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蓓
[摘 要]國有企業現階段在針對參股公司進行投資管理的時候,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同時還會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影響。因此,文章針對當前國有企業在參股公司投資管理時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且結合實際情況,提出有針對性解決措施,為完善投資管理制度提供有效保障。
[關鍵詞]國有企業;參股公司;投資管理
[中圖分類號]F830.593國有企業在現代社會發展過程中,不僅能夠推動我國國民經濟的增長,而且還能夠結合現代社會的發展形勢,積極提出一系列的改革和創新措施。國有企業在日常運作過程中,會受到國家各種戰略思想的影響,特別是有很多制度的提出,都與國有企業的經濟效益具有密切聯系。國家當前提出積極鼓勵推進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方案,該方案在提出和具體落實過程中,其根本目的是為了推動國有資本、集體基本等相互之間的交叉持股,實現相互之間的有效融合。這樣不僅有利于促使所有制的資本可以實現取長補短的目標,而且還能夠推動自身的發展。國有企業在針對所有參觀公司進行投資管理的時候,仍然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將會直接影響到投資管理效果,同時還會對國有企業自身經濟效益產生影響。
1 國有企業對參股公司進行投資管理時現存問題
1.1 國有企業缺乏對投資管理的重視
很多國有企業在日常運作過程中,在針對參股公司進行分析的時候,往往都是將關注點放在收益和回報方面。在這種背景下,在日常的經營管理過程中,國有企業就會比較看重控股,這樣在某種程度上,就會逐漸形成一種具有穩定性特征的收益業務。但是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這種情況下很難形成具有實質性意義和作用的股權管理體系。國有企業在針對參股公司進行日常投資管理的時候,只是更加關注一些“并表”的業務內容。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如果參股企業在日常經營管理過程中,其整體經營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在規定期限內很難獲取到相對應的收益。[1]那么在這種背景下,投資企業本身也會由于持股比例低、投資資金比較少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參股企業會以一種“隨意發展”的狀態經營。除非參股企業在日常運作過程中會出現一些重大事項,否則很難會引起國有企業的關注和重視。
1.2 國有企業與參股公司很難達成良好的合作意識
股權管理雖然在某種程度上與企業管理之間存在著相同之處,但是兩者之間的差異性更加明顯。導致這一現象出現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股東本身的構成具有多元化的特征,股東相互之間的博弈需要保證一定的平衡性,特別是在協同合作背景下,會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標準。在這種形勢下,如果在實際管理過程中,股東在委派董事的時候,只是單純考慮自己的利益等問題,那么在相互之間的溝通和協調過程中,就會產生非常高的成本。除此之外,如果董事在代表股東的時候,并沒有合作意識,同時也并不想要雙方實現共贏,那么就會導致很多大股東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時候,自然而然地忽視很多小股東的利益。同時,一般經理層在日常開展業務的時候,都會代表一些大股東的利益,也就是說經理層代表的股東群體,往往具有關鍵性的作用。[2]經理層在這種背景下,可以利用股權多元化的特征,對董事會成員進行裹脅操作,這樣做的最終后果就是直接導致股東的利益出現偏差。比如企業在日常針對自己的發展目標進行構建和落實的時候,由于受到這種現象的影響和沖擊,導致企業自身的目標會逐漸從長期股東價值最大化,逐漸轉變成為一種短期的行為。
2 國有企業對參股公司進行投資管理時的具體措施
2.1 結合參股公司的差異性確定不同的投資管理措施
國有企業在現代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其整體發展勢頭比較良好,是國民經濟增長和發展的主要推動力之一。國有企業在日常經營管理過程中,會適當參與到一些投資管理的項目中,但是國有企業在對參股公司進行投資管理的時候,很容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導致投資管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甚至嚴重的時候,還會導致國有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遭受到嚴重的威脅。在針對這一問題進行處理的時候,要結合實際情況,積極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與各個不同類型的參股公司進行綜合分析,這樣有利于提出符合不同參股公司的投資管理措施。
參股投資的根本目的、行業以及地域分布等這些因素本身就具有多樣化的特征。參股公司在日常運作過程中,無論是整個操作過程的復雜性、規范性等方面,都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正是由于這些差異性,導致參股股東在針對各種不同類型的參股公司進行參與和管理的時候,要根據不同利益情況、不同管理需求等,提出有針對性的管理措施,這樣才能夠提高投資管理水平。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要從實際角度出發,與各種不同參股公司的實際運作情況進行結合。[3]在這一基礎上,要結合實際情況,對各個參股公司進行準確有效的定位和科學合理的判斷,根據不同局面和不同參股階段,為其提出有針對性的管理措施。一般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如果涉及的參股公司規模比較大的時候,可以通過分級或者是分類措施的合理利用,實現對該問題的合理處理;反之,如果是一些規模比較小的參股公司,則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利用特殊的管理方式、或者是利用具有一定靈活性特征的“游擊戰術”,這樣才能夠提高投資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2.2 搭建良好的合作平臺
國有企業在日常經營管理過程中,要想實現對參股公司科學合理的投資管理,并且保證的效率和質量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就必須要從源頭出發,實現對源頭的合理控制和管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要結合實際情況,與信息技術進行有效結合,建立合作股東數據庫,對現有的合作股東、或者是有合作意向的一些潛在客戶進行各個方面資料的收集,將這些資料全部都按照分類輸入數據庫當中。與此同時,還要對參股投資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的可行性進行科學合理的判斷和分析,特別是在進入合作股東之后,該股東是否具有良好的合作價值等,對這些方面的因素和問題要進行科學合理的評估和判斷,對其是否具有可靠性進行確定。參股公司在構建和具體開展業務的時候,要保證參股公司在合同、相關規章制度的構建和具體落實過程中具有實質性意義和作用。除此之外,還要在實踐中將參股公司投資管理經驗,也一并納入制度的制定和落實當中。這樣不僅有利于從根本上保證參股股東權利的有效落實,而且還能夠搭建良好的合作平臺,實現雙方的共贏。
2.3 構建全方位、多渠道的管理架構
國有企業對參股公司開展投資管理的時候,其根本目的是為了從中獲取到相對應的經濟效益,避免各種不同類型風險的影響,導致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也受到影響。在實踐中,要結合實際情況,與各種不同類型需求進行結合,同時還要實現股東會、董事會表決機制等一系列制度科學合理的利用和落實。與此同時,還要對參股公司采取更加專業和全面的管理措施,這樣才能夠為國有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提供有效保障。除此之外,在具體管理措施實施過程中,還要利用與控股股東相互之間的良好合作基礎等,構建和落實具有多渠道、全方位特征的管理架構,保證與實際情況相符合的制度可以落實到實處。
2.4 突出投資效益的重要性
參股目的其實具有多樣化的特征,但是最本質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取到相對應的投資回報,也就是說企業在本質上的營利性特征會充分發揮出來。投資回報通常情況下,都會集中體現在財務方面,也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財務是參股股東比較常見的一種管理措施。凡是以投資回報作為主要目的的參股項目,在具體開展和日常管理過程中,要將財務監督和管理在實踐中的重要性充分發揮出來。與此同時,還要構建具有完善性特征的財務監督和管理機制,這樣做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促使財務監督和管理的實施力度可以得到強化。這樣不僅有利于適當降低其中的隱藏風險,還能夠實現雙方利益的最大化。
3 結 論
國有企業對參股公司的投資管理,離不開規范的制度、多渠道的管理架構,同時還需要將財務監督管理在其中的重要性充分發揮出來。通過這種方式進行投資管理,不僅能夠降低風險,而且還能夠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張向麗,池國華.企業內部控制與機構投資者羊群行為:“反向”治理效果及異質性分析[J].財貿研究,2019,30(1):99-110.
[2]宋方敏.我國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的探索與風險[J].政治經濟學評論,2019,10(1):126-150.
[3]王曙光,楊敏.地方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模式創新與運行機制[J].改革,2018(12):131-141.
[4]付云.產權視角下資源型國有企業資產管理深化改革研究[J].中國市場,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