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新宇
摘 要:力群木刻版畫博取中外,古拙厚重,重視傳統,鐘情民間,妙趣橫生,借景抒情。其作品的構圖推敲嚴謹,巧而不浮。尤其在花鳥小品的構圖上,生動傳神,極具藝術魅力,是中國當代木刻版畫的優秀典范。
關鍵詞:力群木刻;構圖法則;版畫藝術;民族美術
力群先生是新中國成立后現實主義題材木刻版畫的奠基人和開拓者。力群先生生于山西,從小就愛畫畫。他漫長的藝術歷程主要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左派文化運動”對藝術家有很大的影響,這也促使力群先生早期的創作是以革命斗爭主題為主;第二個時期,則是在“毛澤東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的革命精神的指導下,他的作品主題是生動而有趣的鄉土民俗;第三個時期,新中國成立后力群先生開始以花鳥魚蟲作為畫面的主題內容,這也是他對祖國未來美好生活愿景的熱愛。
木刻版畫有許多類型的構圖方法,包括對稱、散射、附聚和S形組合。力群先生重視傳統的同時也尊重藝術規律,鐘情民間,他的作品各種物象的組合妙趣橫生,對角線組合物和傾斜組合物都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第一,S形構圖法。這是藝術家木刻版畫中使用最多的“之”字構圖法,也是中國山水畫中用的很多的一種方法。通過旋轉方向加深畫面的縱深感,給畫面帶來視覺的沖擊,讓觀賞者對版畫產生很強的空間感。
第二,C形構圖法。力群先生在這種構圖里努力讓畫面中留下一個出口。而這個出口,有利于畫面的均衡,在視覺上形成疏密的對比,讓作品更加通透,有疏有密。
第三,對角構圖法。這是典型的西方繪畫的構圖方式,通常將主要的描繪內容放在畫面的兩個對角上,讓畫面有一個視覺的線索,從畫面的一端慢慢移動視線看到另一端,從而瀏覽整張作品。這樣觀眾會形成一個視點的連續,不僅增強了畫面的韻律,而且很好地傳遞了藝術家需要傳遞給觀眾的畫面形象和內容。
第四,截取式構圖法。這是藝術家捕捉對象的一部分或表示對象的一部分能力,并且將其放置在圖片中以突出顯示該部分,從而形成強烈的視覺表達。尤其是在力群先生的動物題材的版畫中,非常喜歡用這種手法,來表現畫面動和靜的關系。
力群先生的花鳥和動物主題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他的情緒和感受,反映出創作主題的變化。藝術家的繪畫語言借鑒了很多民間的傳統文化來表現,比如剪紙、木雕等。藝術家的作品將簡單和普通的東西升華為獨立的自然狀態,不是尋求個人的完美,而是尋求和諧與統一中的變化。
中國古代的文人墨客喜好用詩歌和歌曲來表達情感和思想,而微妙和內斂的傳統藝術家們也喜歡依靠場景來表達自己的憂慮。隨著社會的發展,花、草、鳥、獸、魚、蟲已經成為人們習慣和常見的藝術題材。在力群先生的版畫中,有許多動物、花卉和鳥類的作品。力群先生的木刻版面作品致力于營造平靜祥和的氛圍,追求對生活的態度。特別是他的后期作品中,表達了他對生命的關注,體現了他對生活的熱愛和贊美。
通過分析力群先生木刻版畫的藝術特征和構圖方法,來研究藝術家在整個藝術生涯中的創作脈絡,從而為找到中國木刻版畫發展的藝術概括提供參考依據。力群先生作為左派木刻版畫家的代表,影響了一代代新中國的木刻版畫藝術家,他的作品表達出了對祖國深深情誼和對勞動人民的熱誠關懷。
參考文獻
[1]力群.力群美術文學評論集[M].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0.
[2]力群.晚霞集[M].北京:中國現代美術出版社,2004.
[3]力群.土地與人民:力群版畫藝術七十年[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4.
[4]力群.余暉集[M].北京:中國現代美術出版社,2008.
[5]力群.梅花香自苦寒來[M].成都:四川美術出版社,1985.
[6]力群.力群版畫選集[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