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景區免費開放之后,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非常多的便利條件,同時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對當地的旅游業、經濟發展都可以起到良好的帶動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景區免費開放政策實施之后,管理職能出現了明顯的變化,本文對此進行分析,并且對現有的管理機制進行整改,這樣才能夠實現社會效益。
關鍵詞:景區管理;免費開放;管理機制;轉變措施
近年來,人們的日常生活質量和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對旅游的需求越來越大。旅游行業的快速發展,對我國國民經濟的增長和發展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動影響和作用。同時,由于相關部門對旅游行業提出了整改要求之后,很多地區的景區實施了免費開放的政策。景區在收費時,與游客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利益關聯,也就是景區提供的各種服務其實都是有償的服務。但是景區在免費開放之后,景區內提供的所有服務都是直接由政府以及相關部門負責。也就是免費開放之后,景區已經逐漸成了具有公共性特征的機構,政府通過這些免費開放景區,可以為市民、游客提供更多休閑娛樂的場所,有利于豐富人們的日常生活。景區免費開放之后,內部管理職能發生了明顯的轉變,所以現有的管理體制也必須要及時更新,這樣才能夠保證管理效果。
一、景區免費開放后管理機制的轉變措施
(一)公司管理運作模式的轉變
隨著旅游行業的快速發展,人們對各個地區的景區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對景區進行日常管理和維護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為游客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氛圍,保證衛生環境,這樣不僅可以給游客留下非常良好的印象,而且還可以通過口碑,也就是“人傳人”的方式,吸引更多的游客,對當地的文化宣傳、經濟發展等都可以起到良好的帶動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景區免費開放政策實施之后,景區內管理人員必須要意識到環境衛生工作的重要性,同時還要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全新的管理方式和思路進行改革和創新。在對其進行分析時,將戚城文物景區作為分析對象,這樣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有針對性的轉變措施。根據實地考察和數據統計結果,發現戚城文物景區內總共有臨時工120多個人,在這些工作人員中,40-50歲范圍內的人數比例比較大,可以占據到總人數的80%左右[1]。由于這些工作人員具有臨時工的特征,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工作積極性并不是很高,同時工作效率也比較低。所以,為了從根本上上轉變這種現象,要對傳統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進行轉變。在景區免費開放之后,景區內部管理者可以將整個景區的環境衛生進行外包處理,也就是景區可以與清潔公司之間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這種合作主要是利用公司運作模式,這樣可以保證管理的效果。由于戚城文物景區屬于全供事業單位,所以在確定免費開放之后,該景區所有的費用都是直接由財政部門進行供給。景區在日常管理和發展過程中,所有涉及的費用,都需要按照規范化的程序請示,得到上級的回復和確認之后才可以執行。
(二)績效考核辦法的有效落實
景區免費開放之后,由于景區內的管理職能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所以傳統的管理機制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管理時提出的基本要求,必須要對管理機制進行轉變。要想保證管理機制的轉變效果,就必須要落實績效考核辦法,對一些先進的技術手段進行合理的引進和利用,比如可以利用人臉識別設備,所有景區內部的工作人員每天上下班必須要按時簽到。與此同時,還要組織專業人員成立監督組,利用明查和暗訪相互結合的方式,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對員工進行考察,這些都可以作為后期績效考核的依據[2]。績效考核辦法在實施過程中,可以與獎懲制度進行有效結合,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還可以對工作人員的行為起到良好的約束作用。
二、景區免費開放后管理機制轉變的方法論
(一)政府的管理職能
新形勢背景下,景區免費開放政策的提出以及落實,對于政府自身而言,也必須要進行一定的轉變,尤其是在管理職能方面。政府必須要認識到自己在其中的定位,同時要為服務機構提供更多的支持。所以政府必須要實現管理職能的轉變,這樣不僅能夠保證日常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而且還能夠避免出現嚴重的貪污腐敗問題。只有多個部門相互之間建立良好的協作關系,才能夠推動管理機智的轉變。
(二)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
文物景區在免費開放政策落實之后,必須要對一些新型的管理理念進行引進和利用,這樣可以對游客起到一定的吸引作用。但是由于景區的免費性特征,所以景區的收入也會減少,要想實現人流量和經濟效益的平衡,可以利用公開競標的方式,這樣即使無法保證資金的充足性,仍然可以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三、結束語
戚城文物景區自從實施了免費開放政策之后,管理模式、管理機制等方面都做出了對應的改變,對傳統的機制也進行了完善和優化。這樣不僅有利于景區管理水平的提升,而且還能夠提高景區的服務意識。
參考文獻:
[1]賀紅燕.我國旅游景區景點門票定價問題及對策——以濟
南天下第一泉風景區為例[J].管理觀察,2018(24):76-77.
[2]李鑫,方法林.開放式景區發展:差異、問題與措施、趨勢
[J].經濟師,2018(02):176-178+180.
作者簡介:孫久群,濮陽市戚城文物景區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