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版電影《音樂之聲》以及片中的歌曲作為英、美文化和語言的載體,其中大氣磅礴的場景、美不勝收的畫面,生死與共的情感讓人流連忘返,極好地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熱情,激發其興趣。通過觀賞《音樂之聲》,選擇場景,重復排練,在教師的引領下加深理解,反復排練并展示,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英語語感和語言運用能力。
【關鍵詞】和諧幸福;真實環境;拓展訓練;堅持輸入
【作者簡介】蔡艷,浙江金華市體育運動學校。
《音樂之聲》是一部優秀的西方音樂片,影片塑造了修女瑪麗亞這位溫柔善良,熱愛大自然的女性形象。她用獨特的溫柔、愛和關懷,不僅收獲了少校的愛情,也贏得了孩子們的一致愛戴。并告訴人們,愛和追求才能帶來和諧幸福。
體校的學生,生源不好,主動學習性差,缺乏自信心,找不到人生方向等。學生的這些特點要求我們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利用先進的多媒體和互聯網相結合,有效地運用英文原聲電影進行聽說教學,通過觀賞該電影,學唱歌曲,讓學生感受到語言和大自然的美,熏陶他們的文化涵養,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語感和口語化運用能力。
1.課前準備工作。上課前一周,教師向學生引入《音樂之聲》,將全班學生分成五人一組,各個小組圍繞該片搜索相關資料。學生被賦予一定權利,決定自己的查詢內容,讓他們作為學習的主動者參與活動。剛開始布置任務的時候有學生提出異議,為什么要叫他們去找資料,沒電腦,不知道哪里找,找些什么?為了減少學生的畏難情緒,我們第一次的查閱任務比較簡單,就讓學生去百度找《音樂之聲》的簡介、主題、角色等。事實證明學生的積極性很高,他們查詢了大量的相關內容,為后期的活動開展做好了準備。由于影片放映的時間比較長,我們選擇了兩個晚自習時間來觀看影片。授課過程中教師選取了瑪麗婭剛到上校家,上校用號子召集孩子們,并讓他們自我介紹的那一段進行了教學。
2.講授新課問題設計。上課前,每組可以選出一名學生做代表,也可以幾名同學一起呈現所查詢到的資料。鼓勵學生利用英語來完成,教師對學生的呈現做簡短記錄并及時給予積極評價。首先,教師設計提問,提問是為了更好地深入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并展開思考。接著,和學生一起欣賞了Maria來到上校家和孩子們見面的場景。放映結束后,根據內容開展提問和學生間討論,整個操練過程盡量讓大部分學生都能參與,爭取讓每個學生都得到鍛煉的機會。
3.角色扮演。體校學生英語基礎不好,因此授課時把該部分的中英文臺詞都打印好發放給學生,通過反復觀看該段劇情之后,讓學生分組來扮演劇中的7個孩子,1個上校,1個瑪麗亞。表演的時候盡量脫稿,教師可以給予提示,學生第一次演出不熟悉也可以帶稿參加。學生對于演出非常感興趣,能積極向教師詢問自己臺詞的難詞難句。同時,還利用課余時間帶領學生一起討論,修改文稿,反復排練,同時租用道具道服,讓學生不斷參與課堂活動并延展到課外實踐課程。通過模仿片中實情實景,感受原汁原味的英文語言,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深入課堂,活躍課堂氛圍,學生的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課堂上妙趣橫生。
4.復述電影中的經典對白。《音樂之聲》中大氣磅礴的場景、美不勝收的畫面,生死與共的情感讓人流連忘返。影片中地道的英語表達和無與倫比的對白讓我們如癡如醉,學習這些濃縮的語言精華,也是我們教學的重中之重。當然語速快,詞匯多,不能理解是硬傷,教師可以打印講義,通過講解讓學生加深印象,多聽,多讀,簡單的也要求背誦。
5.歌曲拓展訓練。聽英文歌曲的好處很多, 首先好聽,尤其是本片中的經典曲目。其次它可以提高學生的各方面英語能力,既可以鍛煉口語,培養語感,還能夠學到很多新的詞匯和地道的用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還可以在晚自習以及課間休息時間都能隨時隨地播放所學歌曲,讓他們沉浸在語言的海洋當中,打通耳朵光口,再打通嘴巴光口,直到聽到歌曲就能不由自主地跟上節奏,喜歡上英文不容易,但是喜歡上英文歌曲很簡單。
《雪絨花》是影片的插曲之一。它在影片中呈現了兩次,第一次是上校為瑪麗亞和孩子們彈奏的,表達了對少校對奧地利的熱愛。第二次是在一家人逃亡前在納粹舉辦的合唱比賽中演唱的,歌曲中的愛國之情深深地讓人為之震撼。體校的學生很喜歡這首簡短卻聲情并茂的歌,基本通過歌曲的不斷轟炸,到能夠哼哼,再到后面到集體吟唱,雖然花費了教師較多到課堂和課外時間,但是讓體校的孩子們不畏懼英語,并學有所獲就是最大的成就。
由于學校多媒體資源的匱乏以及每周課時的限制,學生在觀看影片的數量上不會很多。地道的口語表達對教師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備課量大,實施起來有難度。在原版電影的教學過程中,切忌強制要求學生立即輸出,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讓學生配音對白,學唱歌曲,不斷地聽讀,每天重復性輸入,日積月累,肯定會有質的飛躍。但是任何一門語言的學習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馬上就會有考試成績大幅提升的體現。
通過觀賞原版影片,感受語言使用的真實環境,重復練習,在教師的引領下加深理解并熟讀能誦能唱,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英語語感和語言運用能力。只要教師利用科學方法,堅持不斷地輸入,給予學生成長的時間,肯定會給我們驚喜。讓體校的學生也能不談英色變,敢于開口,還能說的地道,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劉泓蔚.淺析電影《音樂之聲》的藝術魅力[J].電影評介,2007, 10.
[2]李國榮.英文電影與高職英語視聽說教學——《音樂之聲》的教學設計[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1,12.
[3]駱艷利.電影《音樂之聲》對英語教學的啟示[J].海外英語, 2010,8.