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彩虹
摘要:我國戲曲發展至今,它經過幾百年的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表演形式,并運用各種方式,綜合在一起構成了現在人們所熟識的藝術表現形式,其中的寫意性就是其中一種最為鮮明方式之一,它在漫長的戲曲發展歲月中結合人們所熟識的事物加上適當的虛擬、夸張等方式形成了戲曲的寫意性,寫意性的產生在戲曲發展的長遠之路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同時促進了戲曲的無限發展和傳承,進而滿足現代觀眾的觀賞需求。
關鍵詞:戲曲;戲曲寫意及表現;寫意中的意境審美;虛實結合的寫意化
一、戲曲寫意及表現
世界三大古老戲劇主要指的是古印度梵劇、古希臘戲劇以及中國傳統戲曲等,其中我國傳統戲曲作為古老的三大戲劇之一,其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不斷演變、不斷革新,慢慢從上古歌舞孕育其實到明清傳奇、宋金院本、漢百戲、元雜劇以及唐戲弄等逐步完善形成了這一門具有多元化的戲曲藝術。經過幾百年的不斷提升,不斷提煉戲曲表演藝術也隨著不斷完善。它把“表演、雜技、舞蹈、文學、武術、美術、音樂”等多門藝術融為一體,形成自己獨特的綜合性藝術。中國戲曲藝術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蘊,散發著強烈的“詩”一般的氣質以及神韻,不管是表演形式還是文本題材,其藝術審美思維,藝術的呈現風格以及活態藝術和西方戲劇藝術都存在很大的差異性。然而中國傳統戲劇尤其是中國戲曲之所以能在世界戲劇舞臺上大放異彩,別具一格,其最為主要的因素就是中傳統戲曲自身具備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歷史底蘊和特有的“詩”性。尤其是中國戲曲中的寫意性藝術,寫意性地出現豐富了中國戲曲的形式和它的藝術特征,其中的寫意性藝術可以歸納為屬于中國特色美學思想的范疇之中談論,其的最具有突出的表現就是有著深迎幽遠、意與境諧、虛實相生積極的審美特征,這樣豐富且深長意義的藝術形式體現,通過戲曲舞臺的展現可以很好地引領戲曲受眾對于戲曲藝術的聯想和想象,使的觀眾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中感染到觀眾的思想情感達到傳達至悉的表現效果。
戲曲寫意藝術中意境創造乃是一種必然表現。它主要通過演員的舞臺表演,依據劇作家創作的劇本而進行的。劇本為演員提供了規定的有效的藝術數據依據和故事情景,劇本為演員規定了人物性格元素和藝術特征,演員要通過劇作家的文本進行演唱劇本的唱詞演繹劇中的人物,結合劇作家所創造的戲曲文本意境,再通過演員的唱念做打的有效結合,把戲曲舞臺內在意境和外在意境傳遞給觀眾。進而是中國戲曲整體一從劇本到舞臺一的審美特性和文學劇本相對應,戲曲的舞臺中的寫意性中的虛擬化、程式化為形式特征。把這些特征化二為一,為在戲曲舞臺中表現劇作家筆下的意境美提供了極大的空間以及戲曲整體意境藝術地寫生化。演員結合劇本寫意和舞臺的虛擬化的舞臺,依靠唱、念、做、打的表演形式和劇本所交代規定的情境、描寫的環境景物,作為表演中的再現情境的主要表達手段,通過寫意的表演藝術結合劇作家筆下的山川風物、藍天碧水、人物風情、花鳥蟲魚等擬定環境中,化為觀眾的“心像”,進而與劇中人的情感相交融,形成感人的意境美從而達到意境寫意性的表現效果。
著名的古文學家王國維所說,戲曲意境的表達要做到“寫情則沁人心脾”,所謂的寫是說戲曲劇作家所寫文字也就是劇本要寫‘情,只有“情”的特性才能深入人心。然而演員在舞臺演唱中將劇作家劇本中的“情”,通過演唱來將其轉化,使得劇本的意境達到“聲情并茂”為戲曲的表現效果更具有藝術感染力。舞臺戲曲是綜合性的藝術,各種表現手段的運用,能夠更充分地表表現出戲曲藝術創造的藝術美。戲曲意境美的內涵,如果從劇本文學的創作和演員表演的有機結合中看,王國維所總結的“寫情則沁人心脾,寫景則在人耳目,述事則如出其口”已經充分概括意境表現的結合以及意境寫意的有效意義。
二、寫意中的意境審美
從戲曲舞臺角度來言,中國戲曲審美特性它是藝術共性體的藝術載體表現,尤其是在意境的審美特征一論,有著深遠的說法,并是我們戲曲學界一直在努力探尋的一個意識問題。在于意境的審美特征中戲曲諸多學者提出了經過深入思考的見解,學者們提出戲曲寫意性中的意境審美的出現,主要是豐富了對中國戲曲審美特性的一種活態美學藝術的認識表現。除此之外筆者認為,從戲曲寫意性意境審美角度來縱觀中國戲曲史,戲曲寫意它創造出了擁有足夠的吸引力的意境藝術,它是中國戲曲的審美追求的一種綜合表現,是戲曲藝術載體體現藝術綜合美的表現;借鑒從諸多戲曲作品來看,戲曲舞臺的諸多舞臺藝術形式中它都具備了意境之美,無論演員、服裝、化妝、燈光、道具、幕景等,它主要源自中國的民間藝術傳統,又深植于廣大百姓的文化心理結構之中,進而突出觀眾的審美取向,意境的審美特性最終形成了戲曲舞臺表演的核心,為觀眾欣賞審美心理奠基藝術美的格局,從而形成了中國戲曲的“意境美”,并進而成為中國戲曲區別于其他民族的戲劇或其他類型戲劇的審美特性。無論是表演形式還是文本的寫意性構造,意境之美的作品必須意境審美真實的造物。
從意境的審美角度來言,真實感是審美意境的一種形式體現,其的真實主要表現為下面兩種,首先最為根本的一種是講究情感的真實,情感畢竟是活態體才能創造的產物,然而在戲曲這一大體系中主要是有,劇作家的文本情感、導演的靈活賦予和演員的演繹詮釋都是主要的情感創造者。意境情感的體現說明戲曲藝作為觀念形態的文學作品,必然有表現著原表現者特定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寄托,是否創造出感人的意境,則依賴于感情的真實與否。而另一種真實的意境主要出于想象中的原質,多源于自然界的產物,前面說到真實的感情出現于活態的人物中,那么與真實的客觀景物(想象的意境)交融,兩者意境表現出,其辭脫口而出,無矯揉妝束之態,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所以也很好地說明意境活態的情感與自然的意境情感是密不可分,它們在真實含有自然成分,自然以真實為底蘊,它既是真實的外在形態,又是更為廣闊的真實情感寫意。
三、虛實結合的寫意化
意境其實都是由各種藝術因素虛實結合形成的結果,它由特定的藝術形象及其表現出的藝術氣氛、藝術情趣、藝術色彩的集中呈現。我們從戲曲舞臺的各個藝術體產物中發現到,一種象征性的寫意化體現,從可能引發的幻想形象以及豐富的藝術聯想等共同組成戲曲中寫意的意境藝術。例如相類似戲曲舞臺上經常采用的一些象征符號來表現戲曲中特有的“寫意性”,道具的使用上,一桌二椅是其中一個常見的象征性符號,但是有時也會使用上真實的桌椅用為說明,有時也會利用山、石頭等象征的表現桌椅,以及抽象的藝術代替利用馬鞭代替騎馬、船槳能代替劃船的意境寫生將無限的生活環境展現在有限的舞臺環境之上,使得觀眾感受到一種活態、真實的藝術的享受。戲曲舞臺由于空間環境的局限所以在舞臺上所呈現的藝術表現,都是藝人們在生活中的日常動作等人們所熟識的事物加上適當的虛擬、夸張等方式形成了戲曲出來的“寫意性”,而寫意性又創造出許多的象征性符號來展現戲曲獨特的夸張、虛擬的藝術表現形式,由此循環促進了戲曲的無限發展和傳承,進而滿足現代觀眾的觀賞需求,戲曲舞臺表演藝術以及舞臺表現藝術的寫意通過虛實的有效結合,把戲曲化成為有效藝術形式載體,從而使得戲曲藝術更加精彩。更加精湛。寫意化的參與讓中國戲曲在世界藝術表演的眾多形式中脫穎而出,將我國優良的傳統藝術形式得到無限的生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中國傳統戲曲蘊含著我國幾千年來深厚的文化內涵,同時還將我國傳統的藝術很好地且集中地展現舞臺表演之中,其作為中華民族獨特的魅力藝術產物,它通過獨特的寫意將這意境美、藝術美、形態美的活化石展現在是人的眼簾之中,筆者通過寫意表現、意境的審美、虛擬寫意性得藝術形式去探索研究分析中國傳統戲曲表演藝術的意境美,從中自我感覺還是可以戲曲深入挖掘出戲曲獨立的審美價值,也有利于增強中國傳統戲曲表演的藝術魅力,更好地挖掘戲曲藝術內在的藝術價值,為進一步推動中國傳統戲曲的發展和傳承貢獻出自己最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