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嘉瑜
摘 要:《語文課程標準》開篇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語文新大綱強調,口語交際“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這就要求在語文教學中,要依據小學認知特點,利用教材優勢,抓住課堂這一陣地,面向全體學生設計多種形式的訓練方法。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口語;語文
口語交際是訓練聆聽、表達、合作、收集信息、處理信息能力的綜合訓練。這種能力是一種在交往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靈活、機智的聽說能力和待人處事能力。不僅表現在說的準確、流利上,更表現為說的狀態、形式上,也就是要求在口語交際的時候,要表達自己的思想,體現自己的修養和素質。從社會的需求看,口頭語言是最基本、最便捷的交際工具,而且較強的口語交際能力也成為了每個人適應現代社會的最基本的能力需求。低年級是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發展的起始階段,是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也是形成口語交際能力的黃金時期,尤其要引起我們的關注和重視。
一、小學低年級口語交際現狀
小學生入學前已具備了基本的日常會話能力。但會說不等于能說,能說也不等于好說。好說,就是要說得有理、有情、恰當、親切、動人。口語交際作為人類社會生活中的一種社會活動,有實實在在的作用,而且隨著現代載體和傳播媒體的發展,這種作用會顯得越來越重要。而因為種種原因,小學低年級語文口語交際能力令人擔憂,筆者認為目前小學低年級語文口語交際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語言匱乏,不會說
所謂不會說,是指一部分小學生說話經常出現吞吞吐吐、含糊不清、詞不達意、顛三倒四的現象。又可以細分為兩個層次。
1.不知道該怎么說。在口語交際課上,學生由于生活經驗貧乏,積累的詞匯不夠豐富,在說話時還常常受方言影響,將不規范的方言詞摻雜其中,這就造成了語言表達上的障礙。
2.說不好,亂說。這類學生愿意與人進行口語交際,但說話抓不住重點,離題萬里,回答課堂提問東拉西扯,漫無邊際,不善于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組織要說的內容,話語連貫性差,缺乏條理性。
(二)缺乏勇氣,不敢說
在小學低年級語文口語交際教學過程中,學生普遍膽子小,怕說錯話,口語交際時扭扭捏捏,東張西望,不知所云,這些都是學生不敢交際的表現。有一些學生,他們成績較好,但性格內向,從不多言。在課堂上他們能全神貫注地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但問題理解后,就情緒放松,不愿舉手,不愿過多顯示自己,競爭心理不強;還有一些學生害怕說話不當、舉止失措而當眾出丑,害怕一旦說錯被同學嗤笑,挨老師批評。
(三)不善于傾聽
口語交際雙向互動,不但要求說者會說,還要求聽者會聽。在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學生往往犯這樣的錯誤:在課堂上孩子總以自我為中心,而急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當自己說的時候,情緒高漲,熱情投入;而當別的同學在說的時候,就不注意仔細聽了。
二、尋找對策,強化交際
(一)扎實抓好教材中的口語交際訓練
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首先要依托語文教材。語文教材中語言因素十分豐富,為我們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提供了較廣泛的內容和多種形式。因此,教師要十分重視引用教材內容和形式,加強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訓練。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訓練:
1.引導學生仔細看圖,積極培養學生仔細觀察圖片的能力,注意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如從遠到近,從上到下,從整體到部分觀察和分析,為進一步口語交際做好充分的準備。
2.在指導學生口語交際時注意口語的連貫性和語句的通順。要求學生先想后說,把一個句子或一件事說清楚,說完整。
(二)創設情境,引導說話,讓學生從“演”中說
低年級學生好動、好奇。教育者必須注意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在課堂要想方設法,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的興趣,激發學生情感的孕育,達到學生“樂讀、樂學、樂說”的目的,“要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主動的鍛煉口語交際的能力”。因此,要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創設多種多樣的交際情境,將說話訓練融入生動有趣的表演中。
(三)利用閱讀教學進行訓練
學生口語交際的訓練除了在系統安排的口語交際課上進行認真練習外,還要自然融合在閱讀教學中。如,學習《蜘蛛開店》一文時,可以向學生提問“你覺得這是一只怎么樣的蜘蛛?你在這只蜘蛛身上得到了哪些啟示?”并安排小組討論。在閱讀教學中,在指導閱讀的同時進行口語交際。或以小組的形式開展討論和合作做題,讓學生在寬松的小天地里暢所欲言,發表見解,或讓學生當小老師,對學生匯報的學習內容進行評價。只有在這種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進行口語交際,才有利于培養學生說話準確、簡練、有條理的能力。
(四)及時表揚和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師眼中是最好的,低年級的孩子最喜歡聽到老師的表揚,一聽到表揚就會有更好的表現,因此在課堂上要及時表揚守紀律的學生,使其他同學受到感染。當學生回答正確完整,即時對他們的表現給予肯定,讓每一位學生都感受到希望和鼓勵,體會成功的喜悅,覺得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更加堅定學習的自信和勇氣。對學生學習上的點滴進步,要給予鼓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總而言之,良好的口語能力是人與人相處的必備條件,也是每個人必備的素質,小學階段是一個人發展語言的黃金階段,作為語文教師對學生應扎實訓練,充分利用母語的環境和條件,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為孩子將來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以適應現實生活和未來社會的需要。
參考文獻:
[1]余愛貞.談小學低年級口語交際現狀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