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詩萌?代進
摘要:扎染是我國古老的印染技法,是一項具有悠遠歷史,遍及廣泛的民間印染工藝。現如今,扎染仍然用它的獨特手法且變化莫測的色彩魅力吸引著大家。扎染在裝飾品設計,服裝設計等領域比較流行。本文章重點從扎染的藝術表現和手工特色出發,結合現代藝術設計理念,探討其發展趨勢、藝術特征及扎染藝術應用的新形式。
關鍵詞:扎染;色暈;藝術設計;應用
一、扎染概況
在我國,扎染藝術的染色工藝是從民間傳承下來,它有著濃濃的部落風格和根深蒂固的歷史文化,并具有獨特的中國特色。扎染在古代又稱扎纈、絞纈和染纈,是一種染布工藝。 在染色過程中,布料被局部結扎起來使其不能上色的一種染色方法,屬防染工藝,古代又稱之為手工扎染。它是我國古老傳統的民間藝術。元朝胡三省在他的《資治通鑒音注》中談道:“纈, 撮采以線結之,而后染色。即染則解其結,凡結處皆原色,余則入染矣。”這句話清楚地表明了扎染的手工藝和它的流水線工程。簡單地說,扎染就是通過一針一線對布料進行縫或者綁扎,然后再經過其染色而產生的花紋圖案。扎的目的就是為了將有些不需染色的地方扎住,從而達到防止染色的目的。線扎得越緊密,就能染出來越白的效果。所以適當的放松線的松弛程度,就可以呈現出深淺不同的效果。這種別具一格的民間藝術技法,是任何機器都未必能達到的。
隨著現代產業的興盛和機械印染、新型技術的投入,悠久的傳統工藝已經將鮮活的血液交融其中。色彩正逐步地復雜起來,在用料方面也越發多樣,包含棉,絲,皮子,化學纖維等布料。不同的色彩紋樣扎染在不同的布料上,成效也都是獨特的。科技帶領下的工藝創新和改善才將延續千年的古代傳統工藝在電子信息時代顯現出獨具風韻的美。2006年,扎染工藝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的第一批”,并且該聲明的領域是云南省大理市。扎染成品也不僅僅只有服飾類,還可以研發出很多衍生品,如扎染鞋、扎染包或者用以室內裝潢的領域,例如屏風、壁掛、窗帷、燈飾等。
二、扎染在現代藝術設計中的應用
(一)扎染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服裝是引導潮流時尚的先行者,扎染的服裝及其設計中的應用將反映不同的紋理和立體的感受。運用扎染圖案的服裝布料可以豐富其表現,豐滿其藝術語言,并在同一時間滿足當代社會的尋求差異,追求個性,探索自然和文化底蘊的藝術追求。扎染工藝應用于服裝設計中,實現了民族元素和服裝的時尚風格之間相互融合,給人一種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感覺,并給予了服裝設計的文化內涵。如2018年美國潮牌champion發表的春季新款也運用了扎染的元素,配色清新亮麗,讓人耳目一新。2019年MSGM春夏系列女裝秀運用印花和扎染設計制造成別具風格特點的運動風。扎染藝術與繽紛的色彩結合透露著神秘的藝術美學。
(二)扎染在紡織品中的應用
伴隨著人民生活質量的提升,大家都渴求生活環境的舒適,漸漸地對室內紡織品產生濃厚的興趣。扎染紡織品逐漸被人們所推崇,床上用品,地毯,桌布,壁掛等這些紡織品已經與人們的生活環境密不可分,它們可以被視為一種實用品,同時又具有裝飾性和審美性,使當代工作忙碌的人們有種舒適感。扎染圖案肌理千變萬化,色暈自由奔放,其工藝與紡織品的結合,不僅凸顯扎染工藝的美,同時它也裝點出多種多樣的家居設計風格,美化了家居環境。為了彰顯個性化的裝飾,人們喜歡選擇運用扎染工藝制作的紡織品來裝飾自己的家居空間。室內設計與扎染藝術形式結合構成了具有獨特的顏色,線條和紋理產生出一個新的空間的藝術形式,具有獨特的藝術美。
(三)扎染在燈飾中的應用
燈飾不僅在家居的設計中起到照明作用,還可以從環境的渲染方向考慮,增強其房間氛圍。照明裝飾主要包括吊燈,臺燈,壁燈,射燈等。吊燈的氣氛更適合作為在室內,其可驅動整體的氛圍。壁燈更溫暖,射燈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它充滿意境。現代中式燈與扎染相結合,里面摻雜著扎染元素的圖案往往帶有一些不同的韻味。中式燈雖說古樸寧靜,簡單但內容豐富,更有一種高貴典雅的感覺。扎染的燈飾多用于燈罩設計,其主要是燈罩的創新技術與扎染的圖案肌理、色暈相結合,具有獨特的風格魅力,也可以說是扎染在燈飾設計中的藝術作品。在當代技術和扎染工藝相結合的情況下,扎染工藝不僅是一門手工技藝,更是它的獨特和不可重復的特性,使得成為高附加值的藝術,扎染工藝應發揮自己的潛能,并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三、結語
現如今,扎染工藝在我們生活中出鏡率是非常高的,它被廣泛應用于各個設計領域。它匯聚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智慧精粹,傳承了我國民間藝術獨特的魅力。在服裝設計、家紡設計、燈飾設計等領域的創新應用下,扎染工藝有著獨特的藝術表達和豐富的藝術色彩,展現出時尚化,藝術化的民族風格,還能更好地給予人們的個性化需求,在促進中華民間藝術文化的發揚與傳承中起到了驅動作用。為了使扎染藝術能更長久更快的發展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還需要不斷的探索和實踐。隨著當今生活的成長與進步,時代的變化,我相信人們會創作出更多美好的扎染作品。
作者簡介:鞠詩萌,沈陽化工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代進,沈陽化工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