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全球信息化發展,海量數據出現,大數據技術不斷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對新聞傳播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同時對新聞從業人員也提出了新要求。文章通過研究大數據對新聞傳播的影響,探究新聞媒體應采取積極措施應對大數據時代的挑戰。
關鍵詞:大數據;新聞傳播;影響;應對
近年來,大數據對新聞傳播行業產生的影響不斷加深,改變了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催生出數據新聞等。這種變化必須引起媒體人的重視,如何面對這種挑戰,并抓住挑戰背后的機遇,積極尋求改變,是擺在新聞媒體人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大數據對新聞傳播的影響
(一)新聞來源的豐富
新聞是面向大眾的,大眾不僅是新聞的接受主體也是新聞的生產主體,在現實生活中,多種社交媒體的使用使媒體的信息來源更加豐富,可以說目前新聞的主要來源是網站、微博、微信、視頻直播等平臺。無論是報刊、廣播電視還是互聯網,都越來越依賴大數據分析。門戶網站可以利用網絡技術發布新聞信息,同時通過收集讀者對各類新聞的點擊率,來判斷讀者的興趣喜好,而通過大數據分析還能了解讀者對廣告的接受程度、閱讀習慣、購買訂閱意愿等訊息。通過這些信息的發布,收集與讀者的交互體驗,形成大數據庫,然后通過分析及時了解讀者需求層次,門戶網站可以有所根據適時調整新聞內容和廣告投放。
(二)新聞生產的沖擊
以往傳統媒體的內容受到版面字數、審查要求等多方面的限制,只能對新聞信息進行嚴格的篩選,雖然有內容精準明確,價值性高度集中的優勢,但是這種形式傳達的信息量畢竟是有限的,讀者沒有選擇權只能夠被動接受,無形當中就損失了大量的消費群體。網絡媒體及大數據的出現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一問題,極大地滿足了民眾對各種新聞的需要。民眾可根據自己的需求情況,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新聞。同時這種網絡媒體的門檻極低,每一個人都可以發表自己對于事件的看法,參與討論,特別是對于時事熱點和新聞事件的報道傳播,加快了新聞傳播的速度,極大地避免了傳統媒體時效性的弊端。
(三)新聞質量的把關
大數據時代帶來了龐大復雜的信息,新聞來源渠道不斷增加,對于所需要的數據能夠通過網絡平臺有效快速的分選提煉,然而數據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新聞自身的質量。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將新聞質量放在首位,新聞媒體人都要做好新聞質量的把關人,嚴保新聞質量。大數據時代下,大數據技術的運用對新聞質量的影響是利弊相當的,我們不但要看到大數據環境中豐富的新聞信息,也要頭腦清醒,仔細辨別這些數據當中注水、虛假的部分,加以剔除。
二、大數據環境下新聞傳播的應對策略
(一)全面提升新聞傳播的各項能力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新聞傳播面臨著巨大壓力,必須全面提升自身能力。這包括三方面:對大數據的整合與優化能力;對大數據背后新聞價值進行挖掘的能力;提高新聞傳播的精確性與實時性的能力。作為新時代新聞生產力的代表,大數據拓展了新聞傳播的范圍,更加貼近事件的真實情況,為深入報道提供了基礎,也能夠提高傳播質量。在大數據背景下,新聞傳播水平的提升是編輯素養提高的一種體現,是編輯綜合能力的整合。新聞編輯要從多方面、多角度對新聞進行挖掘和考慮,并結合數據圖表、照片等多種形式對新聞進行傳達,以此吸引更多的受眾,實現對新聞信息的整合、新聞價值的挖掘以及信息的實時傳播。在大數據背景下,不管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在編輯方面都要具備數據搜集加工以及完美呈現給民眾的創新能力,如此才能與當代民眾的閱讀方式、生活方式相適應,實現自身的長遠發展。
(二)轉變傳統思維 立足數據分析
在當下的社會環境中,新聞傳播必須打破傳統的思維模式,在堅持原有媒體的自我優勢的基礎上,積極融合新媒體,以新的視角,取長補短,謀求創新發展。大數據時代帶來了豐富的信息源,新聞內容永遠不可能匱乏,重點在于如何將這些繁雜的信息轉變為有價值的新聞。媒體人應該對于社會熱點充滿足夠的敏感度,不僅是從日常生活中挖掘新聞信息,更要重視網絡平臺上,特別是微信、微博、論壇等互動平臺上所流露出的群眾的愛憎取向。立足于大數據信息分析,從海量的數據信息尋找信息點,讓新聞更有價值。同時也要把握群眾的閱讀喜好和閱讀習慣,對其進行相應的內容推送,從而不斷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
(三)依托新媒體平臺 加強新聞傳播力
大數據的利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新媒體平臺,必須打造“新媒體+大數據”的發展模式,對新媒體的利用不能只是單一的某個新媒體,更應是多平臺、跨平臺的,包括文字、圖像、視頻等各類信息形式,讓民眾可以從多種渠道多種形式獲取他們所需的新聞。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要發揮各自的優勢,來滿足民眾多層次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張亞南.大數據時代的新聞生產變革[D].河南大學,2015.
[2]楊允.大數據技術對新聞傳播的影響[J].科技傳
播,2019,11(05):96-97.
作者簡介:杜麗,云南省玉溪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