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將裝飾繪畫中的設計理念運用于萬州烤魚故事圖文創意,這是我對裝飾繪畫深入研究后做出的大膽設想,不僅擴展了裝飾繪畫應用領域,讓餐飲文化更具特色,本文以萬州烤魚故事為例對裝飾繪畫設計應用做了詳細分析研究。這個課題的研究為我們的后代留下認識了解萬州烤魚故事最為真實的圖文資料,繪制出的萬州烤魚故事裝飾紋樣的市場應用十分廣泛,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非常巨大。
關鍵詞:裝飾繪畫;特色餐飲文化;萬州烤魚故事;設計應用研究
我在重慶萬州長大,萬州這座美麗的城市給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記憶,查閱萬州的文獻資料,最能表現萬州地方特色的就是餐飲,萬州的烤魚尤為讓人流連忘返。萬州烤魚歷經數十代人的努力,已入選重慶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本文以萬州烤魚故事為例,談談特色餐飲文化在裝飾繪畫中的設計應用研究。
一、萬州烤魚的追溯
萬州烤魚起源于南宋景炎元年,距今700多年。唐宋時期,烤魚技藝在萬州興盛,逐漸流傳至云陽、奉節等周邊地區,到民國時期傳到鄂、湘、川,如今萬州烤魚遍布全國,在飲食文化領域中。萬州烤魚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裝飾繪畫藝術在萬州烤魚故事中的設計應用研究
裝飾繪畫藝術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一種集裝飾功能與美學欣賞于一體的藝術品。隨著科技的發展,裝飾畫的載體與表現形式也愈加豐富,提升了人們對品質生活的追求和熱愛。將裝飾繪畫中的設計理念運用于萬州烤魚故事圖文創意,這是我全面研究后做出的創新設想。萬州烤魚故事裝飾紋樣的市場應用十分廣泛,不僅為裝飾繪畫設計領域增添新的圖形創意,還為我們更全面認識了解萬州烤魚故事留下最為真實的圖文資料。
文化的交流與傳播讓世界越來越小,萬州烤魚故事通過裝飾繪畫設計創意技法達到一個新的高度,讓特色文化與民間技藝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正是因為裝飾繪畫是附著于一定的器物而存在的,用裝飾繪畫藝術形式來表現萬州烤魚的人文故事、風土人情是最恰當的選擇。這種圖形創意方式,既成就了傳統文化精髓,同時融入了裝飾繪畫藝術的精華,這種具有時代特色的創意設計新思路的發展前景和應用范圍非常廣泛。可將萬州烤魚故事的圖案紋樣印制于烤魚店面器物上,比如商標、墻體、燈罩、桌布、圍裙、杯碗碟筷等,也可以印制在T恤、抱枕、制作成壁掛等,這些裝飾物很強的作品不僅內涵豐富,實用性和藝術性都非常強,獨特而古樸的懷舊風格述說著濃郁的萬州烤魚故事悠遠的傳說,不僅是飲食與文化的完美結合,還是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更是裝飾繪畫藝術設計領域的創新應用。不僅讓萬州烤魚這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得以傳承與發揚,還可擴展裝飾繪畫設計領域更廣闊的應用空間,讓萬州烤魚民間技藝提檔升級,更好更全面地展示萬州的特色文化,其中蘊含的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價值有待挖掘和研究。
三、萬州烤魚故事設計創意構想與創作
我查閱大量資料,整理出萬州烤魚故事系列之《萬州烤魚的發明者--江尚》《葉氏女子的故事》以及郭沫若老先生親筆書寫的萬州烤魚民間歌謠棉花小調之《魚兒的訴說》歌詞,結合裝飾繪畫設計特點進行圖案化處理,保留了裝飾繪畫藝術設計的特點,用深淺不一的色彩視覺差異體現立體感、空間感和年代感。通過大量的實踐與總結,我將萬州烤魚故事分系列展示,總的原則是整個畫面由非常考究的點線面構成的,即“圓如秋月、尖如麥芒、方如青磚、缺如鋸齒、線如胡須”。這些線條的明暗、虛實變化,讓整個畫面虛實結合生動形象,應用裝飾繪畫形式構成特點,繪制出一系列以萬州烤魚故事為原型的藝術作品。
好的創意作品不僅技法精湛,更是文化至上,思想深刻。將萬州烤魚故事通過藝術的再現,讓更多的人去觸及去欣賞萬州烤魚故事的系列精美作品。這種用線條紋樣的語言來講述萬州烤魚的故事,畫面立體感強,裝飾性強,年代感撲面而來,那種悠遠古樸的氣息讓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時,能被萬州烤魚故事所深深吸引和打動。萬州烤魚故事的裝飾繪畫設計應用研究深度挖掘的潛力非常大,其人文價值與經濟價值不可估量,具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
萬州烤魚故事系列之《葉氏女子傳說》? 周相伶
參考文獻:
[1]萬縣地區民間文學三集成 血染天子城故事1985.
[2]王春霞.圖案設計[M].藝術設計職業教育叢書,2018.
[3]周至禹.造型與形式[M].新華出版社,2018.
[4]孫立強.裝飾繪畫[M].上海美術出版社,2018.
作者簡介:周相伶(1994年6月-),女,漢族,重慶人,重慶師范大學藝術設計專業碩士研究生,中學二級教師,就職于重慶育才中學,美術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