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 寧,王 磊,李弘毅,馬昱博
(1. 重慶化工職業(yè)學院 化學工程學院,重慶 401220;2.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研究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1)
丙烯酸(酯)是一類重要的大宗化工產品[1],主要是通過丙烯氧化法和乙炔羰基化法獲得[2-3]。 乙炔羰基合成丙烯酸(酯)工業(yè)生產技術始發(fā)于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德國,是由德國化學家Ottoo Reppe在1939年發(fā)現,因此又稱作Reppe反應。 Reppe反應最早采用化學計量法,以羰基鎳為羰源[4]。 由于羰基鎳劇毒,同時羰基鎳的分解造成了大量鎳的流失,再生、大量處理有困難,勞動保護不易解決,因此不適合用于工業(yè)化生產。 鑒于化學計量法存在的問題較多,隨后發(fā)展了催化法,催化劑為羰基鎳,但是需要150℃以上的反應溫度,羰基鎳會分解揮發(fā),鎳的損失嚴重,同時乙炔在高溫下也有分解傾向,丙烯酸(酯)與乙炔可聚合,容易造成危險后果。 因此,催化法用于工業(yè)生產也有一定問題。 20世紀50年代,Rohm & Hass和Row-Badische公司分別對其進行改進,發(fā)展了后來得以工業(yè)化的高壓法,催化劑往往在使用鹵化鎳的同時,加入其它金屬鹵鹽類,如鹵化銅、鈷、汞、鉻、鋅等[5-6]。 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所做過類似的研究[7-8],以鹵化鎳和鹵化銅作為主催化劑,以三苯基膦加烷基化合物、三苯基膦、乙酰丙酮為配體,在180~200℃和8.0MPa的壓力下,得丙烯酸甲酯的產率為72%~78%。華東理工大學的Shi Li等[9]以鎳改型的Y型分子篩為催化劑, 銅鹽為助劑,在235℃的反應溫度下研究了乙炔合成丙烯酸的反應,丙烯酸的收率可達60%以上。該法的優(yōu)點是對催化劑要求不高,但是反應條件相對苛刻。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所的王公應等[10-11]先后報道了以醋酸鈀為催化劑, 對甲苯磺酸和三氟甲磺酸為助劑, 丙酮為溶劑, 二苯基-2-吡啶膦為配體,在60℃的反應溫度下,乙炔的轉化率可達99%以上,丙烯酸(酯)的收率可達90%以上。 該法的優(yōu)點是反應條件溫和,但是催化劑相對昂貴,最關鍵的是催化劑的穩(wěn)定性較差, 主要原因是催化劑為均相催化劑,催化劑的流失不易控制。
總之,乙炔羰基合成丙稀酸(酯)的催化劑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要么是反應條件苛刻,要么是催化劑為均相催化劑易于流失。 因此,發(fā)展一類高效、穩(wěn)定的多相催化劑, 在溫和的反應條件下合成丙烯酸(酯)具有迫切需要。
本文制備低負載量的PdCl2/SiO2催化劑,考察其乙炔液相羰基化合成丙烯酸反應中的催化性能及影響因素。
氯化鈀、二氧化硅、四氫呋喃、對甲苯磺酸、二苯基-2-吡啶膦(2-PyPPh2),分析純,天津化學試劑一廠;濃鹽酸,化學純,烏魯木齊石化;乙炔、一氧化碳均為鋼瓶氣,純度99.99%,烏魯木齊石化;蒸餾水,自制。
采用等體積浸漬法制備二氧化硅負載PdCl2催化劑: 將17.7mg PdCl2加入到14mL 0.1mol/L的鹽酸溶液中,待溶液澄清后,加入10g 二氧化硅室溫下靜置4h,然后在180℃下烘干3h,得到一無色固體,命名為0.17%PdCl2/SiO2催化劑。
將0.17%PdCl2/SiO2催化劑(0.1~1g),四氫呋喃(30mL),對甲苯磺酸(0~0.7g),2-PyPPh2(0~0.3g),水(20mL)依次引入到200mL高壓反應釜中,密閉,然后用N2吹掃3次、乙炔氣吹掃3次、充乙炔氣至0.1 MPa,然后充一氧化碳至1.1~6.1MPa,加熱,升溫至反應溫度(40~60℃),反應1~4h。采用氣相色譜分析(島津GC-2014)反應體系中各組分的含量,HP-5 色譜柱,氫火焰檢測器。
在50℃,1.1MPa(V乙炔/V一氧化碳=1/10),反應時間2h, 對甲苯磺酸0.5g,2-PyPPh20.1g的反應條件下,考察催化劑0.17%PdCl2/SiO2的用量對乙炔的轉化率和丙烯酸的選擇性的影響,結果見圖1。

圖1 催化劑用量對乙炔轉化率和丙烯酸選擇性的影響
從圖1可以看出,隨著催化劑用量增加,乙炔轉化率和丙烯酸收率逐漸增高, 當催化劑的量(0.5g)相對于乙炔(乙炔分壓0.1MPa,200mL反應釜)的質量比達到0.0026時達到最大值,分別為88%和87%,丙烯酸的選擇性達到99%以上; 再進一步增加催化劑的量,乙炔轉化率和丙烯酸收率保持不變。 因此,較合適的催化劑與乙炔的質量比為0.0026, 即本研究工作中的0.1MPa的乙炔,催化劑的用量為0.5g。
在50℃,1.1MPa (V乙炔/V一氧化碳=1/10), 反應時間2h,催化劑0.17%PdCl2/SiO20.5g,對甲苯磺酸0.5g的反應條件下, 考察了2-PyPPh2配體的濃度對乙炔轉化率和丙烯酸選擇性的影響,結果見圖2。

圖2 2-PyPPh2質量濃度對乙炔轉化率和丙烯酸選擇性的影響
從圖2可以看出, 隨著2-PyPPh2質量濃度的增加,乙炔轉化率和丙烯酸收率均顯示了較快增長,當質量濃度達到2mg/L時, 進一步增加2-PyPPh2的含量, 乙炔轉化率和丙烯酸收率呈現緩慢增長趨勢,直至質量濃度達到6mg/L時,乙炔轉化率和丙烯酸收率達到最大值,分別為88%和87%,再進一步的增加2-PyPPh2的含量,乙炔轉化率和丙烯酸收率不再增加。 因此,較合適的2-PyPPh2的質量濃度為6mg/L。
在50℃,1.1MPa (V乙炔/V一氧化碳=1/10), 催化劑0.17%PdCl2/SiO20.5g,2-PyPPh20.1g,反應時間2h的反應條件下,考察了對甲苯磺酸濃度對乙炔轉化率和丙烯酸選擇性的影響,結果見圖3。

圖3 對甲苯磺酸質量濃度對乙炔轉化率和丙烯酸選擇性的影響
從圖3可以看出, 隨著對甲苯磺酸質量濃度增加, 乙炔轉化率和丙烯酸收率均顯示了較快增長,當質量濃度達到4mg/L時, 進一步增加對甲苯磺酸的含量,乙炔轉化率和丙烯酸收率呈現緩慢增長趨勢,直至質量濃度達到10mg/L時,乙炔轉化率和丙烯酸收率達到最大值,分別為88%和87%,再進一步增加對甲苯磺酸的含量,乙炔轉化率和丙烯酸收率不再增加。 因此,較合適的對甲苯磺酸的質量濃度為10mg/L。
在1.1MPa (V乙炔/V一氧化碳=1/10), 催化劑0.17%PdCl2/SiO20.5g,2-PyPPh20.1g,對甲苯磺酸0.5g,反應時間1 h的反應條件下,考察了反應溫度對乙炔轉化率和丙烯酸選擇性的影響,結果見圖4。

圖4 反應溫度對乙炔轉化率和丙烯酸選擇性的影響
從圖4可以看出,反應溫度低于50℃,升高溫度有利于乙炔的轉化和丙烯酸收率的提高,在50℃時乙炔轉化率和丙烯酸收率達到最大值, 分別為88%和87%;而反應溫度高于50℃,升高溫度則導致乙炔轉化和丙烯酸收率降低。 因此,較合適的反應溫度為50℃。
在50℃,乙炔0.1MPa,催化劑0.17% PdCl2/SiO20.5g,2-PyPPh20.1g,對甲苯磺酸0.5g,反應時間2h的反應條件下,考察了反應壓力對乙炔轉化率和丙烯酸選擇性的影響,結果見圖5。

圖5 反應壓力對乙炔轉化率和丙烯酸選擇性的影響
從圖5可以看出, 反應壓力從1.1MPa增加至6.1MPa, 乙炔轉化率和丙烯酸收率均未發(fā)生變化,這說明在考察的反應壓力范圍內,反應壓力對乙炔轉化率和丙烯酸收率沒有影響。 因此,選定1.1MPa的壓力作為反應壓力。
在50℃,1.1MPa (V乙炔/V一氧化碳=1/10), 催化劑0.17%PdCl2/SiO20.5g,2-PyPPh20.1g,對甲苯磺酸0.5g的反應條件下, 考察了反應時間對乙炔轉化率和丙烯酸選擇性的影響,結果見圖6。

圖6 反應時間對乙炔轉化率和丙烯酸選擇性的影響
從圖6可以看出,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乙炔轉化率和丙烯酸收率逐漸升高, 在2h的反應時間點,達到最大值,分別為88%和87%,進一步延長反應時間,乙炔轉化率和丙烯酸收率幾乎不變化。 因此,較合適反應時間為2h。
(1) 采用等體積浸漬法制備了PdCl2質量分數為0.17%的PdCl2/SiO2催化劑, 其對乙炔羰基化合成丙烯酸顯示了良好的催化活性。
(2) 乙炔羰基化合成丙烯酸的過程與催化劑、2-PyPPh2配體、對甲苯磺酸的用量,反應壓力和反應溫度有關。 在考察的壓力范圍(1~4MPa)內,壓力對乙炔轉化率和丙烯酸收率幾乎沒有影響; 增加2-PyPPh2、催化劑和對甲苯磺酸的用量,有利于乙炔轉化和丙烯酸收率的提高;反應溫度低于50℃,升高溫度有利于乙炔的轉化和丙烯酸收率的提高,反應溫度高于50℃,升高溫度導致乙炔的轉化和丙烯酸的收率降低。
(3) 當催化劑/乙炔的質量比為0.0026,2-PyPPh2配體的質量濃度為6mg/L, 對甲苯磺酸的質量濃度為10mg/L, 反應溫度50℃, 反應時間2h, 反應壓力1.1MPa時,乙炔的轉化率可達到88%,丙烯酸的收率可達到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