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智穎
[摘 要]事業單位為經濟社會提供公益服務,在發展的過程中,自身的建設是發展的內生動力和保障,通過內控管理體系的建設能夠有效地激發事業單位自身潛力,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在事業單位自身建設的過程中,通過以財務為中心的事業單位內控管理體系的構建,是事業單位自身建設的核心內容。文章對事業單位以財務為中心的內控管理體系構建及運行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財務管理;內控管理;內控管理體系
[中圖分類號]F810.6
1 事業單位內控管理
事業單位內控管理是事業單位自身建設的重要管理手段和方式,通過內控管理能夠使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固定資產管理、合同管理以及固定資產管理方面的管理水平和質量得以提升,從而實現事業單位更好地服務經濟和社會發展,更好地發揮事業單位公益服務的職能。
1.1 自身建設的規范化
事業單位內控管理具有自身建設的規范性,事業單位自身建設需要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及相應的規章制度完成事業單位職能相關工作,其完成的基礎是事業單位自身管理的規范性,規范性的實現是通過內控管理的制度、事業單位內控管理的實施、事業單位內控管理的流程和事業單位內控管理監督等各個環節的規范實施與執行來實現。從這一點上看,事業單位內控管理是事業單位合法合規、規范運行的重要保障。
1.2 發展的科學性
事業單位內控管理具有事業單位發展的科學性,新時代機關、事業單位要求從管理向服務轉型,其中事業單位,特別是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更是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力量。當前,事業單位發展過程中更注重發展的科學性,而以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的自身管理與建設成為事業單位發展科學性的重要體現。
1.3 發展的要求性
事業單位內控管理具有事業單位發展的需求性。事業單位實現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經濟社會中的科技、醫療、教育等惠及民生的各個領域服務,則需要更好地規范自身的管理,提升自身發展的能力,通過事業單位內控管理能夠較好地滿足事業單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
2 事業單位以財務為中心的內控管理體系構建
事業單位以財務為中心的內控管理體系構建,應以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體系建設為基礎和前提,通過財務體系的構建,逐步呈放射狀擴散,構成事業單位內控管理的網狀體系,涵蓋事業單位內控管理的財務管理、法律事務管理、固定資產管理、采購管理、人事管理等各個方面。
在構建事業單位以財務為中心的內控管理體系中,應建設財務管理的體系。通過財務管理體系的建設和完善,實現以財務為中心的內控管理體系建設。從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實踐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體系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建設。
一是對現有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體系進行建立健全與完善,通過制度建設來實現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合法合規建設。在制度建設的過程中,首要的任務是進行有效的財務風險與財務管理風險的防范,然后是對財務管理工作各個環節的梳理與優化,通過財務管理工作的內部管理體系的建設,實現財務管理的效率與質量的提升。此外對于監督體系的構建也是以內控管理中財務管理的重點,通過內部與外部監督相結合的監督機制建立,實現財務風險及財務管理風險的有效防控。
二是健全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具體管理規范,構建內部控制體系的具體實務操作指導方面沒有具體性的說明,在具體運用中仍然需要不斷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調整。這就導致大多數事業單位在構建財務管理機制時出現茫然的現象,面對大框架不知道如何進行具體的構建與應用。在規范的制定與執行過程中,應從事業單位自身發展和為經濟社會提供公益服務的特點出發,在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指導意見的制定過程中,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指導思想、基本準則、管理內容、相應規范等方面的內容進行充分地研判并完善,同時也應根據執行的效率與效果進行動態的調整與修正。
三是提高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在事業單位的財務內部管理工作中往往伴隨著一定的風險。首先,需要事業單位的管理人員樹立合理的風險意識,正確地認識風險、管理風險,提高預測風險的精準性,以保障事業單位的穩定運營和健康發展。其次,我國的事業單位需要建構與其職能配套的責任追究機制,嚴格按照該機制的標準來約束和監督各崗位人員的職責,一定程度降低單位出現不良行為的可能性。再次,事業單位需要不斷完善人員考核,嚴格入職標準,要求財務管理人員一律持證上崗,定期組織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培訓,定期分類分期分批地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的研討班,組織各級預算單位負責人、財會人員及單位領導進行研討,注重提升財務人才隊伍的水平,從內部控制環境和內部控制意識上提高管理人員對財務內部控制體系構建重要性的認識。最后,事業單位應該進行根據不同的主題季度財務會審,明確每個季度會審的檢查重點,在會審前需要討論詳細的方案,在會審后則需要以書面通報的形式匯報會計工作的重點情況、各項財務制度完善進度和執行情況等,并根據報告指出的問題制定和執行有效的整改意見,及時規范會計行為。
四是建立財務管理考核體系,完善的評價考核體系有利于事業單位對財務內部控制情況的掌控,在發現問題的同時需要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和完善措施。我們相信在這樣的環境下,事業單位的核心競爭力、經營活動的控制力和執行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進而實現其戰略發展目標。此外,科學的財務管理考核體系也能夠保證財務管理體系在公開公正合理的環境下促進事業單位的發展。
事業單位以財務為中心的內控管理體系構建,則是應在財務內部管理體系的構建基礎上,在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制度、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崗位設置及崗位職責內容、事業單位內部管理的流程、事業單位內部管理的監督、事業單位內部管理的評價以及事業單位內部管理的績效考核等方面協同建設,從而形成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的完整體系。
一是事業單位以財務為中心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體系,制度建設是事業單位內控管理建設的前提和基礎,通過相應的制度體系建設能夠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有據可依,實現規范管理。在事業單位以財務為中心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體系建設中,應圍繞著事業單位內部管理的財務、法律事務、固定資產、采購四大主體內容進行一級制度制定,在一級制度制定的基礎上對一級制度下的相關細化制度進行制定,使各個內容有制度保障。在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的制度建設上,應按照財務、法律事務、固定資產、采購的國家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結合事業單位發展的實際進行與事業單位發展實際相應的自身制度建設。
二是事業單位以財務為中心的內部控制管理的崗位設置與崗位職責體系,事業單位內控管理中重要的是對事業單位內部各個管理與服務崗位進行設置,通過崗位設置能夠使各個崗位,特別是行政服務崗位的職責清晰、明確,能夠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的各個崗位各盡其職,更好地完成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的相關工作,從各個管理崗位的實際出發,共同發力、精準發力,實現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的水平、效率和質量提升。在崗位設置的過程中,應結合事業單位自身的職能和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實際需求,同時也應根據事業單位自身人員的特點,充分發揮行政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工勤人員的特長和能力,使崗位設置發揮每個人的能力,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三是事業單位以財務為中心的內部控制管理的流程再造,事業單位以財務為中心的內部控制管理重要的是對于流程的梳理與再造,通過流程梳理,捋順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中的各個環節,使內部控制管理發揮最大的效能,從而實現單位內部管理的科學性、規范性。特別是對于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應根據財務管理過程的一般規律,從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活動的發生、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審批、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財務復核以及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終結四個環節進行相應的流程設置,以及流程權限的設置,通過流程管理能夠有效防范事業單位財務風險以及財務管理風險,帶動事業單位內部管理的合法合規,有效科學規范。
四是事業單位以財務為中心的內部控制管理的監督機制與體系,監督能夠有效提升內部管理的效率和質量,在事業單位以財務管理為中心的內部控制管理過程中應建立監督機制和相應的體制,在監督機制和體制建立過程中,不但要發揮事業單位自身的監督,同時還應引入外部監督,通過獨立于事業單位之外與事業單位發展相關領域的專家進行第三方的監督,能夠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的建設更加合法合規,規范有序。
五是事業單位以財務為中心的內部控制管理的評價體系,對于事業單位以財務為中心的內部控制管理建設而言,應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的效果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評價,通過評價能夠及時地發現在內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及時整改,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的水平和質量得到提升,從而實現事業單位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六是事業單位以財務為中心的內部控制管理的績效考核體系。績效考核是事業單位內部管理的重要手段,通過績效考核不但能夠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有足夠的工作積極性,同時也能夠通過績效考核實現事業單位工作效率的提高。與人員績效考核相對應的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也應進行績效考核,通過績效考核為提高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的水平和質量。
3 結 語
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的中心是財務管理,在財務管理過程中應在新政府會計準則下實現各類財務管理活動,同時通過財務管理帶動事業單位內部管理的各個內容、各個環節,從而實現以財務為中心的事業單位內部管理帶動事業單位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淑靜.從《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會計師,2014(16).
[2]袁俊春. 新時期事業單位財務內控的新舉措探析[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35) .
[3]馮永梅,王澤崗.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目標的變革[J].注冊會計師與審計,2008(9).
[4]遲玉新.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市場,20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