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蒸 許小兀 李文輝
[摘 要]以岳陽市農業科學院為特定研究載體,以院企合作實踐運行為主線,有效綜合院企合作過程中相關制度建設、管理的實踐精華,找出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的辦法,旨在提煉出地市級農業科研院所可模仿、可復制、可實行的院企合作的良好形式。
[關鍵詞]農業科研;院企合作;制度管理;岳陽市
[中圖分類號]F323.2
1 院企合作的制度建設
(1)院企合作的企業條件。企業必須是正常工商注冊、具有經濟實體的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是正常注冊的農民合作社。院企合作的是平等合作,是一種強強聯合,必須要求企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企業的負責人具有一定的高品質人格與高品位學識,有“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深刻認識,重視科學研究與應用開發,認同科研對產業的極大推動和促進作用。
(2)合作內容。①合作科研,農科院與企業針對有重大應用價值的課題開展聯合研究。②合作技術攻關,針對企業某一項新材料、新品種、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或應用技術等共同合作,開展技術攻關。③提供規劃、咨詢、培訓等服務,農科院為企業提供規劃、咨詢、培訓、并獲取合理收益的合作方式。④提供技術服務,農科院向合作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包括向合作企業派遣技術人員。派遣技術人員在派遣期間遵守對方的工作制度,切實履行正常的工作職責,原組織關系不變。⑤資源共享使用,農科院科研儀器設備、研究基地、辦公場所等有形資產與人才、品牌等無形資產與企業共享使用。⑥聯合為第三方提供規劃、咨詢、培訓、技術服務等服務。
(3)合作模式。①一般性合作。農科院與企業一般性的技術、科研合作。②戰略性合作。戰略性合作的重點,是指合作意義特別重大的合作。包括將合作的企業培育成生產性服務型農業龍頭企業的合作及彌補岳陽市農科院的能力不足的合作。前一類合作主要是本地區產業發展需求,在蔬菜、茶葉、生豬、小龍蝦、水稻、油茶、蘆芛等產業領域,適應現代農業發展,將合作企業打造成全產業鏈服務企業。后一類合作如與岳陽市國致咨詢有限公司等企業合作,導入優質資源,彌補岳陽市農科院自身能力不足,也能更好地服務于其他合作企業。
(4)合作機構。院長辦公會作為院企合作的決策機制,科管科作為院企合作的審核、考核及評價、科研管理機構,各下屬研究所或院開發與投資服務公司作為院企合作的申請與執行單位。合作機構根據合作模式不同而確定合作機構。對于一般性的合作,一般不成立合作機構。戰略性合作需成立合作機構。合作機構根據實際情況,雙方各派一名負責人作為正副組長,組員若干,并指定雙方的固定聯絡人。
(5)合作流程。首先由農科院相關執行的下屬單位提出申請,申請遞交到科管科,科管科負責審核并與主管科研的副院長溝通,獲得批準后執行下屬單位與合作意向企業洽談合作具體事宜。確定合作模式后,雙方互相考察對方,然后簽訂框架協議,正式開啟合作后依據實際情況另行商議簽訂具體的合作協議。合作雙方以簽訂的協議作為雙方開展工作的依據,并受協議約束。
(6)合作管理。①日常管理“申請單位”參照框架協議和合作協議,結合院企合作制度、農科院其他管理制度,實施對合作項目進行日常管理。農科院的院企合作參與人員的日常管理原則上由各執行單位參照簽訂的院企合作進行管理,遵守對方的工作紀律并對對方商業秘密的保密紀律。②財務管理。院企合作項目中,正常出差按照協議要求一般采取向對方報賬的制度,對于對方按協議支付的技術轉讓費、科研服務費等必須轉入農科院指定的賬號,并且所有收入以及費用支出必須接受院財務科監督,院企合作參與單位、團隊或個人必須嚴格按照院財務科有關財務制度執行,不得體外循環或設小金庫。根據協議,如果合作方需提供出差費用報銷的,等同于正常上班。
(7)考核與激勵。院企合作參與人員的日常工作是考核的基礎,合作的效果通過總結的形式形成考核依據。農科院作為一類公益事業單位,針對全院人員執行了績效工資,院企合作參與人員的考核也作為績效的依據。如何提高工作積極性,合理有效的績效工資是重要的一環,也是工作的難點問題。相關的激勵制度由院人事科在深入座談調研的基礎上,廣泛征求院企合作參與人員的意見制定。績效工資主要有質與量、勤與績、常與新、獎與罰、民主與集中五個原則。即工作的質量與工作量結合,平時的考勤與業績結合,經常性的工作與新工作結合,獎勵與處罰相結合,民主與集中相結合的原則。
2 院企合作的實踐成果
(1)與湖南洞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2004年成立的湖南洞庭種業有限公司,自主開發水稻科研成果。在10多年的時間里,公司將原來500萬元資產發展成3600萬元。2010年由中種集團收購洞庭高科自然人股份。目前農科院占股22.45%。農科院的水稻研究所集體并入洞庭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科研投入全部由中種集團負責。院企合作形成了科研支撐企業,企業反哺科研的良性循環,且科研成果完成人在成果轉化中得到了實惠,既創造了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又使科研發展駛入了快車道。農科院與洞庭高科及其控股企業正在計劃新一輪更高規格的院企合作。
(2)與湖南博達隆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合作。湖南博達隆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融科研、生產、開發、經營于一體的科技型企業,注冊資金500萬元。公司主要從事農作物種子、種苗研究;農業技術服務;農作物種子、種苗的生產與銷售等項目。原岳陽市農科所與湖南博達隆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開展西甜瓜等合作,成功培育的洞庭一號、二號等西瓜新品種20多個,僅岳陽市種植面積達到25萬畝,年產值20多億元。
(3)與湖南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合作。雙方已經簽訂了戰略框架合作和具體的合作協議,雙方在優勢互補、共商共建、合作共贏的原則下,共同成立了院企合作領導小組。通過合作,農科院把水產科研示范基地打造成農業產業創新型發展共享平臺和特色城市小型公園,進而實現經濟、生態、科研效益和增進干部職工的福利。農科院不但可以獲得每年30萬元的基本收入,還獲得一定的服務收入,并使基地更加美化,開創農產品加工的新學科。農科院與十三村的合作正在穩步有效推進中。
(4)與湖南久鴻家庭農場合作。岳陽市農科院的經作所與蔬菜所已經與湖南省岳陽市臨湘市白羊田鎮湖南久鴻家庭農場已經簽訂了五年期共60萬元金額的合作協議。由農科院經作所與蔬菜所為湖南久鴻家庭農場提供蘆芛等種植技術,第一批蘆筍5萬株已種植,目前生長良好。
(5)與岳陽海吉星合作。岳陽海吉星由深圳市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主導投資建設,岳陽市農科院占股10%。項目總占地2100畝,總投資50億元。海吉星項目將以岳陽一級農產品批發市場、湘北農產品集散中心為總體發展定位,充分發揮岳陽市的蔬菜產地資源優勢,本著立足岳陽、輻射中部的發展布局,成為全市及周邊地區規模大、功能完善、配套齊全的現代化農產品批發市場。
(6)與岳陽市茶葉協會、湖南遠山茶業有限公司、臨湘白石千車嶺茶葉有限公司合作。岳陽市農科院茶協和茶企簽訂合作協議,通過合作,促使農科院進入到茶葉的科研領域,開辟新的研究方向,并使農科院的茶葉相關的科研人員提供了科研平臺。岳陽市農科院與岳陽市茶葉協會簽訂合作協議,湖南遠山茶業有限公司代表岳陽市茶葉協會與岳陽市農科院具體執行合作協議。雙方共同推進“岳陽黃茶”地理品牌的工作,并對茶葉種植與加工企業正在簽訂合作協議。岳陽市農科院與臨湘白石千車嶺茶葉有限公司準備簽訂院企合作協議,開展茶葉技術研究和科學試驗。
(7)其他合作。岳陽市農科院與湖南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家樂糧油等企業合作也正在簽談中,與洞庭高科、海吉星、新泰和、佳和、中洲漁場等企業的合作,也正在進入新的階段,有的從一般性合作進入到了戰略性合作,合作的深度與廣度都大大增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院企合作中存在的問題
在院企合作中,岳陽市農科院取得了良好的成績,但工作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院企合作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干部職工的工作量會有增加。其次,企業作為自主盈虧的市場化組織,對人的要求以經濟效益為主要導向,對人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最后,農科院作為公益事業單位,對于績效的考核不可能完全市場化,在院企合作中如何處理工作績效的事務始終是工作的難點問題,績效又是院企合作有效性極其重要的一環,目前正由人事科牽頭組織調研,尚待進一步完善之中。
4 加強院企合作的主要對策
(1)加強培訓和溝通,提高干部職工的認同。院企合作執行在于全體干部職工的積極參與,只有思想上得到了較為一致的認同,院企合作才能高效推行。得到思想上的認同,需要加強政治思想工作,加強干部職工經常性的培訓和溝通,使干部職工充分認識到院企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加強領導和管理。院企合作需要領導干部的重視,尤其是重要領導干部和主管科研的領導干部重視。院企合作需要重要領導干部親自部署,率先垂范,才能強有力地推行下去。在院企合作中,領導嚴格按照院企合作制度來加強院企合作管理,院企合作工作宜采取公司化管理,重視科研成果轉化,經濟效益優先。
(3)專人負責,績效優先。院企合作中參與的合作人員中,每一個合作中必須要有專人對接,專人負責,并將院企合作作為重要甚至主要的工作內容,院企合作的業績作為干部職工的重要甚至主要考核對象。院企合作參與的干部與職工,工作業績采取市場化導向,淡化身份與職稱,要求績效優先考慮,以業績與能力確定收益。
(4)注重調查研究和工作總結。院企合作作為農科院的重要制度,實行的時間并不長,經驗不足,理論探討和制度構建尚不完善。另外,合作的企業情況不同。需要農科院在合作中多做調查研究,為工作開展提供參考。院企合作中系統進行總結,提煉成果,找到合作的關鍵環節、精準方向,進而形成院企合作的理論,做好制度修正與完善工作。
(5)聯合其他科研、咨詢、互聯網力量,形成平臺。農業科研方向多,農科院需要與其他兄弟科研院所、大學合作,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為合作企業導入優質的科研資源。院企合作不單純是與企業進行科研合作,還涉及科技成果如何高效轉化以及企業項目運營的問題,需要本地具有一定勢力的企業咨詢公司提供支持與幫助。農業科研與互聯網企業合作,利用互利網企業在平臺打造的優勢,整合細分行業上下游的垂直鏈條,或整合本區域的參與方,形成產業鏈區域平臺,助力科研成果的產業化,并促使農科院在院企合作中能形成開放式平臺,為參與合作的企業提供一系列的高水平一站式服務。
參考文獻:
[1]許光輝.洞庭種業:為稻農圓夢[J].中國農村科技,2006(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