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素質教育改革不斷推進的今天,小學美術教育也逐漸得到足夠重視。在美術學科新課程改革進一步推進的今天,也要求教師善于汲取傳統文化中的優點,為學生構建出內容更加豐富的課堂環境。傳統文化是我國文化藝術的重要組成,屬于民族文化的重要瑰寶。而其中的傳統藝術手工藝品也全面地體現了我國歷史的發展進程,可謂是非常豐富、有價值的文化藝術遺產。本文簡要分析傳統藝術手工藝品在小學美術課堂中的影響。
關鍵詞:小學美術課堂;傳統藝術手工藝品;影響
在一定程度上,傳統藝術手工藝品影響著我國文化藝術的發展。在科技不斷發展、文化不斷進步的今天,傳統文化仍舊具有其獨特價值。在當今的小學美術教育中,如何將傳統藝術手工藝品與美術課程新標準靈活結合是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研究內容[1]。在美術課堂的教學活動中,逐步滲透傳統藝術手工藝品的相關知識。不僅可以強化美術課堂與傳統藝術手工藝品間的聯系,同時也讓學生可以接受傳統文化知識的熏陶,對培養學生的藝術興趣、審美能力均有重要作用。
一、利用傳統藝術手工藝品來提升學生欣賞能力
在當前的小學美術教學中,存在學生學習興趣不足的問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由于教學方式、內容上的束縛,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得到充分激發。在此種學生學習背景下,不僅不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也不利于學生美術欣賞能力的提高。在此種教學現狀之下,教師需要善于更新教學內容。為學生在課堂上引入傳統藝術手工藝品,增加學生的見聞,進而提高學生的藝術欣賞水平。例如,以《色彩的和諧》的教學活動為例,旨在幫助學生初步了解鄰近色與同類色的表現方式,并能夠運用鄰近色的表現方法進行創作。在教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引入皮影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一般來說,皮影的制作通常需要選皮、制皮、畫稿、過稿、鏤刻、敷彩、發汗熨平、綴結合成等八道工序。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呈現出皮影的基本制作方式,讓學生對皮影產生興趣。同時,也可以為學生播放出一段皮影戲,讓學生在視頻觀看中分析其中的色彩運用、表現方法。在教學課堂上引入皮影來開展教學活動,也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豐富、生動。同時也強化了學生的美術學習范圍,對提高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有較大作用。
二、結合傳統藝術手工藝品來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美術學科屬于一門抽象性、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教師在教學課堂上,需要善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傳統形式下的美術課堂中,由于部分學生認為自身的畫工不好,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實踐性較為不足。此時,教師通過引入傳統藝術手工藝品,可以讓學生的積極性得到有效提升。剪紙屬于一種重要的傳統手工藝術,對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非常有利。例如,以《形體切挖》的教學活動為例,旨在幫助學生把握各個形體的切挖變化,并達到培養學生空間想象力、造型能力的目標。在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引入剪紙藝術來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在課堂上組建傳統剪紙活動,讓學生在實際實踐中感知到剪紙的魅力。同時,也可以講述一些關于剪紙的小故事、應用等,讓學生可以了解到 剪紙藝術的豐富內涵。在此種教學形勢下,與課程教學達到互補的目標,有效發展學生的實踐素養。
三、通過傳統藝術手工藝品來熏陶學生思維涵養
在小學美術的教學課堂上,可以幫助學生對我國的藝術文化產生一個基本的認識與了解。在小學美術的課堂活動中,教師也需善于引入傳統藝術手工藝品,幫助學生認識到我國的傳統文化瑰寶[2]。將其引入課堂教學中,不僅可以避免民間美術藝術失傳,同時也開闊了學生的眼界,對提升學生的思維涵養有積極作用。例如,以《民間玩具》的教學活動為例,旨在幫助學生可以用紙畫出自己喜歡的民間玩具,并用簡單的語言來描述民間玩具的造型、色彩。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從手工藝品 面人出發,讓學生通過面人為切入點,詳細理解到民間玩具的內容。面人屬于一種制作簡單,但具有較高藝術性的民間手工藝品,在我國的歷史較為久遠。教師在課堂上引入面人,可以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強化自身的思維涵養。同時,也加強學生對中國傳統藝術的認識,有效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
四、結語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需要善于拓展課程教學內容,給予學生更好的學習體驗。我國屬于一個文化藝術底蘊豐富的國家,傳統手工藝品也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教師將其引入美術課堂教學中,不僅有效開闊了學生的眼界,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與美術素養[3]。最重要的是,避免了我國傳統藝術的失傳,確保其可以在我國一代代的傳承下來,進一步豐富我國傳統藝術的內涵。
參考文獻:
[1]沈玉玲.小學美術手工課教學中紙材拓展的運用研究[J].藝
術品鑒,2018,15(11):47-49.
[2]巴音加甫.小學美術教學中手工藝術造型與藝術表現形式探
究[J].好家長,2018,26(81):230.
[3]王玉玲.傳統藝術手工藝品在小學美術課堂中的影響研究
[J].美術教育研究,2019,19(10):84-86.
作者簡介:于兆迪(1971.5-),青島上清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